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八章:卓巴归心 二(3/4)
。后来。太祖皇帝觉得此举有悖“先王致谨氏族之道”。才又下令“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名”。太祖皇帝还禁止蒙古、色目人在本民族内部自相嫁娶,《大明定:“凡蒙古、色目人。听与汉人为婚姻,务要两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其汉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卓老学识渊博,相信这些比朕还清楚吧,而你们苗人内部更是有苗汉不通婚的习俗,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即使苗人坐了江山,几百年后还是会别的民族取代,或许是汉族又或许的别的民族,就这么周而复始,卓老认为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想要看到的吗?”
朱影龙说完之后,就这么对视着卓巴,其实这些考虑也并不成熟,只不过他想到的就先说了出来,对于卓巴,也只能算是点拨一下,真正理解只能靠他自己,其实有汉以来,不管谁做皇帝,对少数民族都采取地是怀柔羁政策,表面上是为了和睦共处,实际上一方歧视。另一方先是自我保护,等发觉生存不下去,就会反抗,这个结果就是每隔几百年中原大地就需要乱一次,然后来一次巨大的权力洗牌,当然这种周而复始的轮回也大大的增强了民族的融合还有对外来势力的抗击的韧性,也造就了灿烂的军事文明,就连后世的史学家也说不清楚这究竟是好还是坏,至少朱影龙认为他的好处应该到了尽头,而坏处逐渐凸显了,应该结束这周而复始地轮回了。
朱影龙的话虽然不算是指路的明灯,但倒是让卓巴看到一条根本看不清的道路,他不知道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还有,朱影龙地话中似乎还有一丝对自己祖宗的否定,有点让卓巴摸不着头脑了。似乎眼前这个年轻人比自己看的更高更远,这样荒谬但好像又是事实的情形居然出现在一个不到二十岁地年轻人身上,实在令人不可思议,不知不觉卓巴发现自己居然被人左右自己的思考了,这令他感到一个后怕,同时有多了一丝期待,他知道身为一国之君没那么多时间跟一个阶下之囚闲扯,决定自己命运就在此刻。
其实朱影龙是仗着后世的一点认识加上自己地思考,已经三百年拼凑出来地一点精华,才能出现这样地效果。
“朱公子既然知道这些,为何还要令苗、汉自相残杀呢?”卓巴问了一个很‘昏’的问题。
“卓老,朝廷大军进军湖广平叛,朕还特地下旨,让左良玉绕道湘西,这其实是你们先挑起来地,吴黑苗此人野心极大,性格乖张,实非明主,苗人跟这他造反,只有死路一条。”朱影龙哈哈一笑道。
卓巴老脸微微一红,战争是他们一方先挑起来的,他那个时候还是投的赞成一票的。
“朱公子准备如何处置我们湘西苗疆内的苗人?”卓巴问道。
“难道黄宗羲没有对卓老提起过吗?”朱影龙很是诧异,他以为洪承畴、黄宗羲他们应该会跟卓巴提起过那个民族政策的。
“卓巴是钦命要犯,寻常人连见一面都不可能,朱公子说的那个应该是那个年轻的苗务大臣吧,我只见过他一面,后来就没有再见过他。”对于黄宗羲,卓巴的记忆到还瞒深刻的,他似乎能从黄宗羲的身上看到有朱影龙的影子存在。
“原来是这样,朕明白了。”朱影龙恍然大悟道,“黄宗羲临去湘西前,朕给了他三道民族政策,当时时间仓促没有细定,第一,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大明的百姓。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包括教育、科举等等。第三,各民族都必须履行朝廷规定相应的赋税和兵役。”
“朱公子说的可都是真的?”卓巴知道吴黑苗必败无疑,但这样以来苗疆的百姓又将不知道要受多少苦,他的内心也是相当关心的。
“自古道,君无戏言,卓老难道不相信朕吗?”朱影龙知道卓巴心中的那道防线有些松动了,虽然他们刚才谈论的东西都是虚无缥缈,但这三道民族政策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正要落实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势不可挡,再现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并非空中楼阁。
“朱公子若能真心实意的推行这三道政策,卓巴愿意给你三叩首,并且永远不再回苗疆。”卓巴说的很是决然道。
“叩首就不必了,永远不会苗疆,岂不是让你落叶不能归根,朕岂不是很残忍,这样的事情朕做出来,不过朕身边倒是缺少一个国策顾问,不知道卓老有没有兴趣屈就?”朱影龙抛出橄榄枝道。
“国策顾问?”卓巴显然没能明白这个新名词的意思,而朱影龙表现出来的气度远不是吴黑苗能比拟的,可惜怎么没有让他早一点遇到对方。其实卓巴已经悄悄的在心里认同朱影龙了。
组建智囊团的想法,朱影龙早就有了,一个人的智力总有限,孙承宗他们又有职务在身,忙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帮他出主意,而最近他又感觉到自己脑力不够用,如果有那么一群智慧超群的国策顾问随时可以询问,岂不省去了许多烦恼,还能帮忙找出自己不足之处,卓巴就是他招揽国策顾问的第一人。
“就是朕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卓老你这样的智者询问怎么解决。”朱影龙通俗的解释了一下。
“不就是军师吗?”
“是军师,但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朱影龙点头道,“而且无官无品,不过每个月朕会从体己银子中给你发生活津贴,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