第六十七章 三朝,蠢蠢欲动(下)(2/2)
是人不可貌相,老弟可谓一石双鸟,妙!”徐仲只点头笑笑,刚坐下便抛出正题,“二位贤弟,不知这王思睿的信怎么样呀?”
“这可是一份卖身契!”黄精忠已看完了,呵呵笑着把信在桌上又舒展了一下,“大哥,老弟,有它在,这老狐狸就成了咱们的护山神了!”他兴奋得目中熠熠闪光,顺口读道:
……方今天下列国皆有伐齐之同心,待王为孟津之会。今天下机杼在握,王若出兵以临齐国,列国响应,此千古之大业也,吾亦助之……”
黄精忠边念,边连声赞道:“妙哉,姓王的本是草莽出身,能为此文,颇不容易!”
“这未必是他的亲笔。”夏国相冷冷说道,“他大可以不承认这件事,寻个由头杀掉写信的人,这封信便一文不值了。”一句话说得大家又沉默了。
王思睿是个身份极为特殊的人——他虽然在齐国,三朝边境作为两国共同任命的统官都督,管理两国有争议的地区。他原本是齐国武将,并非三朝人,因为常常戴着狐狸面具,谁也不知道他的真正长相,为人圆滑世故,身处两国斗争的中心却能左右逢源,就连本来对他颇为忌惮的三朝官员也对其称赞有加,“老狐狸”的称呼有此而来,此时却也成为两国争夺的关键人物。
“不但要腹有良谋,更要胸有大志!”玄初先生此时精神好了一点儿,见大家神色沮丧,便笑道,“国相这话当然对,不过王思睿确是心怀异志,只要好好笼络,不愁不为我所用。所以我看也不能把这信看得太轻。”
“这句话说的对。”白辰逸称赞道,“这王思睿不过是个想从咱们两国之争中得到点儿好处罢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应该没有特别偏心于我们与齐国任何一方。我们不能对他给予太大的期望,但是又不能把他推到萧稹那边去。”
“我对此人颇为了解,二位兄长不介意的话,把跟他打交道的事情交给我吧。”白辰逸眯眼笑道,他很少主动请缨干什么事情,这次的主动倒让徐仲,黄精忠十分惊讶,自然是满口答应。
玄初先生喘了一口气,又道:“三王实力如今都在这里,几天会议我都在场,其实这就是一次小孟津会,竭三朝之力进攻齐国。不过目下兵力不过五十万,远远少于齐国,且齐国人善于骑马打仗,更是不同凡响。如今表面有什么动作是很不明智的。”说着便喘。
”依先生看该怎么办?”黄精忠久闻玄初先生是徐仲的头号谋臣,听他讲解透彻,心里暗暗佩服,在座上略一躬身问道,“先生以为何时举事为宜?”
“此乃非常之举,”玄初先生神色庄重地说道,“不但事关诸公身家性命,而且事关百万生灵涂炭!此举不成,萧家天下便固若磐石了!所以心里再急,也要慎上加慎。三朝雄踞云贵粤闽,占铁盐茶马之利,兼山川关河之险,先要把治下百姓生业弄好,——内修政务,外连后汉,养马练兵,结交统兵将领。接下来只要等,等着齐国动作,授我口实,便可结兵誓师,一战可胜!”他略停一下又道,“据我愚见,舍此别无良策。”
这些话听来虽有理,但白辰逸可等不了那么久了——必须尽快拿下萧稹,对那位先生有所交代,才能进行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倒不如速战速决,于是含笑说道:“果然好!不过请先生留意,齐国也在这么做,而且我们无法和他们耗下去!萧稹不可小看,去年夺了曹泽的权,便立即下令停禁胡乱占地,秋季又是大熟——七十郡蠲免了钱粮;听说又着手黄淮的治理;新政更是颇得民心!据说今年又有不少得道者被他收入麾下!他占了大好形势,时不我待呀!”
“我并没有说慢慢来。”玄初先生手扶椅背,听得很认真。等白辰逸说完,便笑道,“我说持重,是内紧外松,加紧准备。他们的难处也很多——新政还需慢慢施行,又要免捐收买民心,又要治河,哪有钱来打仗?民心也不稳,黄淮决口灾民很多,后汉也在暗里搅得很凶……”
“后汉的人在参与其中!”白辰逸吓了一跳——这显然不住他的掌握内,紧张地问道,“我怎么没听说?”
“后汉的人一直密切关注这件事情呢。”玄初先生拈须笑道,不顾两人地位的差距和白辰逸探究的目光,直直看着白辰逸,意有所指道,“您常年待在云南,消息自然闭塞些?”说罢只双手递一张名刺给徐仲。
那位先生的势力,竟然渗透至此!白辰逸此时只觉脊背发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