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秦王的杀身之祸(2/3)
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反而要借着韩励的死和东宫火并。”“毕竟,对于皇子和臣子的身份来说,皇帝实在是太棘手了,谁也不愿意招惹。”
有很多事,梁俊也曾经想过,但是并不是很透彻。
今天自己三个智囊这么一分析,整个局势一目了然。
有谋士当真是好啊,尤其是这样顶级谋士,什么事都能给自己分析的无比透彻。
“那依着少师的意思,为何要对秦王...”
梁俊始终还是顾忌到李秀宁的心情,并没有把自己的话说完。
姚广孝明白梁俊的意思,他冷冷一笑,沉声道:“殿下,若你是皇帝,你是希望长安大乱之后,借此机会去幽州。还是先去幽州,然后导致了天下大乱?”
额...这一点梁俊倒是没有想过。
毕竟梁俊的思维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现代人的思维。
而且他并没有经历过国家层面的斗争,因此在一点上,考虑的不是很周全。
之前军机处的人认为梁俊不懂官场规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两种有什么区别么?”
梁俊并没有因为自己不知道而感到羞耻,反而一副求知欲很强的表情看着姚广孝。
姚广孝重重的点了点头,略有些严肃的道:“有,而且区别很大。”
“如果是长安大乱之后,皇帝借此机会去幽州,炎朝虽然d不断,但天下百姓还是人心向炎。很多人也都认为,如今天下成这个样子,乃是因为朝廷之中有奸贼蒙蔽了皇帝的圣听。”
在一点梁俊是十分认同的,在雍州的时候梁俊就切实的感受到这种认知的可怕。
雍州已经成了那个样子,不少百姓和读书人还认为这一切的祸根都在常玉的身上。
当朝皇帝是圣明的,只不过是被常玉欺骗了,不知道雍州的真实情况,除掉了常玉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甚至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这个概念是对的。
毕竟在他们眼里,一切都像他们想的那样发展。
常玉被自己这个太子所杀,而自己到了雍州之后,雍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起码他们现在过的日子要比常玉当刺史的时候好上百倍。
虽然布思衙门一直在宣传,这一切的功劳都是太子的,和皇帝没有关系。
但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在他们眼里自己这个太子是皇帝的儿子,是皇帝英明的表现。
皇权至上的想法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就算梁俊做再多的努力,一时半会也是扭转不过来的。
“先生说的没错,炎朝虽然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但是在长安城外的人心中还是向着皇帝的。”
梁俊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对于这种事他也很无奈。
姚广孝道:“所以说,如果长安大乱之后,皇帝去幽州避难则名正言顺。天下百姓心中只会把扰乱江山社稷,让大炎陷入战火之中的罪责按在东宫和军机处头上。”
梁俊冷冷一笑,道:“若是诸葛夕再派人散步谣言,说北山蛮又突破长城的趋势,皇帝去幽州乃是为了天下百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到时候皇帝就算不在长安,却比在长安还要有优势。”
“没错,诸葛夕和皇帝即便再想离开长安,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动身。这也是为什么长安城内那么安静的原因,因为一旦因为程经这件事闹起来,处理不好,导致了长安大乱,皇帝也脱不了身。”
姚广孝慢条斯理的分析道:“程经已经被殿下定为奸臣,军机处也不会反对,皇帝到现在不仅没有任何的动静,连程经死了都不准礼部为他奏表定谥,显然也是和东宫还有军机处一般想法。那就是要把议罪银的罪名全都安在程经的头上。”
梁俊深以为然,点头道:“没错,姚少师分析的很对,一旦皇帝拿程经的死做文章,只要说一句对程经好的话,做一件挽回程经名声的事,势必会让天下百姓唾弃。”
“没错,无论如何,皇帝绝对不会提程经的事,也绝对不会因为自己要去幽州而让长安大乱。一旦这样,那么大义就不在皇帝那边,皇帝到了幽州,没有了大义,就算兵强马壮,也成不了气候。”
“嗯。”梁俊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姚广孝已经分析的很透彻了。
如果自己再不明白他为何要趁机除掉梁羽,那这个太子算是白当了。
“所以此时杀掉秦王,与军机处对峙,皇帝绝对不会坐收渔翁之利,反而会趁机离开长安。”
姚广孝无比自信的说道。
刘文静也在一旁补充道:“少师说的没错,如果此时除掉秦王,与军机处全面开战,皇帝不仅不会参与进来,反而会暗中帮助相对弱势的一方,以保证东宫和军机处谁也没办法在段时间内吃掉对方,这样长安的祸乱才能持久。皇帝撤离幽州也名正言顺。”
“皇帝趁着东宫和军机处全面开战,趁机将我们一网打尽不是更好么?何必要远遁幽州呢?”
自己两大谋士说的话梁俊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开口问道。
刘文静看了看姚广孝,示意他来说。
姚广孝也不推辞,微微一笑,道:“殿下,皇帝若是有这种雄心,也不会早就准备在幽州铺设后路。趁火打劫虽然一劳永逸,但是也有让他深陷其中被东宫和军机处联手消灭的危险,所以以皇帝的做事性格来看,他绝不是有这等雄才大略之人。”
这和尚果然是洞察人心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