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他是一个中国人(1/2)
“是的,倪土从来没有做过过那些传闻中的事情,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消息传出来,你知道我很早就认识他了,说实在的,我从来都不认为倪土会忘记自己的祖国,他现在是以一名中国人的身份在我的祖国打拼着,他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中国足球事业争一口气!”
说这话的是霍夫诺格,倪土的这位临时经纪人在《鲁中早报》的大楼里“接受”记者采访时侃侃而谈。
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话中甚至还操着不少齐都当地口音,加上他那洋溢着浓厚异域风情的外表,顿时博得了采访他的那位努力着的好感。
说不定还冲击着女记者比以往震颤地更加强烈的心房。当然,起作用的还是他那异域的外表,大多数中国男人要知道,异域外表和钱一样对个别中国女人来说那简直是开各种门的利器。
霍夫诺格回到中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就近原则”找到这家媒体,说实话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虽然在中国过得门清、受人尊敬,但是偌大的中国他要真想为倪土使把劲地话还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个德国人所能掌握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以衡量一个经纪人的标准来评判的话明显是不合格的。
霍夫诺格只能在自己的“大本营”齐都用自己独特的标识叩开鲁中地区还算可以的媒体的大门。
原本人家《鲁中早报》是不愿意接这种活的,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媒体是做什么事都是要见钱的。
他们把效益放在第一位的,而作为记者首先要做的是赚钱,然后要做的是赚更多的钱,所谓的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也许只有极少数已经快被扫进历史垃圾桶的人还在坚持吧。
霍夫诺格明显不是来“投广告”的,相反他是来利用资源的,按理说这在媒体看来可万万行不通,“我们又不是开善堂的,凭什么帮你传声?不要打扰我赚钱好不好!”
不过好就好在霍夫诺格这张脸上了,他不是中国人,他可是洋人!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人甚至还没有忘记一百年前流传下来“洋人最大”的至理名言,以至于就算某个欧美国家里混不下去的人来到中国后立马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某个教育机构的“资深外教”,然后领着两三个甚至三五个中国白领加起来的工资,搂着妖艳的中国美女是肯定的说不定还能开豪车呢。
霍夫诺格过关了,《鲁中早报》破天荒接待了他,并且还是一位颇有地位的资深女记者来采访他,而不是那些“新来的”甚至是大学实习的菜鸟。
“那么,霍夫诺格先生,您现在是在替这个叫倪土的人来澄清事实的么?”那位女记者向这个德国人提了一个很没有营养的问题,开什么玩笑,他难道是来相亲的?
霍夫诺格却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带着他那在中国的欧洲人特有的自信,他说:“当然,所有发生在倪土身上的消息都是不真实的,倪土从来就没有中伤过自己的国家,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
这个理由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因为很多中国人正在做着的事就是在伤害自己的国家,上到达官贵族,中到富商巨贾,下到芸芸众生,哪个阶层没有一些人在做这些事呢?
但有人相信,起码是这位见过霍夫诺格本人之后的女记者信了,她的职业装很好看,脸上的装束看来是在采访钱认真打扮过的,真是一个敬业的人,凡事不忘记者的良好形象,不是么?
“那有没有什么证据呢?”对方又提出一个相当有问题的提问,显然她此时的重点不在本次的采访上。
“倪土一直在训练和比赛,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一些傻事。”霍夫诺格干笑一声,因为他发现对面的人似乎正假装若无其事地上下打量着他,女人翘着二郎腿一会左腿压右腿,一会右腿压左腿,反复地切换着,女记者的脸面甚至微红。
“做一下总结陈述吧,如果能有报道的话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语言来提炼。”女记者显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了。
霍夫诺格轻咳了一声,在女记者的眼中对方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一股贵族的气息,尽管这个德国佬往自己祖上倒腾八代也找不出自己家族有什么达官贵人,而这位女记者活了这么些年也没有见过所谓的贵族。
又沉默了一会儿,借着又是一次的轻咳,他便开口说道:“我曾经在齐都的鲁中理工大学和我的这位朋友有过非常深入的了解,倪土并不善言谈,但他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时候我和他开玩笑说有时候中国人实际上并不勤劳,没想到对方劈头盖脸就给我顶了回来,他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善于能吃苦耐劳的民族,并且他为自己民族的这个优点感到自豪!”
“他是我在中国最好的朋友,刚去到德国的时候他的生活非常艰难,但是他一直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着。现在他踢球,刚开始的时候得不到认可,但是他用自己最坚韧的性格把所有的困难都克服了下去,他做的一切都没有辱没了自己的身份,现在倪土的足球之路正式起步了,他一心埋在训练比赛准备为国争光,幸亏对国内的负面新闻来不及去了解,否则这简直就是对一位爱国者最大的侮辱,现在得到一些风声的倪土也确实非常伤心,任何人被冤枉的时候确实是伤心欲绝的,我回到中国的时候,倪土告诉我,他是一个中国人,他永远都是中国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