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平等的地位(1/2)
新下水地南洋号。正在沿岸训练并捕鱼。天下号每月跑两趟南洋。用钢铁和盐巴换回一百头牛、四千石稻谷。南洋稻便宜且量大。和西洋人地贸易就相应变更。不再要求粮食。
有鲜鱼、鹿肉、鸡蛋、牛羊等副食加上自产的粮食已经可以自给自足。四千石稻谷至少能喂饱一万人。这些稻谷根本吃不完。除了卖一些给土人。剩下地都存到仓库里。
存粮问题上朱云扬还闹了个笑话,他觉得存米比较方便,拿出来就能吃,结果马上接受了一番贫下中农再教育,下属们告诉他,稻谷不脱粒,带着颖壳晒干入仓,保留颖壳的稻粒,更能抗虫害和霉变,保存期更长。
贸易的问题解决了,军事上,至少确信永历三十八全年鞑子和施琅无力进攻大明本土澳洲。内地传来消息,鞑子起了内讧,蒙古的什么葛尔丹反了,鞑主康麻子将调精兵北调,江西、两浙福建空虚,看来是时候打出大明旗帜进攻大陆,好给让天下不甘鞑虏欺压的义士希望。
今年对于大明,是发展的关键一年,以后的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留给朱云扬的时间不多了。
大明号、中华号每月出海四五次,从南洋对岸源源不断的运来移民,每月登岸人数超过千,随着新船完成训练陆续投入运送移民的工作,这个数字还将递增。
如果一切顺利,十二个月后移民人数将达到三万六千人!而这仅仅是东宁农村人口的十分之一!
对于目前的大明来说,可开发的耕地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抓紧从南洋换来粮食、耕牛,加上政府低价出售的铁制农具和激发汉人劳动热情,到明年,大明就能实现粮食自给不需要外购。
经统计,人口中十六到四十岁的青壮年男性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每个壮劳动力可种水田三十亩,南洋温暖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宜水稻生产,若种单季收两石米没问题,一年两熟制下单季收成略减,再减去消耗的种子,纯收三石半,则一个壮劳力劳作全年可获大米一百石,折明制九千多斤,公制五千多公斤,供养自己和家庭中平均两个老弱妇孺再养点家禽家畜,最多不过一千公斤,其余都可以流向市场。
迅速扩大的农业人口规模,不仅能解决粮食问题,还能为工业生产和军事扩张提供人力资源,政府各科也从移民中招收了不少文化人,张复国终于不整天抱怨累死了。
后世的文化人多在城市里待着,明朝的读书人在农村的也不少,“耕读传家”嘛。国家沦亡、鞑虏肆虐,不少人也乘船逃到了东宁。
整村整族的迁移者,宗族势力十分强大,而新补充的读书人,都是儒家门徒,这两条就对大明的新政权和社会秩序构成了威胁。
朱云扬对儒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因为他一个当兵的人,根本没读过儒家典籍,只记得中小学时候背的两句“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到大明之后才从张复国那儿一鳞半爪的涉猎些须。
不可否认,特定的古代社会,儒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并且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统治者的大力推广,深入了每个读书人的骨髓,成为了华夏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儒家讲礼教,礼,就是宗法制等级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封建统治的同时,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但这就和大明新政权社会格格不入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平等,至少是法律上的平等。没有平等的地位,就不可能有公平合理的社会,像卖炭翁中“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式的事情,会严重伤害了社会的积极性,破坏了市场规律。
很难想像一个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社会能够诞生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南宋、明末“士富民穷”的历史充分说明,等级制度下,最多只能诞生投靠权贵的西门庆和卖国求财的晋商,对整个社会有害无益。
朱云扬决定坚持大明模式,而不能以倒退来适应当今社会现实,他一再对自己说:我是一个穿越者,上天让我回到四百多年前,就是要改变这段屈辱的历史,我生来就是要扭转乾坤,而不是在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怎样以三万多人的大明,融合、吸纳今后几年间即将到来的数十万、数百万移民?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今天是旬日,朱云扬也想上街转转,每天晚上到学校培训教师,白天处理政务,忙得连轴转,再整天想事儿,搞得脑子生疼,该出去散散心了。
朱云扬带着云瑶走出中门,两侧的卫兵啪的一下脚跟并拢,左手持矛,右手握拳于胸前行礼,筑路的工人们也停下手头的工作,有点好奇的打量着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大人物。
王府门外的大街上,建筑工人们正在铺设路面,他们先在路面基层均匀的垫上一层碎石,再填上一层三合土,最后用五头牛拉一个八千斤重的圆柱形生铁滚子,把路面夯实、压平。
以往修筑夯土路面,都是几名工人用木杠子抬起大石锁,突然抛下,利用重力把路面砸平,朱云扬发现这种方法非常消耗人力,就用后世压路机的原理,让钢铁厂拿生铁浇铸了五个大铁滚子,用牛拉着来回滚动,圆柱形滚子与地面接触面积很小——纯理论上甚至是一条线,八千斤的重量集中在这么小的面积上,单位压强非常高,比抛石锁压得更平、更细。
而且抛石锁是用人力往上抬,为克服重力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