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千里疆域(1/2)
这个时候,付麟又抬头看了看天,因为他们下寨的时候天色就不早了,文六来的时候,就是傍晚了,等付麟他们带着大军来到函谷关下,这就已经是天色大黑了。
所以,付麟看了看今天明亮的月光,之后又说道:“乾坤,馨儿?”
“主公,末将在!”“主公!”馨儿和赵宇同时应道,由于是公众场合,所以,馨儿也是叫付麟为主公。
“馨儿,乾坤,你们两个人率领五千西羌兵,就在这里驻军,如果我们前军有事,你们就来救援。”付麟说道。
“主公……”“夫君……”两个人还想要说什么。
就听付麟说道:“不要感情用事,你们是关键,如果我们能够顺利收服函谷关你们是首功,如果敌人有诈你们救援我们,还是首功。”
“诺!”“是!”赵宇和馨儿这才点头应诺。
挞挞挞挞!
片刻之后,付麟又下令大军前进,没用多少时间付麟他们就听见了,从大军的前方传来了斥候的马蹄声。
还没等典韦请示呢,付麟就说道:“山君,让斥候过来。”
“诺!”典韦应声后,就传达了付麟的命令。
紧接着,付麟等人就看见从前方来了一名斥候,他来到付麟的近前,翻身下马行礼后说道:“启禀主公,函谷关已经城门大开,并且三千兵马都已经全部出城。函谷关的守将请主公接收函谷关。”
“好,再探。”付麟说道。
“诺!”斥候应声道,就上马离开了。
“山君传令,大军前进,先收编敌军,再接收函谷关。”付麟说道。
“诺!”典韦说道。
就这样,付麟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最后,石勇和张虎带着大军过去收编敌军去了,而典韦则带着一千亲卫寸步不离的保护着付麟,付麟看着尽忠职守的典韦,他也是打心底里面高兴。
函谷关下,付麟等大军彻底接收了函谷关后,他才带着典韦和亲卫走了过来,这个时候,付麟就看见,函谷关下,有着十几名军中的将校,他们围绕在一名校尉的身边。
付麟刚刚走了过来,就见一名年纪在四十岁上下,留着几缕山羊胡的武将,此人身高七尺左右,精瘦精瘦的,一看就是特别精明能干的,而在他的身边有一个家将模样的人,此人正是文六。
“小人文开见过驸马爷。”这个时候,这个四十岁的校尉走到付麟的近前行礼后说道。
“原来是文校尉,快快免礼,快快免礼。”付麟说着就把文开给扶了起来。
“多谢驸马爷!”文开也是客气的说道。
“我等见过驸马爷!”这个时候,站在文开身后的文六等一众人,都是向着付麟见礼道。
“都免礼吧!”付麟说道。
“驸马爷请进关!”这个时候文开才说道,因为他也知道,现在是请付麟进关的时候,要是刚才请也没用。
弄不好,还会让付麟误会,付麟对着文开很满意,于是付麟也是给足了他的面子,只见付麟拉着文开的手,就当前向关里走去。
付麟无疑是这里面身份最高的人,所以,文开在付麟的身边,也是受尽了荣誉和恭敬,他非常满意,他在夏侯杰的身边就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哪怕是那么一丁点的礼遇都没有。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后世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汉关位于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位于洛阳新安县,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是华夏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内外。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金?辛愿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队。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战国时魏占函谷关而锁秦,秦占函谷关而出山东。六国合纵攻秦也全是以函谷关为战场。
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唐"安史之乱"中,官兵与叛军在关前进行了著名的桃林之战。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