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被为什么耽搁了的天才(1/2)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在挫折当中,人真的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有些东西,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还真的是很难体验得到。
要说,在第二个大三,他学到了什么东西,那就是,临时抱佛脚的能力,其实,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想想,我们在学校里面学习的时候,鄙视临时抱佛脚,是因为什么?那是因为,在学校里面,我们有着大量的时间,自然可以准备好了再上战场。
但是,不是什么事情,都有充足的时间给我们去准备的,特别是在离开了学校以后。
许多时候,还真的需要我们临阵磨刀。
有些事情,在真正到来之前,没有人知道,它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或者在什么时候闪亮登场。
所以,很多事情,很多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给我们去准备。
如果是学校里面的考试,你给大家说临时发挥,别人一定会觉得你是在讲冷笑话。
但是,一旦走出了校门,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那都是临时发挥的。
即使,你提前准备了很多,但是,计划始终赶不上变化,真正到了现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真的有太多的意想不到。
而他,在《离散数学》的考试之前,终于克服了关于理解与记忆的一系列的强迫症,“图”这个奇葩的字眼,咬文嚼字嚼不清楚,就直接跳出我们的固有的思维,回到“图”之本身。
曾几何时,某个人类祖先看到了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心中一时欢愉,就用树枝直接在地上将其记录了下来,当一幅作品完成后,他只是若有所思的观摩着,嗯,画得真好。而且,用树枝勾勒出来的这幅作品,看起来比那树上正在成双对的真真正正的鸟儿,硬是多了一分特殊的韵味儿。于是,那位老祖宗突发奇想,给这东西命名为“图”!
说到底,这个“图”,不过只是人类给某一类东西的一个特殊的名字罢了。
而《离散数学》中的图,它就是这样的,你不一定就要把它和我们原本所认知的“图”联系起来。
就像定义函数,定义方程,定义多项式一样,只要满足了某些条件,在这门学科当中,它就是一个“图”。所谓的“图”,不过只是一个定义罢了。我们需要理解的,只是“图”的定义罢了,至于“图”本身是个什么意思,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在《离散数学》当中,它就是这个意思。
同样,在复习《常微分方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特征值”这个词语的时候,他也是一脸的云里雾里,经过对于《离散数学》之中的“图”的理解的过程后,他也不对“特征值”三个字咬文嚼字了,而是直接去理解书上对于“特征值”的定义。
这个时候,再回想起以前的自己,还真的是很傻很天真。为什么要抓住那几个字眼不放呢?
回想起大一的自己,那个时候的他,对于知识还有着一种扬帆起航的情怀。
只是,当他打开书的第一页,极限……
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句话倒是很好理解,那个一尺长的东西,不管是什么,每天都取其一半,永远也取不完。但是,剩下来的会越来越短或者小,逐渐趋近于零。
极限啊趋近啊,其实,他都能够理解,只是一谈到极限的定义什么的,他瞬间就懵逼了。
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就不由自主的问自己,为什么。
也许,就是这个“为什么”,导致他大学所拖的课,越来越多。
为什么他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数学总是能考满分,甚至,最后那次最重要的考试,他也是考的满分!
因为,他喜欢问自己为什么。
因为他把书上的内容全部弄懂了,明白了其间的缘由,自然能够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为什么他大学挂那么多科
还是因为这个“为什么”。
其实,他大学的时候,在形式上面,他丝毫都没有懈怠,每天都是他们寝室乃至全班起来得最早的学生,乃至于每天都是进入教室最早的学生,他从来没有翘过课。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明明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现在到了大学里面,怎么就变成学渣了呢?
这件事情,被三亲六戚谈及的时候,好多的人,都觉得,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毕竟,曾几何时,他领先了同龄的孩子太多,而现在,却被人家狠狠的甩在了后头。
说到底,还是因为“为什么”!
他总喜欢问自己为什么。
小学的时候,知识点很少,等他都弄明白了,自然能够做到融汇与归一。
到了大学,情况就完全变得不一样了,不是所有的“为什么”,都能够找到答案的。
“极限”为什么要这么定义
这得去问定义“极限”的那个人,可惜,人家不知道都已经转世轮回多少次了。
要说,他这类人,就是一个被为什么耽搁了的天才。
一个东西,他如果没有弄懂,就会本能的去排斥它。
而这次考试,《离散数学》只剩下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的复习时间,《常微分方程》也只剩下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的复习时间。
以至于他来不及问那么多的为什么。
而且,对于他来说,这两本教材,与其说是复习,还不如说是在预习呢。
因为没有问那么多为什么,而是坦然的去接受,那些知识点,却在他的脑海里面串联成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