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崇祯故事》

武林小说网(50ks.cc)

首页 >> 崇祯故事 () >> 第15章 盘库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0ks.cc/155282/

第15章 盘库(2/2)

运至马尼拉。大量日本白银被澳门人带到了广州,而更多的白银则从印度的果阿经马六甲海峡流入澳门。但不久后白银流入就再次被严重阻断。1634年后,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限制船只从阿卡普尔科出口,强令斩断对中国贸易;1639年冬,二万五千名中国商人在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人的屠杀;1640年,日本断绝了与澳门的所有贸易往来;1641年,马六甲落入荷兰人手中,果阿与澳门的联系也被切断。至此,明朝的白银进口量骤然跌落。因为缺乏白银。江南的工商业遭到重创,整个国家发生硬通货紧缩,粮食的价格在两三年间价格下滑70——这是以白银计价,以铜钱计价则上涨了10倍。全面爆发的货币危机最终造成全国经济崩溃。

“将军——”范同舟看到杨铭拿着银锭若有所思,久久沉默不语,不知怎么回事,赶紧提醒了一声。

“哦。不是说库房里还有一颗总兵大印吗?咱们看看。”

杨铭回过神来,想到豪格列的单子里有“缴获明总兵大印一颗”,就随口问了问。

何如水点点头,从库房角落里搬出一只木箱,放在杨铭面前的架子上打开。

箱子内面垫着厚布,几个布包裹摆在箱子的中间和角落里。何如水拿出其中一个布包裹递给杨铭。

打开包裹,里面是一枚四方的银质印章。印面边长约三寸,扁扁的像一个加大加厚的cpu。印背是一只老虎形状的扭,称为伏虎钮,是用来握持盖印的。杨铭把印面翻过来,只见上面柳叶篆刻着的阳文“平辽将军”四个字。

一声长叹,杨铭把大印放回箱子里,默然无语。

这颗“平辽将军”印是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的。崇祯元年(1628年)九月,赵率教挂平辽将军的大印,率军驻山海关。此次后金兵入犯至遵化城下时,袁崇焕急令赵率教带领四千兵马驰往救援。赵率教所部急行军三昼夜,十一月四日到达遵化城外。此时,后金军已在此以逸待劳了三天。贝勒阿济格等所部满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伏击赵率教,赵率教中箭坠马,力战而亡,全军覆没。

后金军是怎么事先得知赵率教的行军时间和路线,从而设伏歼敌的,到二十一世纪的现在都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袁崇焕出卖了赵率教,也有人认为只是巧合。

那老吏何如水也叹了口气,将箱子里的其他布包裹也打开让杨铭检阅。里面都是一些珠宝首饰、如意、象牙、玳瑁、沉香之类的珍玩。这些东西虽然值钱,但一时也难以脱手变现。杨铭对这类物品向来不怎么感兴趣,只是对照着清册随便看了看。待看到一枚田黄石的印章时,杨铭不觉心中一动。

田黄石是产于福州寿山的石头,因呈黄色而得名。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被视为“印石之王”。所谓“黄金易得,田黄难求”。明清两代田黄石盛名于世,身价倍增,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无不以一方上品田黄为珍。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逃离紫禁城时,就在棉衣里缝藏了一枚田黄石三连印章。

杨铭看到的田黄石是一枚闲章,石质还算不错,也不知是后金兵从哪个文人家里掠来的。让杨铭心动的并非是田黄石有多么昂贵,而只是这枚闲章上篆刻的几个字而已。

“这枚章我拿了,其他的收起来吧。”杨铭对何如水说。

何如水点点头。这个时代田黄石还没有后世那样珍贵,布包裹里比这枚田黄石值钱的东西多了,杨铭为什么只取这个,何如水也有点不理解。

出来到外面的押房,何如水取出帐簿,工整小楷写下“十二月廿二日取田黄一枚,财库乙字三二七箱中物,交迄”,让杨铭画押。

杨铭中学时上过书法班,这毛笔字倒也写得。拈起笔,行楷签上名字,办完手续。

何如水取出一沓公文纸,说:“将军今后有何调拨,文书掷来即可。”又取出印信簿,“请将军预留信印。”

杨铭接过厚厚的一沓公文纸,纸面长约二尺,宽约一尺六寸,印有底纹,隐隐有一股花椒的辛香味。这是纸张制作的时候用花椒水浸泡过,其目的是为了防虫蛀。

明代对公文用纸的规定很严格。洪武十年明太祖朱元璋颁下了《天下诸司文移纸式》,严格规定不同衙门等级和文种使用不同规格的公文纸,并严令“不如式者,罪之”。这一方面是为了体现等级的森严,另一方面也使公文规格统一,整齐、美观,便于各式衙门文书的立卷,为档案管理提供便利。

“信印?”杨铭想了想,从口袋里取出刚才拿的田黄印章。

“用这个……?”何如水觉得自己总算弄明白刚才杨铭为何要拿这枚田黄了。

“嗯。就这个。”杨铭淡淡的说。

虽然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何如水也不想多跟杨铭纠缠。拿起田黄印,蘸上印泥,在印信簿上按下。

“风清月莹”,四个端庄绢秀的阳文篆字落在印信簿上。

(本章完)


状态提示: 第15章 盘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