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还有担心(1/2)
牛头寨,刘文静一路劳累奔波后,尤其是想到奇袭瓦岗军的妙计后,昨夜睡的十分香甜,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充足、深度睡眠后的带来的快感让他不由得吟唱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刘文静最佩服的人就是诸葛亮,自从他听到诸葛亮的事迹后,就一直幻想着能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人。可是,大隋朝繁荣昌盛,海晏河清,根本没有给他一个机会。随着年龄见长,人到中年,又得不到隋文帝和大业皇帝杨广(隋炀帝是后人贬低杨广给的封号)的赏识,刘文静已经没有了幻想。
世事难料,风云变幻。杨广为了打击世家大族,又想创造盖世奇功,征高句丽,开运河,终于搞的民怨沸腾,饿殍遍野,烽火连天。刘文静早就熄灭的雄心壮志也开始熊熊燃烧,他和裴寂协同李氏父子发动晋阳病变,开始征伐天下。为了达到突厥的支持,刘文静亲自去草原和突厥可汗谈判。
在那里刘文静是舌战草莽,不仅为李渊解除了后顾之忧,而且还拉拢突厥成为盟友。这一切让他自比于诸葛亮下东吴时的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可是他就没有想过,诸葛亮联吴抗曹,那都是汉人,而他却是和突厥苟且。三国的时候,不管那个汉人势力对外族都不假辞色,无论是匈奴还是羌族、乌丸都不敢南顾,只能远远躲在一边,根本不敢奢望中原。
就是隋文帝和杨广也一样对突厥和吐谷浑实行的高压政策,让他们不敢觊觎中原。哪像李渊和刘文静这样,专门去勾搭突厥,妥妥的汉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李渊,估计很多人都能理解他,不会叫他汉奸,因为人家至少有二分之一的鲜卑族血统。
也许做了汉奸后,智商有点捉急,从突厥回来以后,刘文静就开始自命不凡,在朝堂上开始指点江山。他指点江山,李渊难道要粪土万户侯吗?最后,李渊把他一脚踢出朝堂,让他随着李世民去征讨天下。功成,李世民的功劳最大;失败,他就是背锅侠。
可是,李渊的想法,刘文静并不能体会。他正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了,觉得李渊给了他一个用兵指点江山的机会,于是乎,工作热情澎湃,协助李世民平定了山西
、陕西河北大部分地区。如今更是招揽了太行山众匪,雄踞太行山,对瓦岗军是进可攻、退可守,似乎扫平瓦岗军就是举手之劳。
刘文静起床后,意气风发,却没有想到竟被一个参军给耻笑了。这个参军一早去李世民大帐去汇报军务,结果帅帐外的亲兵说秦王殿下出去了。问他们秦王去了那里,亲兵们说是去一大早就出去了,可能去了刘监军那里。听到秦王去找刘文静,参军追了过来。
这个参军刚到刘文静的大帐跟前,就听见里面传出刘文静的吟诗声。不得不说,诸葛亮的这首诗十分接地气,通俗易懂。参军虽然是大老粗,但是他一下子就听明白了,“日迟迟”这是说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他也不知道这首诗是诸葛亮所做,以为是刘监军做的诗。看看头上高高挂在天上的太阳,他暗暗笑话监军大人信口开河。如果日上三竿还叫日迟迟,是不是日上正午才不迟迟?
参军正在吐槽刘文静,却不防刘文静从大帐里走了出来。一掀门帘,刘文静感觉眼前一堵墙挡在身前,仔细一看却是叫史青舵的参军。
“事情多,你堵在我帐前想干什么!”刘文静的好心情,被一堵墙给整没有了,不由地质问道。
原本史青舵的父亲给他起的名字是在青史上留一个舵手的好名声,谁能想到被人歪曲成了“事情多”。不过,这个名字也有好处,容易记,不管谁见过他一次,那怕隔时间多久,都能记得“事情多”这个名字。谁让这个名字特点鲜明啊!
被刘文静一吼,“事情多”也顾不着笑话刘文静了,赶紧向后退了两部,抱拳低头行了个军礼说:“见过刘参军,我找秦王殿下。”
“找秦王你跑我这里干什么?”刘文静被事情多给弄糊涂了,这里又不是秦王的大帐,找他你去他的大帐啊。
“殿下不在帅张,我以为他来这里商议军政,所以我到你这里看看。”事情多赶紧解释。
“不在?不在,你到别的地方找找。我也是刚起来,并没有见过秦王。”刘文静并没有多想,不过,他还是问了问自己的亲兵,秦王有没有来过。当他听说都没有见过秦王后。这时候,刘文静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他
就想起昨天的事。按说李世民是比较固执的人,又喜欢冒险。昨天他提出派遣奸细去瓦岗军那里打探情报,李世民立马就要亲自过去。当他反对后,李世民立刻就熄了心思,当时还以为李世民长大了,不再想以前一样了。却没有想到,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让他亲身赴险,干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平时这个时候,李世民早就开始处理军务了,他可是三军的主帅,怎么可能找不到人呢?越想越觉得可能,不然的话,只要秦王在大营,凭他的身份地位,怎么可能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李世民怎么就一定不知道爱惜自己呢?难道有胡人血统的人都是这么莽撞吗?刘文静暗暗抱怨。他一把推开事情多,一反从容不迫的样子,一边向前跑,一边命令到:“事情多,快点集合人手!”不等事情多说话,他又站定身子,说道:“慢!秦王的事先不要告诉任何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