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地域文化差异(1/2)
陈杨从西界河营地回来之后,并没有停留太久,第二天就穿过四方之门去小西洋营地了。
当然,现在的小西洋营地是指的是鱼排和海岛一起算在一起的部分,而陈杨他们刚刚发现小西洋的时候临时建的那个营地已经被改成马厩和休息站了。
现在的小西洋营地,是微界海鲜的最大来源。
深蓝岛才刚刚开发不久,远没有小西洋营地成熟,再加上小西洋营地建立了鱼排,养殖海鲜,可以保证海鲜的供应量。
微界近三百人每天桌上都能吃到海鲜,全是因为有小西洋营地在,小西洋营地的养殖量还是很大的,供给三百多人是能做到的。
毕竟也不是每天都要吃海鲜,更何况现在还有深蓝岛的补充呢,双方提供不同种类的海鲜,满足界民需要搓搓有余。
陈杨赶到的时候,直接从海上跑了过去,落在鱼排上。
姜亚和姜季还有其他几个在鱼排上的界民早就注意到他了。
“我们要是也能海上飘,每天的工作量不知道轻松多少。”一位界民羡慕地说道。
他们在海上工作,只能顺着鱼排上的木道走,有时候要去岛上还要划半天的船。
如果能海上飘,他们的工作时间能节约一倍,而且效率更高。
可惜,这也就是想想,陈杨的能力是没办法复制的。
小西洋营地的生活应该是所有营地里面最特殊的了,它是唯一一个生活在海上的营地。
哪怕是万蛇岛和深蓝岛这两个海上岛屿的营地,也是践踏实地,并不是在海上飘着的,可是小西洋营地的界民大部分都生活在鱼排上,是真的在海上飘荡着的。
生活在小西洋营地的界民,皮肤普遍都比其他界民黑一点,即使有万能的微界灵气在,也没能让他们的皮肤白起来。
不过,海上的生活还是很让人向往的,也非常有趣。
他们也不是每天都在鱼排上,也偶尔回去岛屿上转转,回忺度小镇玩两天,小西洋营地的界民每天都生活的很开心。
在海上,只要照顾鱼,偶尔出海就好了,并没有什么其他琐事,有四方之门在,也不用每天面对着海会厌烦。
最大的缺点就是会黑一点了,所以小西洋营地的女性界民就两位,还都是能被称作阿姨的界民了。
男性界民倒是没有太在乎这些,有灵气在,也不会黑的过分,黑点也是健康的表现。
陈杨其实也挺喜欢小西洋营地的这种生活状态的,每天就在海上飘飘荡荡的,视野极其开阔。
对于现实中很多海边居民来说,一个鱼排就是一个家,而且是这个家的全部。
微界界民虽然不是如此,可鱼排上的家对他们而言,也十分有感情。
说是家,其实就是鱼排上的一个小木屋,设施简单,只有最基础的家具,其他东西很少。
不过小西洋营地的几个鱼排是连起来的,大家相互之间串串门,也挺有意思。
并且他们还自己指定了假期,哪天谁休假都是定好的,休假的人负责的区域就交给其他界民看管。
每周两天假期,平时要看着鱼排的时候也可以去岛上逛逛,去岸上走走,都是没问题的。
陈杨来到小西洋营地,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
小西洋营地看似很多东西都缺,可是真细究起来,其实都是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有需要自己去营地拿就可以了。
他们甚至都懒得去营地拿。
“你就当过来度假吧,反正也帮不上忙。”陈增的父亲对陈杨说道。
陈增的事过了很久了,不过陈增的父亲还是在微界内,他希望以后有机会了能再和陈杨说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再让陈增进入微界。
陈杨想想,自己还真就只能当做度假了。
正好有一对中年界民夫妇想去东酋大草原旅旅游,本来就打算玩三天的,让人帮忙多照顾一天,陈杨就干脆顶替了他们的位置,让他们去玩一个星期再回来。
并且,陈杨把陈留也接过来了。
之所以不接小木木过来,是怕小木木太皮,掉到海里喂鱼了。
陈留就靠谱多了。
父子俩上手的很快,因为鱼排的工作其实也不复杂。
他们早晨起来,烧一锅热水洗漱一下,就去个个区域查看鱼群的情况,顺便准备一下鱼食。
鱼食都是小西洋营地的界民们自制的,岛屿上有两位界民专门在做鱼食。
不过鱼排有个好处,就是鱼群其实也可以自己吃海里的小生物。
鱼排其实就像是一个个在海上的九宫格火锅,只不过用网把鱼围起来了而已,其实鱼还是生活在海中的。
有需要了,直接一网捞起来,这样的才是最健康的。
他们喂的鱼食量并不多,鱼群自己在海里已经吃了一些了。
之所以还是喂食,是因为养殖的鱼太多,附近的小鱼和微生物数量跟不上,要手动给鱼补补营养,这样鱼才够肥够鲜美。
除了鱼排上养鱼外,小西洋营地还有两条捕捞船,会出海去捕捉一些其他海鲜,甚至有一位界民还会隔山差五的潜水去捞海鲜,做着捕捞员的工作。
陈杨住了两三天之后,才发现小西洋营地的工作内容其实很丰富,他以前都不了解这些,只知道小西洋营地会养殖和出海捕捞,不知道细节。
每个营地都有每个营地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像现实中一样,南辕北辙。
之前他去的几个营地生活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