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信仰之力(1/2)
信仰之力,一种玄之又玄的神秘力量,一种不是自身修炼所获得的奇妙能量。
在来到战场大陆之前,唐小白作为一个地球华夏人,他也看过无数的玄幻的书籍,其中也不凡有提到这种神奇力量。多见于一些西方体系的玄幻流派,但在东方典籍之中,也是存在这种力量,又被称之为香火。
但是传统的东方玄学,阴阳五行来说,信仰之力又是不存在的。信仰之力起源是宗教,是信徒对于某个人,某种事物的的信仰,而宗教可能会用到民间文化,传教难易,宗教可信度等。但华夏传统神说等宗教之中“神”之类人类无法证明,所以信仰之力也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信仰之力是存在的,它是一种相互的力量,它将信徒与神,两者相连在一起,他给与神赖以生存的力量,而信徒则通过神迹、许愿从而在心里变化下成为了希望、信心、勇气等正面情绪,但这终究是不是信仰之力,还有待考究。
在这战场大陆当中,又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呢?那原本就虚无缥缈的信仰之力,在这战场大陆中却显得是那么的真实。天使一族达到六翼炽天使就已经是进化的顶端,可他们却能够通过这信仰之力,继续神话。
唯纳可在说出信仰之力的时候,唐小白其实心里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羽和诸葛亮。在华夏关羽无疑是在死后获得信仰之力最多的三国人物,他是忠勇的代表,无论是小饭馆还是黑道本部,总会有关二哥镇场。
随后,诸葛亮也有自己信众所建的武侯祠。当然,武侯祠本是汉昭烈玄德,也就是刘备的陵墓,但后来诸葛亮逝世后藏在勉县,刘禅未同意在国都为诸葛亮建祠堂,理由是于礼秩不合。百姓为纪念诸葛亮自发祭祀,于是官方在诸葛亮逝世后30多年在陕西勉县陵墓旁修建祠堂。不过,此时百姓以将此庙当做了诸葛亮的祠堂。蜀汉灭亡后,各地也修建了武侯祠。
一直到明代朱元璋之子朱椿看到昭烈庙香火不如武侯祠,为了所谓君王尊严,于是拆掉了武侯祠,将诸葛亮移入汉昭烈庙,理由是武侯祠离惠陵近,不合礼制,应当君臣一体,但是尽管如此,百姓却从此叫这座庙宇为武侯祠。
明代末年被毁。
清代康熙时期,为了笼络汉民心,恢复汉民族崇拜的人物,重新修武侯祠,以诸葛亮为主角。全称:汉丞相武侯祠。
乾隆时期,某官员认为那是刘备庙,叫做武侯祠是反客为主,所以改回来:汉昭烈庙。
但是,百姓并不认可,依旧叫做武侯祠。1961年,被华夏国定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争论,考虑到诸葛亮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最终定名:武侯祠。
从这里,唐小白大可看出一个关于信仰之力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刘备的信众没有诸葛亮庞大,他所获得的信仰之力也没有诸葛亮多,所以即便是他自己的陵墓最终却只能成为诸葛亮的祠堂,虽说是君臣一同祭祀,可是又有多少人是为了诸葛亮而顺便刘备的?
刘备曾是诸葛亮的君,诸葛亮是刘备的臣。君臣关系在信仰之力下,似乎非常顺其自然的改变了原有的主次。
那么……
这是否也代表着,那神王并不是唯一的神王?若是天使一族里面有一个获得信仰之力大于神王的天使,他是否就会成为新晋的神王?
想到这里,唐小白摇了摇头。
他其实对这种力量,想打上一个引号。因为那终究不是自己的力量,如果信仰大量缺失,那将会导致力量大幅下降。而天使一族炽天使有那么多,神王只有一个,作为神王她自然也会控制其他人获得信仰之力的多少,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就算没有神王之争,也会因为信仰之力而发生暴乱。
信仰之力,不是稳固一方之基石,反而是祸乱的源泉。以宗教治国,以信仰治国,不可为之!
这是唐小白心中的真实想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制定国法律令约束国民行为,规划国之战略,万众齐心,富民除困,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国之重器科技,这才是治国之道!
当然,宗教信仰这种东西,也是百姓精神层面上的一种需求,虽不能治国,却能笼络人心。
“唯纳可炽天使,朕有一个问题。为何我为一国之君,享天下百姓之膜拜,却无感知信仰之力?”唐小白问道。
唐小白这么一问,旁边的艾可薇也是微微一怔,由方才唯纳可的说法来看,这信仰之力是一个神奇,运用好之后能够带来无尽好处的力量,同为精灵女王,也是一方势力首领,为何她也没有呢?
唯纳可被唐小白问题给难道了,苦思冥想了许久,最终也只是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但……”
唐小白望着他,道:“继续说。”
唯纳可点了点头,道:“我有幸见到神王使用信仰之力,好像在她的体内有一个圆圆的容器,里面装满了星光点点,每一点星光都是一个天使族人的信仰。”
“嗯~~”唐小白摸着下巴想着。
很明显天使一族的体系与他的三国文明有所不同,君王归君王。据他的记忆来看,好像在华夏古代,普通人成神的有不少,那些圣贤成神的也不少,更别提那在封神榜前封神的重臣猛将贤士妖魔。可是……这么多朝代,似乎并没有听说过华夏哪一位皇帝最后因信仰而成神的传说?
为何?
唐小白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