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徐奶奶(1/2)
吃过饭,姜闻大老爷似的往沙发上一靠,一副舒坦模样:“别说,吃什么都没家里的饭香!”
丁巍洗了锅碗出来,随口揶揄:“别说,厚脸皮的人吃什么都香!”
姜闻嘿嘿一笑不以为意,看一眼俞老师道:“别的不说,就这货的厨艺娶回家肯定有口福。”
俞老师落落大方,也看一眼丁巍:“你们聊,我去卧室收拾。”
等俞老师关上门进去,姜闻砸吧两下嘴,掏出两根烟来递给丁巍一根:“行了,你是大爷,我是孙子成不?”
看丁巍犹自不爽,姜闻古怪道:“倒杯茶,先坐一会儿跟你聊聊。”
丁巍看这货脸色也不是很展,泡了杯茶给他。姜闻不管滚烫,吸溜着喝了两口,才低声一叹:“有时候我真想不干这一行了,真跟孙子一样,低声下气,求爷告奶的,总是直不起腰…”
丁巍不想跟这货闲扯,却还是看出些姜闻的为难之处。
姜闻借着幽幽升起的烟雾,说了些丁巍不曾想到也没听到过的秘闻。
九三年的那部获得戛纳大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不但让姜闻声名大燥,也让他一夜暴富。
那部电影光买版权就卖了三百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三千多万,已经回了本并且大赚。
王朔等人眼馋,姜闻没有小气,给《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原作王朔封了一百万的大红包。不过王朔似乎是开玩笑又似乎真是眼馋,撺掇着让姜闻把叶菁叶大鹰甚至冯晓刚的几部电影也卖到国外去,姜闻当时就笑了,他不明白这帮人脑袋里都装的是屎吗?
卖版权是那么好卖的嘛?还是他们在国内横行惯了,以为在国外他们还是大爷二少爷的?
一开始姜闻敷衍着接下来,把叶大鹰的《大喘气》和冯晓刚的《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带到法国,然后遭遇冷场。王朔跟冯晓刚埋怨姜闻不出工出力,姜闻气得直骂娘。
王朔提了个很臭的主意,让姜闻挂名这几部电影的导演或者制片,这样吸引外国人来买。
姜闻肯定不会答应下来的,他好不容易在国外建立起自己的个人信誉和关系网,可不能就此断了。
因为这个,姜闻跟这帮人起了嫌隙。九六年他写《鬼子来了》这个本子的时候先找了刘正云,刘正云答应下来。两个月之后给姜闻交稿子,姜闻一看不是自己想要的故事,两次修改,两人之间因为立场不合争吵几次,关系淡了下来。
而后当时正如日中天的王朔就讽刺了姜闻几句,姜闻借着酒意还了几句。之后姜闻心胸开阔没放在心上,但王朔记在心里了。
九六年是王朔春风得意的一年,他的《王朔文集》出版后累计销售一百万本,并且版税付酬拿到三百六十多万,听说后期还会有一大笔稿酬。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要求出版社实行版税付酬的作家,一下子让卖文度日的文学作家有了前进的方向,相信写作真的能发家致富。
王朔不但事业节节攀登,而且情场也得意,跟妻子分居后很快找了个电影学院九sān_jí的知性美女,时不时带着那女的跟朋友高歌畅饮觥筹交错。
姜闻准备立项《鬼子来了》的时候,先找款爷王朔准备借一笔投资,王朔没说行也没说不行,一直拖到九七年《鬼子来了》都开机了。今年因为修改剧本导致哥伦比亚(中国)电影公司撤资,姜闻剧组因为没钱停工,姜闻再找王朔,王朔这回给了个痛快话,没钱了,因为跟妻子离婚财产被分了。
所以说姜闻这两年真的成熟了,就像后来他拍的《让子弹飞》中汤师爷说的话:“不想跪着,只能去山里了。”
这一会他从hn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回来,主要是跟华谊广告公司催款的,顺带脚想把丁巍介绍给华谊,因为华谊的二王有意进军影视娱乐行业,姜闻打算投桃报李还丁巍一个人情。
巧合的是王朔刘正云叶菁叶大鹰几人都在华谊,便有了这个饭局。
而他想不明白的是丁巍为什么会对那几位有那么大的生分甚至敌视。
说白了,这个其实是出身决定的。丁巍两世为人都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不是高干大院子弟,也没有出身大富大贵之家,所以他心态放的很低,深信低调做人的道理。
而京圈中那几位,除了叶大鹰,甚至包括姜闻都曾被观众影迷声讨过,其中王朔,冯晓刚等人曾被迫关闭过微博评论。当然,丁巍不知道的是叶菁叶大鹰两人因为某些被和谐的原因,早早退出这个行业躲到国外去了。
从小嘎子哥就告诉过我们: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不过末了姜闻有些意兴阑珊:“行吧,去不去随你。”
丁巍沉吟一下决定还是给姜闻个面子,就跟着去了。
路上姜闻看看丁巍,又叮嘱一句,少说多听,千万别犯浑。
跟俞老师一个意思。
丁巍翻了个白眼,嘲笑一句,你们这帮人真的有病!
跟着姜闻上楼进了一个叫冬春阳雪的包间,里面倒是不太嘈杂。
一个结实的大圆桌上雾气蔼蔼的大铜锅翻腾着,不算杯盘狼藉。周围分坐着六七个神色各异的男人,还有一个身穿白色高领羊毛衫的年轻女的,安安静静的坐在主位短发男子的旁边。
丁巍倒是一怔,这里面他只认识一个人,龅牙突出脸型奇特类似独门兵器月牙铲的冯晓刚,江湖人称人间大炮的冯晓刚。
不过,姜闻不是说全是大老爷们儿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