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灵变 第67章 评说儒、道、墨三家思想(1/4)
第三篇 灵变
第67章 评说儒、道、墨三家思想
那由施妹姜转化而来的慈云,此时在大慈悲寺的山门处,在众人的唱佛声中,感知到了那由古耕托化而为姬孩,又由姬孩托化而成墨翟的少年的哭泣,不觉就心中一恸,眼鼻一酸,两行清泪便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直流到了腮边。
一旁的慈宁也感觉到了那水下的异动,但是却不知道那下面是什么,此时又见大师姐默然落泪,心中好不惊诧,于是就悄然走到慈云的面前,盘膝打坐后,轻声问道:“师姐,你怎么了?”
慈云闭目屏息,抬双手轻轻拂拭了一下自己的面颊,睁眼看了一下慈宁,然后将目光投向月色里远处黑魆魆的一片山野,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我前世的冤孽来了。”
一句话,慈宁就明白了,那是二师姐和三师姐她们三人在伏牛山中劫掠过的那个商周时代的传奇少年,如今可真是冤家路窄,这人现在解除了师傅百衲衣的束缚,已经是个无拘无束神通广大的神祇了,这次找上门来,真不知是福是祸。
正当慈宁兀自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听慈云语气已经平静地说道:“那水下来的是三个哲人和一个妖孽。”
慈宁接话道:“哲人和妖孽怎么会混在一起?”
慈云道:“没有了哲人向善思想的教化,人就会变成妖孽;接受了向善哲思的教化,妖孽也会转化为良善。向善的哲思在修正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慈宁默默点头,若有所思。
慈云接着说道:“人类的自然科学在为人类的一切哲学思想寻找着佐证并提供着基础支持,而哲学的最终指向,就是人类社会的lún_lǐ主义存在原则。人们要弄明白自身及身外的一切事物,要探寻支配这一切之一切的根本原则,其目的也就是为了要确立自身在这大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
慈宁问道:“人类为什么要探寻这些?认清自然和自我,对于人类来说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慈云说道:“这不是单单人类要这么做,这是大自然的定律。是意识的本能,是物质自然存在的本性。任何物质都对自身及身外有着一个确认,无论是生命,还是非生命。面对自然。生命和非生命的存在及自我确认,都是毫无区别的,因为,任何一个物质的实体,其实都是不存在的。大自然用时间来演变着这一切的一切,有便是无,无便是有,现存的实物,往昔无有,将来也要无有,就譬如我曾经认识那个水下来的人,其实是根本就从来也没有和他相见过。”
慈宁说道:“师姐,这不是我佛家教义么。”
慈云说道:“非也,佛法不是宗教。可说者即非如来,佛法如渡筏,济渡登岸之后自当舍法。宗教也只是人类哲学思想的一部分,标榜lún_lǐ主义便是人间宗教的根本特色。人世间所谓正教都是在极力维护着社会的lún_lǐ规矩的,而那些不顾及人类社会lún_lǐ主义存在原则的都只是些邪门歪道。哲学作为人类的明智之学,其lún_lǐ主义原则的指向,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在人类的身边就站立着一个向善的天使和一个向恶的妖孽,所以,哲人和妖孽在一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如来智慧就譬如是人间的金刚利器。可以穿透一切事物,参悟者自然福德无量。”
慈宁若有所悟,默默点头,沉吟不语。
慈云继续说道:“那孔老夫子虽自幼贫贱。却是个天生心高气傲的人。他自命不凡,年轻时以士人自诩,博学勤思,立志要经天纬地整顿乾坤,他的人生志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有着泛爱原则的大家庭一样的人类社会。家庭嘛。顾名思义,那就是要有父母祖宗儿女子孙之类的角色。他口口声声说要恢复周礼,其实他也没见过西周时期的真正社会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理想中的周礼,其实也只是他思想中的一个海市蜃楼。这未免是有些太书生意气了。
如果孔夫子当年能够大志得酬执掌乾坤的话,那他就会是一个标准的法家创始人。中国人的学问中,儒法一体,自古皆然。孔子之学,只是中国后世儒家学说的一面招牌,是高高挂起来让人看着做楷模的,其实治天下,还是另有一套手段的。孔夫子当年为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而杀人,那也是毫不手软的。当年,在鲁国和孔子一样是靠做学问谋生的‘鲁之闻人’少正卯,在民间讲学也是颇有影响,其学术讲座活动曾导致孔子的学堂为之‘三盈三虚’,孔子在做了鲁国司寇才七天的时候,就下令诛杀了少正卯,权力在手,文斗自然也就演变成了武斗。如此一来,也就等于是在宣称,所谓儒家政治,其实也就是杀人和骗人的一种把戏而已。当然,后世儒生们却是不这样说的,先是说祖师爷杀少正卯杀得好,后来就干脆说那只是个传说,不一定是真有其事的。儒家文人说,所谓‘政’者,所以正文也,以正视听也。总之,政治就是叫人听话的手段,不管当权为政者是运用什么手段,只要百姓听话了,那也就算是他们政治的胜利了。
孔子只是一个被后世皇权给神话了的人,在孔子身后,在历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好像中国人在孔子之前就没有什么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可言了似的。汉唐之后,中国的读书人就更是只知孔子不知其他了,好像整个中国的学问就只有那孔子学派的一家之言似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