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陵城(1/3)
(新书,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少爷,前面就是金陵城墙了!”镇远号甲板上,古平指着远处依稀可见的高大城墙对耿精忠说道。耿精忠自己在前世的时候只是路过南京城,并没有去游览过明城墙,因此只是从书上知道明城墙十分高大,但是具体并没有多少概念,只是习惯性的和福州城墙以及北京城墙联想一下,而实际上,就全华夏而言,南京城墙才是最壮观的。
现在的这城墙和后世耿精忠所路过瞟了一眼的城墙还有不同,后世的时候城市大建设,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有不少的城墙被拆毁了,保留下来的并不多。而此刻这城墙却是完好无损的,几十年前还是前明的陪都,整个南京小朝廷和北京城一般无二,六部及以下有司衙门全部齐聚。清廷消灭了南明政权之时虽然对这金陵城墙造成了一些损坏,但是清廷一统之后对这城墙爷爷开始了修缮,加上这些年也从未遭受过损坏,变得更加壮观了。
“每次来到金陵城看到这城墙,都会被震撼一把!”耿厚也在一旁感叹道,他最为耿精忠的情报头子之一,跑的地方挺多,光是他没错从福州到京城之间的往返,就会途径金陵城。
耿精忠也是从望远镜中仔细观察着远处的明城墙:“果然很是壮观!”他的视线所及之处乃是金陵城外郭城的观音门所在,这地方是金陵城一处有名的地方,燕子矶。而他们战舰所处的位置则是栖霞山边上的江心洲一侧江面,刚好就正对着这观音门一段城墙,视野十分开阔!
燕子矶处于金陵直渎山上,因为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势如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这直渎山高四十余米,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被世人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乃是长江三大名矶之首。江宁水师其中一部就是驻扎在这里,但是此刻这里已经没有几艘战船了,即便是有也只是零星的几艘小船,而大型战船都被王之鼎带出去和马尾军大战了,而此刻更是大部分沉没江底。其他的则被马尾军所俘虏。
看着这巍峨壮观的金陵城墙,耿精忠感觉自己豪气冲天,若不是肚子里的墨水不够,真就是想要吟诗一首了。前世的他就是江苏人,对于南京从感官上就要强于其他地方,而且南京城的地理位置也的确很好,底蕴也十分深厚,因此在很早以前他就决定,若是以后成就大事,南京城就是首府。这城墙修筑于明朝。刚好距今就三百年了,从洪武初年开始一直到洪武末年,前后历时达二十八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城垣。
“阿厚,你对各处了解的最多,就单给我说说这金陵城的城墙!”耿精忠对右后方的耿厚说道。
“禀大都督,这金陵城的城墙由内向外形成了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是四重环套的格局,倒是和普遍的遵循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从设计上讲。可谓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这钟灵毓秀的金陵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七十里出头,而您眼前的这属于金陵城墙的外廓城墙。总长度更是超过了一百二十里!”
耿精忠听的也是一惊,这么厉害,如此高达巍峨又如此长的城墙那得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啊!这是金陵城墙的外廓城,周长居然超过了一百二十里。他记得在后世的时候看过一部分记载,说是经过数百年的沧桑,什么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后世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指的都是京城墙,而不是眼前这外廓城。
传说朱元璋造好应天府城(金陵城)以后,就带着他的儿子们登上钟山观察都城的形势。他们发现宫城离开钟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宫很容易被击中,而且还有一些重要制高点,如南面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城防非常不利。于是,朱元璋又于洪武二十三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金陵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并开设城门18座,所以俗称“土城头”。它的周长号称一百八十里,实际上就是一百二十里,各段砖筑的部分加起来却是只有40里左右。这外郭呈菱形,最北的城门就是眼前的观音门,最东则为麒麟门、最南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南北两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
从东郊的麒麟门起,向北经过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直到江边的外金川门;从麒麟门往南,经过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和栅栏门,也止于江边,其中外金川门和栅栏门是晚明所开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南京有“外城门十八”。虽然后世的时候这些外城被毁,但人们仍然使用这些城门的名称来作为当地的地名。
南京的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即便是在后世的时候,剩下的“南京城墙”,也就是明代京城城墙,那也是中国留存规模最大的京城城墙。 通过对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