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举族远迁·沘水巨洪(1/6)
望着盘瓠南迁、大业东迁的身影,帝喾的心里透着几分惆怅,他回身走向大殿,又回首望了望那炽烈的阳光,自言自语道:“吾已享帝位七十载,今得以百岁高龄,乃胜此大役,是有上天护佑,我之身后,孰能接大位兮?孰能接大位兮?”
身旁的后土像是看透了这个帝王的心思,便向帝喾说道:“回帝喾,您现在长子挚已年四十有余了,但次子放勋[,即帝尧]今岁才年一十二啊!更不必说三子契[,传为商朝始祖]、四子弃[,即后稷,传为周朝的始祖]了!”
帝喾听了后土的谏言后默不作声,但又好像明白了什么。遂交代后土,令长子挚、次子放勋前来觐见。
大殿的殿门随着挚和放勋的进入,缓缓地关上了!直到夕阳西下,一抹血红的晚霞映衬出毫邑北山的险峻时,这扇大门才缓缓的打开。伴随着挚和放勋一同走出大殿的,还有侍者捧出的一沓文木,上面用树枝蘸着牛血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文字。[,黄帝以前的大汶口文化就曾出土过许多带有符号意义的象形文字,但大批量出土是商朝的甲骨文,笔者认为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千古,必然不会是谣传,从历史上来看,传说帝尧设立谤木,用以写画控告各级官员,所以可知上古时期最有可能当做书写载体的就是大批的文木,但由于时间久远加之易于腐蚀,故难以保存下来,成为中华文字最早仅能上溯至商朝的原因之一]
后土看到木板中的内容后,即刻明白了它的意义!后土迅速召集五正和百官,傍晚集合于大殿,帝喾看到众官员纷纷到齐,遂令后土捧出木板,向众官员朗读了木板中的内容!众官员这才知道,这是帝喾的传位诏令,已定下传位于其长子挚,另定其次子放勋辅佐。
诏令宣读后,众官员纷纷向新帝挚跪拜,少典部族终于在帝喾即位七十载后有了新的帝王!
帝喾看到此景,面色平和,但他深知,以挚的才能德行,终是难以肩负未来少典一族的希望,这沉重的负担,也许终究还是要寄托在自己的次子放勋的身上。
帝喾终于可以休息了,他回顾着自己七十余载的沙场征伐,心中想着,自黄帝、颛顼、再到自己,这近两百年的沙场征伐,虽然少典族胜多败少,成为了神州大地上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但未来的日子,真的能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吗?
帝喾回到了自己的寝宫,静静地躺在床上,他累了!风雨蹉跎七十载,他真的累了!回顾一辈子的征伐,帝喾也隐隐觉得,为什么无数的征战,大大小小的胜利,换来的却是越来越多的反叛和厮杀呢?为什么每个部族间不能和睦相处呢?但他不仅没有办法,更没有时间了,黄帝征炎帝、征蚩尤;颛顼征共工;自己北却犬戎,南歼共工,这一生好像都已经“沦陷”在无数的征战中了!
望着面前的挚和放勋,帝喾只是淡淡地希望,未来的日子,不再有那么多的流血,不再有那么多的牺牲……
这一夜,这位带领少典族走过七十年风风雨雨的帝王,终于彻底地闭上了他的双眼……他累了……他想好好的睡一觉……
而此时带着族人向东前行的大业也不会知道,四十年后,他的后人还会再次回到这片土地……
(四十年后,帝尧三十一年)
与风后的对话结束后,皋陶这几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举族回到平阳的事情上。风后的一席话,让皋陶认识到,妄图整合大业、有蟜两族一并治理水患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带领两族回到中原大地,那里土地肥沃、河川有序,听祖父大业曾说起过,现在在位的少典族帝尧,年仅十二就辅佐帝挚,年仅二十一便受拥而接帝位,即位不过三十余载,中原大地便被治理的井井有条,是难遇的一位明君啊!如果能够在今年现有的粮食消耗完之前,赶到平阳,那么两族的族众或许还有救!
几日前,常先领受皋陶的命令,将大业族此次未能赶赴古邳的女眷和孩童一并带至古邳,因为偃地的一场出奇的洪水早已让皋陶深深明白,这片土地,不再适合他们居住,他们只有去其他地方寻找生存的空间。常先此次将女眷和孩童带回,本来也是应了皋陶整合大业、有蟜两族,一同治理东方的洪水肆虐,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行为,会让同在外乡领受任务的力牧,承受一生难以承受的伤痛。
皋陶此时,还依然处在沉思之中,并不知时间过去了几何。而这时,外面已是晨光熹微,皋陶在大殿里不知不觉就已经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整理了一下衣装,打开殿门,向以往那样行走在古邳城内的道路上,天还太早,道路上除了巡视的士卒外,还没有其他的族人起来,但通过城内族人这几日的辛苦劳作,古邳城战后破败的景象倒已经是大有改观了。皋陶想到,不出几日,这修复完好的古邳城,又将成为一座空城,心里顿时生出一股愧欠,但仔细想来,这也是当下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在不大的古邳城内走了一圈,太阳的晨辉开始渐渐映照着整个古邳城熠熠生辉,皋陶回到了自己的大殿,却看到几个传令的斥候早已在殿门外等候了。几个斥候见皋陶回到殿内,纷纷单膝跪地向这位新首领致敬,而皋陶也躬身致以回敬。
大殿上,皋陶正坐其间。几个传令的斥候逐一进殿向皋陶呈上手中的文木,并亲身汇报需要传达的事项[,为避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