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赴宴(1/2)
“咱们都走了,留她们娘儿几个在这里,你我都不放心,岳母更是掂记。我娘听我这么一说,便同意了。”许成源道。
他抬起头来,看着杜锦宁,心下十分感慨。
看到章鸿文,他就想起以前的自己。要是当初他没能娶杜方菲,在学业上没有杜锦宁的提携与帮助,他估计这时候的日子也就比章鸿文强上一点,大概能考上个秀才吧。至于其他的,就别枉想了;而家里的日子也不会有现在那么好过。
这一切,都是杜锦宁给他的。
想起这一点,他对杜锦宁就十万分地感激
既然谢氏已经同意上京,且章鸿文在这里,杜锦宁便没说开点心铺子的事,转而笑问道:“刚才说什么呢?”
“没什么,谈论县里的一些人和事呢,随便聊聊。”许成源道。
“锦宁,明年当真要开恩科?”章鸿文问道。
“是啊。”杜锦宁道,“京里刚传来的消息。所以我们打算等我四姐出了嫁,就提前去京里呆着,等待明年会考。”
想想到时候杜锦宁几人就是进士了,自己连一个童生都还不是,章鸿文神色有些黯然。
“我姐姐要一个半月之后才成亲呢,这段时间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我给你讲讲文章。”杜锦宁道,“我伯祖父他们来吃喜酒时,你再跟他们一起回去。”
“好。”章鸿文虽觉得在这里白吃白住那么久有些不好意思,但想想父母对自己的期盼,再看看自己跟杜锦宁他们的差距,他决定还是接受杜锦宁的这番好意。
……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杜锦宁每日都会抽一个时辰理念,是跟这时代的先生不一样的;而且她能从能一个学子的角度从发,根据章鸿文的实际情况来教学。
一个月下来,章鸿文收获极大,写的文章有了质的飞跃。他相信这时候再去参加府试,一定能一举通过,便是院试也有希望。没准后年他也能拿个秀才名头回家。
为此,他对杜锦宁很是感激。
杜方蕙出嫁前几日,杜锦宁派了护院,去县里把杜寅生和杜云昌、杜云翼、张氏从县里接了上来。
陈氏担忧地问道:“你三姐出嫁时,不是只接你大伯父吗?怎的这回把你伯祖父和四叔也接上来了?到时候村里会不会说闲话?”
把亲的祖父和祖父置于一边,却接隔房的伯祖父和堂叔来赴宴,别人可不得说闲话?
“不会,放心吧。”杜锦宁道,“我这样做,自有计较。”
如果说上次杜锦宁回乡时,杜辰生和牛氏表现得不那么过份,她这只接伯祖父不接祖父的举动,还会被村里人非议几句。毕竟人的忘性总是大的,人们的心又总偏向弱者、同情弱者,觉得杜锦宁现在发达了,再跟老人斤斤计较就太小心眼了。
可上次杜辰生和牛氏为了一百两银子露出来的嘴脸,又让村里人把以前的事拿出来说。这回杜方蕙出嫁,杜锦宁派人只接杜寅生等人上府城,她估摸着没几人会嚼舌根子。
陈氏一听杜锦宁这样说,便没再多问。
杜锦宁办事,她就没有不放心的。杜锦宁说行,那就行。
杜寅生年纪大了,来府城的话,要乘马车在路上走一天。因此护院们头天就去了县里,按杜锦宁的叮嘱没去找人,而是在客栈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去桃花村接人。
这件事是杜锦宁早早写信给杜寅生说好的,杜寅生等人早就准备好了。见得人来,他跟杜云昌拿着行李悄悄出了村,乘马车跟接杜云翼夫妇俩的马车一起汇合,往府城去,并未惊动杜辰生。
马车走了一天,傍晚到了府城。马车驶进巷子,杜寅生看到巷口写着的“葫芦巷”三个字,不由一惊,问到城门口去接他们的杜锦宁:“这巷子,可是咱们杜家祖宅的那条巷子?”
“正是。”杜锦宁道,“杜家祖宅,就在我新宅子的对面斜对门。”
说着,她看向了杜寅生。
杜寅生的嘴唇颤抖了几下,掀开车帘朝外面看了看,看了一会儿,他转过头来看向杜锦宁,眼里带着犹豫和希翼。
杜锦宁自然知道杜寅生想要说什么。
要是朝庭不开恩科,杜锦宁还真不乐意跟对门认亲,毕竟巷尾杜家代表着麻烦。为了满意杜寅生一个无关紧要的心愿,就让她们一家沾上一大堆的麻烦,她还没这么舍已为人。
可现在她很快就要离开府城了,往后还回不回这桂省,还不一定呢,她倒是愿意成全杜寅生这个心愿。
她主动问道:“伯祖父想要去认祖归宗么?”
杜寅生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算了。我老了,没多少日子可活了,可你们的日子还长着呢。要是认了这门亲戚,给你添麻烦,还不如不认。”
话是这么说,但他那失落的表情,还是显示出他其实是想回杜家老宅的。
“等我姐姐的喜宴结束,我带你们去认亲吧。”杜锦宁道。
她可不想杜方蕙出嫁的大喜日子,对面杜家闹出各种麻烦来。即便要认亲,也放在喜宴之后,她们离京之前。
“好,好。”杜寅生激动得老泪纵横。
杜云昌听了,欣慰于老父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之际,又惴惴不安于会不会给杜锦宁添麻烦,心里矛盾,张着嘴半晌不知该劝阻此事还是该为老父高兴。
而杜云翼和张氏却是跟杜寅生一样激动万分。
他们倒是对祖宗和血脉这些东西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如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