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九鼎子鼎,功德灵宝(1/2)
北凉王府。
再一次回到北凉王府,嬴季昌有种回到了家的感觉。
心情大好。
但是作为一个修士,他能够清晰的感觉到这里的天地灵气,与函谷关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很显然,天地灵气复苏,尚未涉及此地。
“叮,检测到功德灵宝九鼎子鼎,系统可回收!”
在这个时候,系统的声音罕见的响了起来,这让嬴季昌心中一惊,他心里清楚,这可是系统破天荒的一次。
念头一瞬间,嬴季昌就清楚九鼎之中只怕是有大秘密。
毕竟龟灵圣母的龟甲并没有引起系统的变化,很显然,这九鼎子鼎的价值在龟甲之上,几乎在瞬间,嬴季昌便分析出了利害。
“系统,给本王一个理由,本王可以考虑考虑?”
华夏九鼎意义深远,不光是一种功德灵宝,更是一种象征,在这个时候,就算是嬴季昌也不敢乱来,他需要知晓对方所求为何。
“九鼎的子鼎沾染了人族气运以及天道功德,早已经今非昔比,所以系统才会回收,其余的,除非是先天灵宝,否则系统不会回收!”
听到系统的解释,嬴季昌沉吟了一会儿,他摇了摇头。
华夏九鼎不同于一般的宝物,这是人族的传承重器。特别是在崆峒印落入人教手中,这大禹王的九鼎就显得更为的重要。
而大禹王的九鼎,更是大禹王的证道之宝,他作为一个后人,不能乱来。
九鼎,早已经成为了中原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后世帝王
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相传,夏朝初年,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大禹王在鼎上刻画有九州图,象征天下九州,如此雄心豪迈的气魄也成就了九鼎成为夏朝的镇国之宝。
大禹王的九鼎是华夏至尊无敌神器!
就算是后来的始皇帝的传国玉玺也差了很多,这一点,嬴季昌心中自然是清楚的,所以,他不可能将九鼎的子鼎让系统回收了。
只是系统的这一次提示,让嬴季昌心里清楚,这是真的九鼎子鼎,功德灵宝,在洪荒之中也算是不可多得灵宝了。
而且功德灵宝,杀人不粘因果,这个才是最好的一种杀伐之术。
若不是人族传承重器,这一刻,嬴季昌都想要将九鼎的子鼎融入天荒帝戟之中,重新的炼制一下。
越到后来,嬴季昌越发的察觉到了天荒帝戟的不足之处,他需要一柄证道之宝,性命合修的道器。
天荒帝戟虽然不错,但是并不适合此刻的嬴季昌,所以他想要重新炼器的心思,从一开始就有了。
只是,一直以来没有太好的机会。
.........
嬴季昌望着慎到,语气幽幽,道:“慎子,传令将函谷关的传武碑开放,只要是通过了试炼,就可以得到恒宇经的传承,至于后面的,全部设立在北凉。”
“诺。”
望着慎到离去,嬴季昌神色肃然,他心里清楚,中原大地之上人杰很多,而如今的北凉实力严重不足,大才不够,他必须要从外面引进。
而中原大地之上的战国之世,便是最合适的,这个时代,文化璀璨,百家争鸣,人才很多。
文化的传承,武道的传承。
嬴季昌清楚,现在不是最好的时间,但是没有办法,他只能如此,因为,最好的时间在统一天下之后,此刻距离始皇帝,还有一百多年。
所以,文化的传承只能落后了,现在最重要便是武道传承。
毕竟系统要求布武天下,现如今,一起都方才刚刚开始,他需要完成它,然后得到更有利于长生久视的物品。
布武中原,并不代表在中原大地之上直接将恒宇经颁布,在函谷关之中,恒宇经也不过是留下了轮海卷。
这些人想要更进一步,只有朝北凉。
假以时日,北凉将会成为中原大地之上的修士的中心。
只不过,有些事情需要开始部署一二,然后进行闭关,只有更强大,才能打破一切的桎梏。
........
“左庶长,根据罗网的消息,在函谷关的大军只剩下了十万,其余人全部被撤向北凉,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政事堂之中,嬴渠梁目光幽深,对于此事他有些不解,毕竟之前不久,嬴季昌刚刚下令,中原大地止戈二十载。
更是在函谷关之中,修建了传承之地。
闻言,卫鞅点了点头,道:“君上,在函谷关的传承,只有恒宇经的轮海卷,对于北凉王而言,并非是大事。”
“更何况,北凉王本来就打算要布武中原,这样做一点也没有坏处,反而是有好处,至于止戈二十载,北凉王本意只是平息中原战火。”
“现在天地灵气复苏,各国的势力必将会在短时间之内暴增,而且越来越强大,但是与各国势力相比,北凉王有能力,也有势力镇压整个中原。”
“但是北凉王不愿意染指中原,这个时候撤军,是在向中原大地之上的诸国宣告,二十载之后,中原大地之上的局势发展,他不会干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