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山越与连弩(1/1)
早上,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把唐姬吵醒。这是几天来唐姬睡得最香的一个夜晚,连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雷雨都没有把她吵醒。唐姬走进县衙花园,看着满地的落叶枯枝,大吃一惊:“咦,下雨了,我怎么不知道。”
跟在后面的陈到和几名亲兵都嘿嘿地笑了。
唐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全身舒畅。唐姬说:“怎么不早点叫醒我?”
“见娘娘太累了,故意让你多睡一回儿。”
“有什么急需处理的事没有?”
“有,张康年在大厅等候。”
“叫他来,陪我吃早饭吧。”
唐姬来到餐厅,张康年禀报说:“山越俘虏审讯完毕,大小头目大都战死,还有十余人作恶较多,已被砍头。剩余1302人,怎么处理。”
“剩下的都是些什么人?”
“有500多人是寨兵,其他的实际就是猎户,被秦狼裹挟下来打仗的。”
“寨兵直接编入你的部队,猎户俘虏先留下,我再思考一下怎么处置,你去给我叫十来个猎户俘虏来,我再和他们交谈交谈。”
“带到哪里?”
“就带到饭厅,我和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谈。”
唐姬叫卫兵加了一些饭菜、碗筷。一会儿猎户到了,唐姬和大家一边吃饭一边交谈……
唐瑁这些天在会稽简直可以说是精神抖擞,每天不停地听取下属部门汇报工作,组织人员到各县巡查,官员调整也拉开序幕,一是利用鄞县调整,动了部分官吏;二是让三个年老多病的县令提前回家休养,致使三个县令暂缺。这三个肥缺吊起了许多官吏和世家的胃口,到唐瑁处公关的人排成长龙。当然,官吏调整也搅动了官场环境,做形象、争政绩的人多了起来,郡府里许多部门到半夜还灯火通明,形成会稽郡多年来少有的奇观。
沈家庄所在的兰亭村已升为兰亭乡,山阴县把周围的几个村统一划归兰亭乡管理。王小七新官上任三把火,白天晚上都在乡里忙碌;廖秋菊对流民安置工作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干脆从郡府搬到沈家庄居住,每天指挥流民修路、建房;杜远虽然觉得让士兵干修桥、开荒的事是不务正业,偶尔发发牢骚,但有廖秋菊协调,杜远的1000士兵还是干得相当不错。
唐姬则和山越俘虏交谈热烈,后来干脆到俘虏营与猎户俘虏平等交流,让这些猎户俘虏十分感动。
傍晚,马异赶到鄞县,唐姬叫廖化、张康年、陈到、贺齐和新任县令陈胥议事,王康在盐场没有参加。
唐姬说:“今天和山越中的猎户俘虏进行了交谈,现在,我安排几个事。第一,这700多猎户俘虏单独组建一支部队,为连弩营,归贺齐麾下,可先扩到1000人,以后继续扩编。连弩兵是今后丛林作战、山地作战和守城守关的重要力量,希望贺齐高度重视。”
“诺!末将必将尽心竭力。”贺齐答应。
“第二,把斯从家族的土地拿出一部分来,安置山越士兵的家人,普通士兵每家分地3亩,什长以上每高一级多分1亩;其他山越有愿意下山的,分地2亩,当然,所有家庭由士兵帮助免费搭建简易住房。这事由陈县令和贺齐共同处置。”
“诺!”陈胥、贺齐齐声答应。
唐姬解释说:“山越住在深山密林,主要靠打猎为生,生活保障度低,加上是非观念淡薄,容易结伙打劫,铤而走险。但对这种人群,只靠镇压不行,只靠怀柔也不行,那么,恩威并济行不行呢?当然会比单纯的镇压或者怀柔要好一些,然而这也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汉人和平共处。所以,我们征用他们来当兵,再把他们的家庭迁移出来,通过和汉人居住在一起,慢慢改变他们。当然,这个过程也许比较漫长,但值得我们去做,至少可以改变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实现长久安定。今天我和这些山越俘虏交谈,发现他们大都能听懂汉话,许多人还能对话,说明相处没有太大障碍。而且我向他们保证,让他们有房子住、有田种、不受欺负,有这些条件,他们也愿意下山来。当然,除了当兵,还有许多其他安置办法,比如安排做工,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第三点。”
“深山密林有许多宝藏,我们可以利用起来。请马异听令。”
“诺!”
“在鄞县建一个军械作坊,利用这里的优质楠竹、斑竹和木材,重点生产连弩、弩箭和弓箭;再建一个木材作坊,可先生产安置流民用的木方、木板,同时还可以生产农具、运输车辆等;再到海边建一个造船作坊,先生产渔船、运输船,后边再生产战船。我先拨一亿大钱给你,希望你妥善安排,尽快建成。斯从在县城的商铺能卖则卖,不能卖的出租,收入给你支配。”
“诺,只是我不知道连弩怎么造。”
“我正在研究,到时候有山越工匠给你当师傅。”
“诺!”听到娘娘的宏伟规划,马异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去办理。
“关于城防问题,暂时不做大的投入,现在的鄞县城实在太小了,今后的鄞县会非常繁荣,城的面积要扩大,要按20万人口设计,现在的城墙只能作为以后大城的内城。贺齐的3000兵这样安排,现在的1000镇守鄞县,1000连弩兵驻守斯家庄,新招1000兵驻守海边,守卫盐场和造船作坊。”。
“诺!”这回轮到陈胥和贺齐心跳加速、热血沸腾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