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实例:高中数学初中数学:2个月从不懂到近满分(1/5)
实例:高中数学初中数学:2个月从不懂到近满分
文/剑之晶
引子
高中数学这么难,2个月都能从不懂到近满分。那么只要你愿意努力,你也可以。如果你是初中生或小学生,那只会更容易。
注:如果小学低年级相当于每天学1页知识,小学高年级就是每天学2页知识,中学每天学4页,而高中则突然变成每天学16页。任务不是成倍增长,而是翻了4倍,所以有许多学生不适应这种快节奏。
正文
文/剑之晶
高中数学曾是我的梦魇。
开学没两天,还不熟悉的邻桌同学们就并肩给我下了论断:以后你的数学会很差。老师的论断则婉转的多:以后你的数学会很吃力。
高中数学题经常会让人有两种感觉:一种,这也能证明?另一种,这也用证明?
古人诚不欺我。可怜的我,上课第五分钟起就卖起了萌,也直到那时才相信这世上真地有天书。
好不容易装模作样到了下课,忙找几个刚认识的同学聊聊学后感,希望能有个把两个和我一样晕头转向的人。
不料这些各个中学考上来的学霸都不约而同地一脸鄙夷,意思很分明:“这么简单,你都不懂?”
好在大家初识不久,他们不知我水深水浅不敢过分放肆,就半不耐烦半带炫耀地给我讲解了。无奈,仍是天书神秘,凡人不可领悟。
我在把周边同学烦得都想和我武力pk的情况下,只能去求教老师。老师更是一脸诧异:“这可是最基本的概念啊?”谁说不是呢,若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来秀智商下限?
那段时间我最常问的还不是数学怎么学,而是“有机会上中专,你去不去?”
同学们的回答惊人的一致:“去啊,当然去啊,不去是傻子啊!”我听了心里更加苦涩。
晚上在宿舍,我按正常习惯做几百个俯卧撑,拉着上下床再来百十个引体向上,最后在同学们的目瞪口呆中耍几个一字码。
对面的兄弟一脸艳羡地说:“你学习这么没天赋,怎么不霸们用词都不一样,还没天赋。
三年以后,这位同学如愿以偿去考体育了,也如我所料的,复读两年都没有考上。他文科太烂,体育更烂。
但出乎我意料的,他卖了两年咸鱼后,做了张假文凭去鲁南教高中了,而且不久就混成了教研组长,最后竟然成了副校长。无他,理科棒棒的,高中某次物理竞赛他还多过我一分。
此人也是传奇人物,后来嫌教书赚钱少,去开重卡,被爆胎把一只手炸得支零破碎。幸亏医生耐心,给他缝全了,也万幸他没把脑袋伸进去,否则缝上了估计用处也不大了。于是,他不想教书育人也不行了。
初中前两年半,我相当于只把肉身寄存在教室。中考前几个月,我的元神归位了,豁出,没想到竟然上演了大众都喜闻霸,考上了那时每个初三生都梦寐以求的中专。
现在的学生,一般不理解当时中专炙手可热到什么程度。考不上大学,或者考不上好大学,大不了复读个两三年,要么梦想照进现实,要么走进现实去工作。前者的前者有马云,前者的后者有俞敏洪。
而且相对冲刺中专而言,高考复读这种情况算不上凤毛麟角,也是世所罕至。不是说高考难,而是人生苦短,上大学太耽误时间。就算你考上了大学,读中专的都快毕业了。等你快毕业了,读中专的都当了领导了。
初一时,本班有70多个学生,初二只有34个,那一半多的人都识时务为俊杰,早早退学农田里做弄潮儿去了。余下的人中,几个是无地阶级的城里人,还有个把像我这样识时务到农田没两天又识时务地逃回学校的,别的大多数都是野心勃勃准备冲刺中专,以后出来想做领导的。
而那一大半野心勃勃的人,其实刚进初一我就就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了。那是不可思议的成熟,除了成绩上遥遥领先,在海拔和体重上也是高高在上。
当时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初三才偶然得知他们已至少把初中上了一个遍。什么叫上了一个遍,就是读完初三,回到初一再从头读到初三。什么叫至少?因为有的人读了两遍。
到了初三,本班人数再次超过70,这多出来的人,就是立足初三复读的。人员构成有本校留级的,也有他校转来的。
课间常听他们聊:哇,你去年中考时和我一个考场啊。不对,岂止去年,前年我就发现你了。你要是和我合作一把,互相帮助一下,没准我们现在都中专了。就是,就是,今年一个中学了,以后一定要互帮互助。
如果高考之路是独木桥的话,那么中专之途就是走钢丝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竟然逆袭上了中专(具体情况,前文中《初三英语》已述),而且我居然还听信班主任说我年纪小,以后上大学更好的话,放弃了上中专。
刚放弃上中专那会,我虽然没有亲耳听到,但明显脑补地到:这小子,读书读傻了,连中专都不上。看他那熊样,以后有他后悔那一天。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好吧,我已然后悔了,上了高中数学课,我就后悔了。我当时是哪根筋搭错了,怎么会来上高中呢?现在高中同学也说不去上中专是傻子,我真是傻到家了。
有时候,我是个感情很丰富的人,看着手撕鬼子,裤裆里藏手榴弹都被感动的死去活来,偏偏在那段时间欲哭无泪。
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