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有钱人(1/2)
拿着21块钱,刘爱华激动地盘算着:
在这个一斤猪肉**毛钱的时代,这可以买20多斤肉呢。
姐这也算是有钱人了吧。
遗憾的是这次不能把这20多块钱全买成肉。
首先,有些东西是不能拿面饼去换的,只能用钱买。
比如水桶,就是一个公家的单位拉出来卖的。
有个货车,旁边还支了个桌子,放了一把算盘一个收据小本子。
这样的地方,人家根本就不接受你的面饼之类的东西来交换。
人家只收钱。
两毛五分钱一个水桶。
很村儿的砖红色塑料桶,还挺厚实。不知是这个年代的技术所限,生产不出来那种很薄的塑料产品,还是这时的人厚道,不肯拿那些薄薄的水桶糊弄人。
刘爱华买了6个水桶,又拿了一把菜刀,一共两块五毛钱。
6个水桶并不够用,可是却没法买更多。
因为售货员已经在用很吃惊的目光打量她。
这么小的一个女孩子,哪儿用得了这么多的水桶?
人家还就这么问了:
“小姑娘,你买这么多水桶干啥用啊?”卖水桶的女人很年轻,20多岁的样子,好奇心很强。
“帮邻居带的。”刘爱华扯着早就准备好的谎话,平静地把钱递过去。
“你这是帮几个邻居带的啊?一家邻居带一个,这得好几家邻居托你带啊。”
年轻女人找钱给刘爱华,一边追问。
刘爱华憨厚地笑着,一边手脚麻利地将六个水桶叠放进草筐里,把菜刀放进最上面的水桶里。
“好几家哩。”她笨嘴拙舌地答应着,一面背起草筐,转身走开了。
在第一个岔路口她就赶紧走了出去。
背着这么多水桶,被红星生产大队的人看见了可是不好办的。
在无人的胡同里,刘爱华将6个水桶和一把菜刀收进空间。
她又朝着跟赶会的地方平行的方向走了一段路,见到一个小胡同通向赶会的地方,就赶紧走了进去。
这样做,也是以防万一,她怕被赶会的人注意上。
她汇入人潮之中,感觉周围无人注意到她,便自在地寻找卖红薯苗的。
这一次,她得把红薯苗买够,万一下次赶会的时候,没有卖红薯苗的了,她上哪儿去利用山上那么多的小块地呢
这些天,她已经看好了好多这样的地呢。
一想到她很快就要成为一个有很多红薯地的小地主,刘爱华心里就莫名地兴奋。
找到了那个卖红薯苗的,花了5块钱,外带30张面饼,刘爱华买了一整筐的红薯苗。
刘爱华兴奋地背着红薯苗,顺利地用老办法找了个偏僻无人的地方,将一筐红薯苗收进了空间里。
刘爱华再次来到会上的时候,就开始打听附近哪儿有磨面的。
磨面的其实红星生产大队就有。
但是刘爱华不敢去。
这要是让村里人知道刘爱华去磨面了,那王桂香能饶得了她吗?
肯定全部收起来,留着给王桂香的心肝宝贝狗剩儿独享啊。
一个摆摊卖小孩鞋帽的中年女人指了指旁边的一个胡同:“往里走,一会儿就看见了。不过磨得慢,不是机器磨,还是牲口磨的。”
刘爱华听了大喜。
范美娟就喜欢买超市里的石磨面,说是营养丰富,口味也好,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石磨面。
这回,她可要吃上真正的石磨面了。
她赶忙顺着胡同走去。
果然在走了十几分钟之后,看见路边有一个小院,门口墙上粉笔写着“磨面”。
刘爱华急忙将空间里的麦子放进草筐,走进了院子,扬声问道:
“来磨面的,有人吗?”
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头儿走了出来,他眯眼打量着刘爱华:
“磨啥面?”
刘爱华将背上的草筐放在地上:“磨麦子,大爷。”
山羊胡子老头儿俯身抓起一把麦子,点点头说道:“磨一斤5分钱。”
刘爱华忙答应:“行,大爷,您给我磨吧。”
山羊胡子拎起草筐,走进一个房间。
刘爱华跟进去。
这间只有一个窗户的土坯房打扫得十分干净。
屋子正中是一个石磨,巨大的磨盘正在转动着,不断有细细的面粉从两扇石磨之间流出来。
一头灰色的小毛驴被一块蓝色的布蒙住了眼睛,正在一圈儿一圈儿地在屋子里转着。
就是这头不知疲倦转圈散步的小毛驴,在带动那架石磨不停地转动着,不停地磨出面粉来。
山羊胡子把一袋一袋的麦子从草筐里取出来,放在磅秤上。
“这是啥袋子?还怪好看哩。”山羊胡子嘀咕道。
刘爱华便有些后悔。
她找不到装麦子的口袋,就在办公室里翻出了王大姐攒着的一摞购物袋。
可能是王大姐在街头遇见做广告的了,好几个一模一样的购物袋子。
上面还印有房地产商做的广告。
刘爱华紧张地看着山羊胡子。
山羊胡子仔细地看着磅秤,念道:“58斤。总共两块九毛钱。”
刘爱华忙去口袋里掏钱。
山羊胡子说:“磨好面再交钱。”
刘爱华忙停住手。
山羊胡子把麦子从几个购物袋里倒出来,倒进了一个专用的大桶里。
然后,举起一个购物袋,仔细地看着。
刘爱华紧张得心砰砰跳。
这一会儿,她无比悔恨自己偷懒的心理。
真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