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沈议潮的表情不怎么好看(1/2)
她怔住。
佛像,怎么会垂泪?
她揉了揉眼睛,正要仔细去看,厚重的云层里划过惨白的闪电,顷刻之间落雨倾盆,打湿了那尊佛像。
南宝衣莞尔。
原来不是佛像垂泪,而是天空雨水。
她撑开纸伞,护着阿弱和裴家小娘子,匆匆往平等寺走。
寺门敞开,一行人进到回廊,只见寺庙空寂无人,檐宇清净,园林清幽,偶有窸窣声响,是落单的雀鸟扑棱翅膀飞到檐下避雨。
南宝衣小声:“这座寺庙好安静,连一位香客都没有。”
萧随捻着佛珠:“进去看看。”
佛堂里立着一尊佛像,木鱼红漆剥落,大约被人敲过很多年,佛前供着一炉线香,线香才燃烧了一小截,显然刚刚还有人出现过。
众人穿过佛堂后面的金箔屏风,沿着游廊又走了一段路,淅沥雨声里,隐约能捕捉到女人的歌声。
他们追逐着歌声,很快找到一座禅房。
窗畔的竹帘高高卷起,穿靛青色织染麻布的中年女子,身段清瘦,气色蜡黄,左右脸仿佛很不对称,正端坐在窗后刺绣哼曲儿。
南宝衣礼貌问道:“请问您是这座寺庙的主人吗?”
洛阳古城,因为第一等士族殷家信佛,导致满城百姓也跟着信佛,很多忠诚的信徒甚至会将家宅改造成寺庙。
中年女子捏着绣花针,诧异地望向众人,随即温和笑道:“我是。看你们穿戴打扮,都是从外地来的吧?莫非是想借宿?”
南宝衣欣喜地点点头:“我们愿意出香火钱。”
“缘来是客,不必如此。”女子放下绣绷和绣花针,“寺庙很大,还空着几间禅房,随我来吧。”
竹木游廊格外清幽。
南宝衣望向庭院,没瞧见名花牡丹,却在太湖石假山旁,看见了几丛郁郁葱葱的芙蓉花。
她笑道:“师姑怎么不种些牡丹?一路穿过洛阳,我瞧见这里家家户户都爱种牡丹,十分好看。”
“牡丹虽好,可我还是更喜欢芙蓉。”女子推开禅房屋门,“你们瞧瞧,可还满意?”
禅房很干净。
南宝衣望向萧随,对方神情淡淡,想来是不嫌弃这里的。
于是她温声道:“有劳师姑。”
女子又交代过厨房和柴堆的位置,才回去继续刺绣。
因为随行没带丫鬟,萧随又是个风一吹就倒的娇贵主儿,南宝衣只得自己动手铺床。
阿弱乖巧地主动收拾起换洗衣物,裴初初爬上床榻,帮南宝衣铺平里面的褥子。
萧随站在窗边,低声道:“你听见什么了吗?”
南宝衣不以为意:“雨声啊,还有那位师姑吟唱的小曲儿。”
裴初初捏着薄毯角角,认真地折进褥子底下:“唱曲儿也很有讲究的,她唱得十分动听,年轻时定然下过大工夫。”
南宝衣见她掖好了毯子,于是把她抱下床榻:“这曲子我挺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殿下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萧随一颗一颗捻着佛珠。
隔着雨幕,他注视着庭院里的几株石榴树,雨水冲刷着碧绿的叶片,隐约可见其中夹杂着密密麻麻的深红花苞。
他淡淡道:“石榴花快要开了。”
南宝衣挑了挑眉。
这厮神神叨叨,一个话题转另一个话题,从不搭理别人的回话,他就该和一品红共事,反正她这种俗人跟萧随是没有共同语言的。
雨势渐渐大了,天色也暗了下来。
因为寺庙里没有僧人,所以晚膳得自己解决。
南宝衣不会煮饭。
阿弱自告奋勇要为大家做一顿丰盛的晚膳,他费了大力气从鸡笼里抱出一只老母鸡,兴冲冲拎着鸡脖子往厨房走,老母鸡却使劲儿叨他手,他疼得被迫松开手,那老母鸡立刻扑棱着翅膀逃走了,弄的阿弱灰头土脸。
南宝衣在檐下烧水,想笑又没好意思笑。
好在裴初初是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小娘子,从厨房里翻出一只三足陶甑,煮出了一锅还算鲜美的豆蔬饭,解决了众人的晚膳问题。
入夜之后,南宝衣照顾着两个小孩子沐浴洗漱,将他们好好安顿在榻上,与她一起睡在禅房外间。
雨声簌簌,烛火跳跃。
南宝衣半梦半醒之间,仿佛又听见了那支曲子。
她睁开眼。
她突然想起来,为何会觉得这支曲子耳熟了。
她曾在玉楼春听过,这是锦官城特有的民谣。
她见阿弱和裴初初睡得香甜,于是放轻声音:“殿下,我想起来了,那位师姑唱的曲子,我在玉楼春听过。师姑说她更爱芙蓉,想来,她大概是锦官城人氏。咱们只不过随便借宿,没想到竟然是他乡遇故知。”
“他乡遇故知?”
萧随的声音幽幽响起。
他声线偏冷,在雨夜中听来,莫名的令人遍体生寒。
南宝衣坐起身,望向屋外。
她怎么觉得,萧随是站在屋外说话?
她掀开棉被,提起灯架上的羊角灯,好奇地走了过去。
推开屋门,夜风夹杂着雨丝扑面而来,略感湿润清寒。
檐下的青纱灯笼摇曳出淡青光影,萧随白衣胜雪,披着一件宽大的斗篷,安静地站在屋檐下,孤影在台阶上拉长,往庭院方向延伸而去。
庭院里的假山化作漆黑魅影,石榴树在风中轻颤,嫣红的石榴花苞扑扑簌簌地跌落在地,地面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开,露出一只皮肉腐烂的手掌。
再往前,泥土薄的地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