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遭遇真张辽(1/2)
经过多日征战,李轨对董军的作战特点已经很熟悉,这种小股董军来这就是送人头的,各军分头行动,只用了半个时辰就结束了战斗。
折腾了一天,李轨疲惫至极,召集众将道:“我们这样走不行,目标太大,还是要化整为零,分头向洛阳突围。”
胡轸道:“听说洛阳已经被吕布占领了,关东各军皆已败退。”
太史慈道:“这不可能,关东联军有十几万人,他们不肯向西追击是为了保存实力,一旦吕布主动进犯,他们一定会奋起抗击。我猜吕布、郭汜军马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万,如何能与关东联军抗衡?”
皇甫存道:“子义所言极是,吕布麾下有一员大将叫张辽,勇猛善战,且惯会用计,这谣言正是他散布出来的,目的正是要扰乱我们的军心。”
王攀道:“董卓大势已去,保守关中,还是一镇诸侯,若是不知好歹倾力向东攻打,那就是自寻死路,他又不傻,怎会这么干?”
这个判断李轨也赞同,吕布这个回马枪杀的着实漂亮,但也仅仅只是漂亮而已,于大局没有多少改变。
曹操只是运气不好,走的太急,撞到枪尖上去了,否则也不会败的这么惨。
关东诸侯在洛阳城下屯集了十几万大军,岂会被吕布区区万人吓退?
于是便道:“吕布所部只能逞一时之能,洛阳是不会丢的,诸位万不可有畏难情绪,咱们分头行动,在洛阳城下会合。”
当即分太史慈为一部,管亥为一部,胡轸为一部,自与王攀、周兴、匡宁、卢喜为一部,四部分头行动,趁着夜色连夜出发。
各部中李轨人数最多,责任也最大,行动最是不便。
走了一夜,天将黎明的时候,李轨率部来到一处无名村落,晨曦中村落静悄悄的,看到了袅袅炊烟,还有鸡鸣犬吠。
这在太平时期最普通的乡土景象在这个战乱时代却并不多见。
忽然看到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觉得挺不适应。
李轨不想粗暴地打破这份宁静,于是安排周兴前去打探消息,是什么地方,是否是去洛阳的必经之地。
如果不是他转头就走,如果是,那就问问有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好绕开这份安宁。
周兴一脸傲娇地出发了,李轨的眼皮子猛烈地跳动了两下,忽然为自己的草率决定感到后悔,这种事本不该他去干的。
周兴整了整衣裳,沿着村外小道走了,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然后是田园诗般的寂静。
天忽然亮了一大截,但雾却更浓了。
迷雾中似乎传来两声狗叫,不对,这是人的怒吼,有人怒了。
然后李轨就看到数十个愤怒的村民手持农具追打周兴。
周兴一路跳着,叫着,跑着,情况十分狼狈。
“这帮刁民,必是受了吕布的蛊惑。”
眼见同袍遇险,王攀立即下令组织营救。
李轨不反对救人,但反对以屠村的形式救人。他使了个眼色,卓丢儿立即招呼几十号军人堵在了路上,刀枪剑戟,森然寒光。
愤怒的村民冷静了下来。
“嘛呢,嘛呢,追打官军,这是谋反,你们想谋反吗?”
有了靠山之后,周兴的腰杆顿时硬了起来,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指定一个健壮的村民:“你,你出来,我招你了惹你了,你找人打我。”
“我——”
那汉子一辈子没离开过这村子,见识少,被眼前这阵势镇住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行了,行了,不想死的,赶紧滚!”卓丢儿霸气地驱散了村民。
事情的前因后果很简单,原来周兴奉命去村里打探消息的时候,遇到一个村姑在村口井边打水,周兴瞧那女子长的挺水灵,嘴上就犯贱调笑了两句,那知道村野姑娘没什么见识,自感奇耻大辱丢下水桶就跑回家去向父兄哭诉了,恰好这户人家在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一声吆喝几十号人就追了出来,周兴狼狈鼠窜,人虽然最后被李轨派人救了下来,这梁子可算是结下了。
这家人没敢当面怼李轨,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当即派人去了桥头集。
原来距离这村子不到三里地有一个集镇,叫桥头集,集上正屯驻着一支吕布的兵马,为首大将姓张,字文远,正是三国时赫赫有名的大将张辽。
乡野地方,消息不通,远离朝堂,搞不清上面的是是非非,总之皇帝跟谁在一起,谁就是忠臣,谁敢忠臣死磕那他就是反贼,在普通百姓眼里董卓代表着正统,所谓关东联军根本就是一群叛逆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
这群乌合之众不仅肆意调戏民女,还威胁要杀他们,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他们又斗不过人家,那就只能向官军求助了。
这个官军就是驻扎在桥头集的张辽。
张辽一直在追踪李轨,但辽东人十分狡猾,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滑溜的像个泥鳅,一不留神就跟丢了。
张辽累的够呛,暂借桥头集歇脚,可巧这还是块福地,这人刚到没几天就找到了李轨的踪迹,这家伙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居然离自己只有三里地。
张辽来不及召集人马,立即带三百亲随骑兵赶去。
“喂,哥,走这么急,这张文远是什么来头,你这么忌惮他?”
“是员猛将,你没听人说‘为人不识张文远,便是英雄也枉然’吗?”
周兴想了想,把头直摇。
“你小孩子家见识少,这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