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草色青青酒意浓二(1/2)
求收藏、求推荐。
一群人哈哈大笑着,来到了土坯房前,就闻到香喷喷的羊肉味道,浓郁的肉香味在草原上空飘溢,青草味、肉香味给茫茫草原增添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羊肉已被哈力克老人宰杀后,用路边清澈的溪水在大锅里煮了起来。
从飘过来的肉香味中,淼淼就知道这是最哈萨克族最传统、最简单、最原汁原味的清炖羊肉。
只放适量的咸盐,不放其他任何佐料,羊肚子、羊肝、羊头、蹄子都和鲜嫩的羊肉一锅炖。
几个人又在土坯房前洗完手,走进毡房,围坐在形似榻榻米的小木炕上盘膝而坐。
肉熟之前,叶尔波力妻子早已在木炕上摆了张小长条茶几,茶几上主摆上牛奶制作的馕、奶茶、奶疙瘩、干果、酥油、奶疙瘩等,请客人慢慢享用。
在哈萨克族人家作客时,男女要分开坐,男女坐姿不同,男性一般是盘膝而坐。
女性双膝跪地,臀部坐在曲着的腿根处,女性一般是跪坐或侧坐。
在座位的安排上,最重要或最尊贵的客人坐左首,按地位或辈份依次朝右而坐,主人一般在最右首盘膝而坐。
在淼淼等人里,乡兽医站干部玉苏普年纪最长,也算是辈分最大的,他坐在茶几最左边,依次是韩城、巴哈提和淼淼。
淼淼的最右首坐的是哈力克老人,他的儿子叶尔波力坐在淼淼对面,在茶几的下手,便于为客人倒酒、端茶,做好服务的。
羊肉还没煮熟,叶尔波力拿出自己的冬不拉,开始了冬不拉弹唱,这个冬不拉是用松木做得瓢型的两根弦弹拨乐器。
叶尔波力将冬不拉置于怀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弹拨,粗壮的拇指和食指或一弹一挑,或两弹两挑,在他娴熟的弹拨下,冬不拉奏出悦耳的声音,像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
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叶尔波力自弹自唱完一曲后,淼淼等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按照习俗,到了讲故事逗乐的环节了,老主人哈力克老人高兴得给客人讲起了他年轻时的故事。
原来老人是宁西市林业系统的老护林员,曾经协助林业派出所抓捕了好几批上山偷雪莲的盗贼。
听了老人讲得往昔诙谐的故事后,淼淼才知道,原来奇珍异品雪莲都是在海拔3600米以上、人迹罕至的弱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是一种难求的妇女良药。
几个爷们谈笑间,叶尔波力妻子端上来两大盘热气腾腾的“别什巴尔马克”(也就是手抓羊肉),盛着羊头、腿肉、肋骨肉等。
叶尔波力把割肉的小匕首双手呈给玉素普,玉素普从盘中取些肉请主妇吃,以示尊敬和感谢,否则就被认为是失礼,阿里木江的媳妇羞涩得接过羊肉道了声谢,红着脸出去忙碌了。
哈萨克族吃羊肉很有讲究,不同的客人吃羊身上的不同部位的肉,年长而尊贵的客人吃羊头和臀部肉。
女婿和媳妇吃带“必石”(宁西土话,就是羊腿上的关节)的肉和胸脯肉,小孩吃羊耳朵、舌头等。
按照规矩,主人哈力克和最尊贵的客人玉苏普,要先吃羊肝夹羊尾巴油,再吃羊肉。羊头被视为最好的部分,放在盘子的最上面,用来招待最高贵的客人。
阿里木江对着玉素普双手做了个“请吃羊头的动作”,玉素普用匕首在羊脸上割了一块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后,双手拿起羊头让阿里木江转交给老主人。
哈力克接过羊头,熟练的用匕首割下一块羊耳朵肉,递给身旁的淼淼,笑着说:“巴郎子,要听话,听爸爸妈妈的话,听共产党的话。”
淼淼知道这是哈萨克族的风俗,耳朵和舌头给年轻人或小孩吃,寓意着听话和好好说话的含义,他恭敬得双手接过耳朵肉塞进嘴里。
接下去哈力克又割了块羊耳朵递给巴哈提,用哈语叮嘱他要听话,意思跟给淼淼的一样。
哈力克将羊脸上的肉割下好几块,分别递给玉苏普和韩城吃,然后他又割了两小块羊舌头分别递给淼淼和巴哈提。
这时候,阿里木江也没闲着,他给每位客人的小碟子上夹了些连骨肉,大家放开手脚啃了起来。
叶尔波力妻子用乌孙山上流下的雪水煮的羊肉,就放了些咸盐,标准的哈萨克羊肉煮法,味道很香。
羊肉肉质鲜嫩,肥而不腻,一只大肥羊肉的连骨肉很快就被大家消灭光了。
接下来是吃不带骨的羊肉,喝羊肉汤,无酒不欢呀,在草原上酒肉像连体兄弟片刻不分离,主人家叶尔波力拿出了五瓶宁西特曲,高浓度的烈酒。
他将第一瓶酒递给自己的父亲哈力克,叶尔波力因为这次疫情影响,摒弃了原来的草原牧人共有一个酒杯轮流转着喝酒的做法,今天他给每个人跟前放了一个空酒杯。
哈力克先给自己到了满满一杯酒,然后把酒瓶交给儿子,依照客人年长顺序,依次将酒杯斟满。
哈力克提起酒杯用汉语说了祝福的话,主要是围绕这次疫情来说些“疫情除掉,全国人民都好的”祝福语。
同时他衷心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说完祝酒词后,哈力克老人仰头一饮而尽。
淼淼看着70岁的老人,竟然一口气把满满50克酒喝完,不由佩服起来,大家都一饮而尽。
到了第二轮酒了,哈力克老人让儿子把酒瓶里剩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