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惊魂(1/2)
田静珩的父亲现在已经告老还乡,所以南京那边只有一座空宅子,她也原本按照计划,在重阳节过后回到无锡跟父亲还有叔父团聚,但是没想到陈昱为了救绿缕受了伤,便修书一封说明了迟归的原因,好在父亲也是通情达理的人,便同意她等到陈昱的伤势好一些了再回去。
为了避免落人口实,让父亲误会,她在书信中只写了陈昱是在山上救了她们主仆的恩人,并未提及她和陈昱的那些因缘际会,也没提起陈昱的名字和官职。
今天是立冬,她特意让绿缕备了一些冬季进补的食材还有一匹送给陈母做冬衣的衣料。
尽管她一心想快点见到陈昱,但是又怕人耻笑,所以故意在正堂跟陈母闲话了一会儿家常,然后才跟着绿缕到陈昱的书斋里去了。
这些日子,除了在孟府和陈家两头跑以外,她也没闲着,四处托人打听陈昱以前的事。
起因是把陈昱送回杭州的第二天,她便急忙写了一封信托人送往无锡,告知自己不能如期回家的缘由。绿缕看出来小姐想留下来照顾陈昱是一方面,想进一步亲近这位陈公子又是另一方面。
不过绿缕好心提醒了一下已经被男女私情冲昏了头脑的田小姐,陈昱这么大岁数还没成亲,不是有隐疾就是有什么特殊缘由的。
田静珩偷偷塞了银钱给近日为陈昱诊治调养的郎中,得知陈昱并无什么隐疾,除了腿伤之外,身体并无大碍,陈昱自己也未告知郎中有什么其他的不适。
至于什么特殊缘由,田静珩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倒是陈母有一日自己说漏了嘴,说什么缘深缘浅,都是强求不得,还说到过陈昱本该二十岁那年就成亲的,至于为什么过了七年还说孤身一人,陈母只是叹了一口气,说没缘分。
冰雪聪明如田静珩,她又到陈昱曾经求学的县学和居住过的村落去打听,才得知陈昱曾经向大儒白念实的女儿求亲,但是被拒绝了,至于为什么拒绝并没有人知晓。
而这个白氏女曾经跟陈昱的父亲陈汉臣学过丹青,这么说起来算是青梅竹马了?
田静珩的父亲曾经资助过一个为江南文人编写文集的秀才,其中收录过白念实的两篇文章,所以这个名字,她是有印象的。
后来她又去打听了一下,这个白念实已经在七年前去世,他的女儿已经嫁给了他的一个学生,而白念实晚年除了给山村的孩子们教书以外,就收过一个年龄和自己女儿相当的学生,这个人恰好就柳家的家主柳承志。
那一日田静珩的堂姐田雅姝和堂姐夫孟少瀛吵架的时候,田雅姝就曾经提到过这个“柳承志”。
莫非是这个柳承志横刀夺爱,或者白氏女嫌贫爱富才负了陈昱?
既然陈昱曾经求过亲的白氏也在杭州,二人是难免会遇见的,也不知道陈昱是心里真的放不下她,还是说情伤难愈,万念俱灰,不愿再触碰姻缘。
田静珩想要解开陈昱的心结,但是知道他是读书人,爱面子,怕揭开他的伤疤又让他痛苦,所以一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差不多每天都来探望,偶尔和他聊天也是谈论诗文之类,绝不涉及家事。
陈昱自从在卧龙寺明白了田静珩的心意后,他一直想躲着她,回避这份感情,但是她如此温婉纯良,丝毫没有穷追猛打的意思,陈昱便以为只要不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二人还依然可以照旧,做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陈家的小院子并不大,陈昱的书斋就在这个院子的南面。
他搬到书斋来住是田静珩的主意,一来是离正堂近一些,如果有什么事的话,陈母和秦妈可以早点知晓,二来陈昱是爱书之人,让他在卧室里躺上一个月,非要把他逼疯不可。
他倒是感念她的体贴,不过多余的话他是不敢说,怕她会多想。
眼看陈昱的腿还有十来天就可以下床站立了,田静珩打算回无锡的日子也近了。
她和陈昱一没媒妁之言,二没父母之命,如果是“报恩”的话,未免太殷勤了点,她又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她不仅要顾及自己的脸面,还要顾及自己家族和陈昱的脸面。
田静珩在陈家吃罢午饭出来,寒暄了一会儿,便要赶回孟府,今天是立冬日,孟府的家宴是误不得的。
她和绿缕上了来时的那辆马车,让车夫赶着往回走,谁知刚走到大道上,迎面过来一个挑着汤面摊的小贩,小贩见到是一辆马车,躲到一边去避让,两个十三四岁大小的孩子打闹着从巷子里出来,其中一个孩子不慎撞到了小贩的身上,小贩站立不稳,摊子就摔倒了地上。
这汤面摊子,一头挑的是做面的各种工具和碗筷凳子之类,一头挑的是备好火的炉灶,等到摆摊的地方一放,再把火挑燃,就可以煮面了。
这一摔不要紧,不仅把锅碗凳子摔了一地,有炉灶的那头也摔到了地上,备好火的煤炭被摔了一地,火星子四溅,有些恰好落到拉车的那匹马的腿上。
那畜生见了火星子,惊得四蹄乱蹬,坐在外面的车夫甩下了车,又拉着车在大道上狂奔起来。
田静珩和绿缕只觉得车外一阵东西打翻的声音,接着一阵马嘶声,还未明白怎么回事,已经被一股前冲的惯性带着往后倒去。
等她们艰难地爬起来,掀开车帘,发现车夫早已不见了踪影,这匹受了惊的马发了疯似的在大道上奔驰,两旁的行人避让不及。
田静珩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