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阅兵玄武(1/2)
只见人如潮水簇拥当中,陈宣帝身穿金甲金盔,明光闪闪,如鹤立鸡群一般,格外显眼。除了这身派头,那两米一四的魁梧身材,也是世所罕见的。
“真高啊。”原来我们家最高的人就是皇帝呀,陈季弘这下折服了。
杜白、皮灵欢、张心蓝都羡慕异常,不愧是皇帝,那么多侍卫保护着,那么多王公大臣簇拥着,太威风,太有气势了。
陈宣帝率领文武百官登上大壮观阁,凭栏俯眺长江天际。江风吹拂,披风飘扬,他意气风发,示意大阅兵开始。
司仪官发号施令,彩炮冲天齐发,管乐齐奏,锣鼓喧天。
于此同时,水军都督陈景率五百艘金翅楼船聚集于玄武湖,都督任忠率十万步骑于玄武湖上列阵。旌旗蔽日,蔚为壮观。
玄武湖列阵结束,十万步骑沿鸡鸣埭向蒋山脚下进发,再北向大壮观山巡回;五百楼船浩浩荡荡,沿湖面向长江驶去,出瓜步口,横江操练。
陈宣帝于战马嘶鸣鼓乐声声中下楼,带大臣随大军流动,后在乐游苑与群臣设丝竹宴饮。
等到大军巡回玄武湖,五百楼船整队返航,陈宣帝再登大壮观阁,集合众军,重振军容。
这场威武雄壮的大阅兵,可以说是玄武湖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了。陈畅观赏完整个大阅兵全过程,有感而发,当时就念了几句诗:“五百楼船十万兵,登高阅武阵云生。定知战舰横瓜步,应有军牙押石城。湖上秋空丝竹会,江头潮涌鼙鼓声。如何石子冈前路,翻遗蛮奴马首迎。”
早已回到陈畅身边坐下一起看阅兵的陈季弘听到了,又惊又喜:“父亲大人作诗啦?稀奇,稀奇!”
陈畅骗他说:“不是我作的,是刚才我听别人念的。”事实上这首诗是后来人写的,只是被陈畅这个穿越者引用到现场罢了。
阅兵大典结束,陈宣帝摆驾下山回宫,再次经过陈畅所在山道附近。好奇看不够的陈季弘、杜白一伙人又到山道旁围观。
只是这次与上次不同,大概是受大典气氛的影响,人群格外的沸腾、热烈。而宣帝身旁的侍卫们因为看惯了这种场面,一时放松了警惕,保护力度松懈了不少。
一个不注意,突然从人群中杀出一名刺客,几个翻腾,窜到宣帝身侧,连杀了好几个侍卫。周围的其他侍卫来不及反应,远处的武将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宣帝惊慌失措,人群也因此慌乱溃散。陈季弘恰好在旁,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山道与刺客搏斗。
那刺客头戴面具,只露两眼,手持长剑,武功了得。
陈季弘没有兵器,赤手空拳,一下进攻,一下闪避,搅得刺客无法专心对宣帝痛下杀手。
杜白和皮灵欢反应虽然比陈季弘慢了一拍,这时候见他与刺客搏斗,也赶紧上去帮忙。
刺客没能在一开始给宣帝致命一击,后被陈季弘拖延,此时面对三人夹攻,更加腾不出手来对付陈宣帝。
这个时候侍卫们都结队跑过来,将几人团团围住,陈宣帝趁四人搏斗之际成功脱身,也暂时安全了。
那刺客武功虽好,却不敌三人联手,不久便被三人合力拿下,押到宣帝面前受审。
陈宣帝将刺客带到附近陈畅所在的观赏点审问。皇帝入座,原本坐着的其他人都站起来避让,顺便围观。陈畅也挤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
当侍卫揭开刺客面具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了,有的还惊讶的叫出声。这个刺客的容貌,实在是太好看了。不知道是该用美,还是用帅来形容,还是觉得这些词都不足以描述他的容颜。那是一张倾国倾城,沉鱼落雁的脸。
陈宣帝惊愕了,只是他的惊愕与旁人的稍有不同,他惊愕这张脸的似曾相识。这种熟悉的感觉,十几年前他日思夜想,为那人茶饭不思,顿时一股怀旧感席卷心头。
已经过了五十岁的陈宣帝,近年来越发感觉到岁月的流逝。当昔日的好友以及股肱之臣相继离开他的时候,心里总会一阵阵的感到孤寂。
在场与陈宣帝有同样惊愕表情的还有好几个,他们大多是武帝、文帝时代的老臣、老人,包括陈小妹,当刺客面具一被摘下的时刻,她就叫出来了。
虽然这个刺客看起来也就十六岁上下,年轻的很。但这张脸,绝不会错的,见过的人都不会忘。他是那个人的孩子,陈小妹以及一班资历深厚的老臣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只有那些新人和小一辈的,还傻愣愣的搞不清状况。
陈宣帝问刺客,虽然这个刺客他也是第一次见:“朕明明已经赦免了你们全家,你为何还要行刺朕?”
那刺客气愤不平的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哪是一句赦免就能糊弄过去的?”
陈宣帝问:“是你爷爷叫你来的?”
刺客辩解道:“不是。我爷爷贪生怕死不敢报仇,叫我不要来。是我自己偏要来杀你。”
陈宣帝摸摸胡子,说道:“孩子,你父亲的事不怪朕,只怪他自己。朕当年已经给过他机会了,可他硬是不要,朕也无可奈何。”
“我不管这些。我只知道替我父亲报仇。”少年刺客意志坚定,完全不听劝告。
陈宣帝叹了口气:“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也怪朕当年过于仁慈了。”他示意卫兵暂且将少年刺客押入天牢,等候发落。
待卫兵带走少年刺客以后,一些大臣进言说,此人不可留,应当早早除之,以绝后患。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