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十八章:应对(2/3)
情绪有时候真的难以琢磨。元熙匆忙跟上,不知是不是她错觉,总觉得云瑾不开心,“太后,您生气了?”
“哀家有什么好气的,莫名其妙。”云瑾虽然语气淡然,可这句话本身听着就像负气,元熙一定是最近想太多了,才会产生这个错觉。
太后,怎么可能会生气呢?何况好像没什么可气的?元熙一时也没有想明白。
次日,朝堂之上,秦煜在云瑾授意下,颁布第一道圣旨,第一批粮食先行运往商州。只是五千担粮食仅仅是冰山一角,现在尚未入冬,整个冬季要养着一个商州的人,实在是需要一笔巨大数额。
商州本是粮产地,蝗灾之后多少人没有了收入来源,不仅是粮食,钱银也成了朝廷忧心之事。
朝堂上,秦煜端坐龙椅,云瑾凤椅在侧,倾听百官之言。
“太后,臣等觉得赈灾刻不容缓,否则引起百姓恐慌,当以为我冀都国库空虚,强国正盛,统一时间尚短,绝不能让这样的流言蔓延开来。”说话的是崔尚书,如今是辅政司独大的一品大员,自姬大学士辞官后,辅政司的风气渐渐倒戈。
“臣倒觉得赈灾本就一朝一夕之事,朝廷不管是拨款还是放粮,都按序执行,并且派可靠之人押粮,先女皇在位时的旱灾,我等都历历在目,贪官和朝臣,当地和冀都,沆瀣一气,如今务必要小心为上,钱粮必须发放至灾民手中。”齐暄乃钦天司之官,官居二品,为人正义凛然,刚正不阿,从前朝开始便深得先女皇赏识。
“齐司长所言甚是,只是那些商人相互推诿,不愿捐银,还请太后尽快定夺,纳兰家是何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户部刘司长也附议。
“臣也觉得不如宣召纳兰清进宫,皇商当以国家为重,而非利益当先。”军机大臣韦大人也上奏,这四人均是辅政司里面的大臣,虽官位不同,对朝堂的风向却有着绝对影响力。
四人谏言之后,其他官员纷纷附议,“请皇上,太后定夺。”
秦煜眉头微锁,走了姬秋辰,辅政司依然这般嚣张,其他官员都是见风使舵,辅政司一谏言,无人敢有异议。虽然他们所言非虚,但也是逼着他下决策,言下之意还在于,若再不安抚民心,他这个皇帝便要引起非议了。
“众卿之言,朕自有定夺。”秦煜心里没底,可不能在朝堂上输了他君王的气势,他不自觉地看向云瑾,只见她泰安自若,面不改色,“第一批粮食已在押运途中,第二批官银和粮食将同时发出,就在三天后,户部清点国库粮草,给哀家一个明确之数。”
“臣遵旨。”
“退朝!”
下朝后,秦煜先行回了承阳宫,云瑾让他自己去想,如何平衡百姓的怨气,这一次赈灾不同往常那般及时,必须要安抚人心。她自己却脚步匆匆回到了云栖宫,国库尚有多少银两,多少粮食她心中了然,军粮是万万不能动,募集所有商人捐款也要时间,为了安抚民心,赈灾迫在眉睫,难道真的只能靠纳兰家了吗?
堂堂一个强国,竟被一个蝗灾逼到如此境地,云瑾觉得真是讽刺。
“阑清呢?哀家派她传信怎么不见人影?”云瑾四处不见纳兰清踪影,不知她是否已传信出去。
“奴婢见阑大人出宫了,该是去纳兰商会了。”元熙将茶奉上,难得见云瑾如此焦虑,看来朝堂之事真的已经让她焦头烂额了。
“何时出去的?”
“卯时便走了,还很匆忙呢,想必急于给太后分担朝事。”
“嗯,只是不知纳兰清身在何处?”云瑾撑着额头,茶饭不思。
“纳兰家主已至冀都。”纳兰清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不知是她与生俱来的自信,还是她足智多谋,云瑾还未听她禀报,见她神情便能放下心来,仿佛事情交给她,便一定能够办妥。
“你说纳兰清在冀都?”
“正是,纳兰家主信件在此,邀太后宫外一叙。”纳兰清说罢将准备好的信笺递上。
元熙诧异地望着纳兰清,这家主莫非真的有□□术不成?太后邀请见面,她就真的答应见面?推诿不是更安全吗?家主真的不怕身份穿帮。
云瑾迅速打开,确实是纳兰清的笔迹,她一眼能够认出,恐怕天下无几人能够模仿纳兰清的笔迹,一笔一画皆大气,简短几言,便说清意。
她声称自己不喜欢宫中繁文缛节,想邀请云瑾亲走一趟纳兰商会,详谈赈灾之事。
“纳兰清这是测试哀家的诚意吗?”
“这样岂不正合太后之意?此事不宜张扬,未有结果前,若被人知道去,不知又会掀起什么流言蜚语,不若太后亲自走一趟,最为稳妥。”纳兰清努力说服她,只要不进宫,她便有时间以家主身份安排所有事,并且游刃有余。
“也未尝不可,阑清你准备一下,跟哀家一起去。”云瑾随口一说,倒惊得元熙一身冷汗,天下最窘迫之事莫过于现在了,这可如何是好?
可她见纳兰清还是不慌不忙,淡定自若。
“太后,此事微臣不便陪您同去,臣斗胆猜想纳兰家主性子不羁,恐怕不会愿意见多余之人,臣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人。况且臣要去户部核算,此次灾情需要的粮食与钱银数量,这样太后才能与纳兰家主更好地商谈。”
“也好,元熙,安排出宫。”
这只是纳兰清的推辞,如今太后一心在赈灾上面自然不会发现她所言其实有漏洞,只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