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庄子逍遥游(1/2)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苏毅将所有的战诗战词战文都看了一个遍。
飞行类战诗战词战文一共有三种。
苏毅仔细对比了一下,他还是决定选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句战诗。
虽然另外两种都是完整的战诗,但就算都是完整的,威力也不比这一句战诗强大太多。
而且,如果未来某天,苏毅得到完整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战诗,到时候这首战诗立即就可以提升到进士级别。
至于第二首战诗战词战文,苏毅选择的乃是一首战词。
这首战词叫做《水龙吟·先来天与精神》。
内容如下:
先来天与精神,更因丽景添殊态。拖轻苒苒,才凝一段,还分五彩。毕竟非烟,有时为雨,惹情无奈。道无心,怎被歌声遏断,迟迟向、青天外。宜伴先生醉卧,得饶道、和山须买。也曾恼杀襄王,谁道依前不会。我欲乘风归去,翻怅恨、帝乡何在。念佳期未展,天长莫合,尽空相对。
这是一首淬炼精神力量的战词。
精神力量,也可以理解为意志。
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其实很多人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为了磨砺意志。
意志强大,念头通达,读书的时候,也更加容易理解先贤思想。
意志强大,浩然正气加身,万邪不侵,鬼神不惧。
所以这种锻炼精神的战诗战词战文是很珍贵的。
苏毅既然碰到了这种战词,自然要好好的学习一番。
至于苏毅第三首战诗战词战文选择的则是大名鼎鼎的一篇战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这篇战文出自《逍遥游》。
乃是十分古老的一篇战文,据说是一代圣人庄子年轻时候所写,代表了庄子年轻时候的思想。
故老相传,一直是秀才文位之中,最为强大的战文。
只不过,想要领悟庄子思想,哪怕只是领悟年轻时候的庄子思想,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逍遥游》威力虽然强大,但出了名的难领悟。
其实许多战文都是如此。
战诗战词,字数较少,领悟起来,也容易许多。
战文字数比较多,阐述的思想比较复杂一些。
领悟起来,困难度将会大幅度的提升。
所以许多人都更喜欢战诗战词,不太喜欢战文,主要就是不容易领悟战文的思想。
许多人耗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战文,但最终却没有入门。
他们还需要读书增加知识,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学习战文上面,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文逐渐受到冷落,战诗战词则是越来越受追捧。
当然。
事无绝对。
一些读书人还是比较喜欢战文的,比如苏毅就是如此,童生文位的时候,苏毅便选择了《愚公移山》这篇战文。
而且苏毅觉得,学习战文,学习的不光是战文的威力如何。
还有一点极其关键。
那便是……通过学习战文,能够去理解这些先贤们的思想。
隔着漫长岁月,与先贤思想碰撞。
这是一种极其奇妙的感觉。
所以选好了三种战诗战词战文之后,去做了统计。
随即便离开了圣经馆。
回到住处,苏毅便潜心领悟三种战诗战词战文的思想。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之间,便到了出发前往会稽的日子。
张兴泽,周彬,宋彦,东方逸,张谔等友人都前来送苏毅。
大家来到了文院这里。
这一次齐子丞将会亲自护送众人前往会稽。
所以倒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不过三百新晋秀才,只有二百人左右,会跟着齐子丞一起前往会稽。
其余人则是选择自己出发前往。
这一次前往会稽则是走水路。
水路相对来说会比较快。
大概三天就能够到达会稽,若是走陆路的话,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苏毅等人在余杭府码头,登上了前往会稽的船只。
登船之后,苏毅远远的看到了云韵与小月,她们在远处朝着自己挥手。
苏毅也对着她们挥了挥手。
等所有人都登上了船只之后,这艘大船起航,朝着会稽所在的方向驶去。
苏毅这还是第一次前往会稽,那里是江浙省的省城,热闹非凡,再加上江浙省本就是文人墨客辈出的一省,而很多文人墨客,都汇聚在会稽,就连许多大文豪,都在会稽隐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