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孟匀易的新心态(1/2)
但是,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以后,那块地皮终于让他给高价沽出了。
银行那边,当然是不希望看到他马上就把贷款一还了之,毕竟这是一笔八千万的业务,突然消失,整个营业所的业绩立马受到影响。
正当营业所主任一筹莫展,为接下来信贷业务的拓展大为烦恼的时候,孙老板突然又说,贷款不用还了,自己正在谋划着挤进一个一本万利的跨境矿山投资。
当真,这位孙老板还饶有介是邀请这家当地地方银行的营业部主任,一同前往印尼考察。
考察回来以后,风风火火地,七拼八凑,一个八个人的民间投资团队就组建起来了。
孙老板雄心勃勃地,不仅没有把这笔卖地的钱拿去还贷,相反,在银行主任的帮忙介绍下,他另外又向民间再借了几千万,伙同其他合伙人,带上这些钱,去了印尼投资开矿。
林斯亮也就是那个时候接受他的委托和授权,管理经营起这家酒店。
当然,林斯亮也凑了几百万资金,交给这位孙老板,跟投他的海外煤矿。
要说,这个投资,谋划的是十拿九稳的。
当时国内煤价高企,纯贸易,从印尼发运,每进口一艘货轮的燃煤到国内港口,利润可达八、九百万。换做自己投资买下矿山,直接进口,其利润更是可想而知。
可能是前期考察不足,也可能是一群并没有十足经验的人突然涉足了新的行业,他们到印尼以后,光矿山运煤出来的道路就修了将近一年时间,等他们挖好煤、修好路,国内进口燃煤的行情开始急转直下。
由于暴利的驱使,让很多逐利者一哄而上,都来追逐燃煤进口。
一时间,国内各个主要港口的燃煤堆积如山,很快,供需就发生了逆转。
孙老板他们白白辛苦一整年,到头来仅仅发了一船货回来,而且货到港,只能幸运保本。
再后来,这生意要是再继续干,只能是越做越亏,多干多亏。
结果可想而知,投资的钱自然是打水漂了,这位孙老板,仿佛一夜之间,便从富翁,一下变成了“负翁”。
“人生就像过山车,他从一无所有到腰缠万贯用了不到十年,而他又从数千万身家一路挥霍败落,也仅仅用了不到五年。”说到最后,林斯亮不停地感慨轻叹。
孟匀易:“那后来呢?”
林斯亮:“见大势已去,在投资失利还没被外人知道之前,他回国一趟。悄悄把酒店的股权进行转移,然后又悄无声息地去了印尼。”
孟匀易:“所以你的投资换算成了酒店的股份。”
“是的,按照股份折合,他本来还能收回两千多万现金,好在我们受让的股东方多留了一手,找个借口,要求股权转让资金得延期支付。”
“哦?”
“果然,后来民间债权人听到风声,全都找上门来。最终经各方协商,同意给孙老板个人留了一百万,剩下的股权转让余款,由民间债权人拿去均分。”
“好在你对孙老板的债权债务比较知情。”
“我们受让这家酒店,掏的现金虽然不多,但我们却接下了银行负债。好在接下至今,运营这家酒店,扣除成本和银行贷款利息,每年也都能节余小几百万。”
“这还是靠你们的精心管理。”
“嗯,但银行负债总归是压在我们这几个股东头上,我当初来汽贸,本想借助这个契机,找机会把酒店盘给这家大集团,也好顺利实现投资回收。可是,后来我完全明白,这不太可能。”
“即便资产出售不成,你也没必要离开……”孟匀易仍然困惑不解。
“还是刚才那句话,做纯粹的职业人,容易滋生我的懈怠感,时间久了更会消磨意志,没了冲劲。我呢,目前为止,距离我给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还差得很远,所以,我和你不同。”
说到这,林斯亮拍拍孟匀易肩膀:“匀易,我观察了,你为人心思缜密,出言谨慎,所以我离开了,你继续留任我不担心,反正你也没有太大野心,况且这份工作也不影响你手上的副业,与人无争,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林斯亮离开了,孟匀易的工作并没受到影响。
他除了没能有挑战性的项目可以主导运作以外,换句话说,他除了工作上没有什么成就感以外,其他职位、待遇,还有工作条件配置等等,一切仍然照旧。
反正,当下的他,上班工作的收入早已逊色于配资的副业收入,事情少,也没工作压力,又有挺高的待遇,也没有必要再费尽心机去争取职场上有更好的空间和拓展,更没有必要去较真在工作上是否有什么建树。
他,心安理得地乐享着这份轻松又高收入的工作。
人很有意思,攒够了资历,后面的一切好像都变的容易,变得不作为也当有为。
当然,俗话说的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凭借自己这种资历,没准哪一天派得上用场的时候,给公司、给企业主带去的回报,那定将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常年的玩配资,让孟匀易习惯了隔三差五就有收入进账,习惯了时不时就收获一些意外冒出的小惊喜。
说实在,孟匀易眼中的这种“小意外、小惊喜”,若是换做收入拮据的家庭,倒是可以堪称一大笔“意外发财”。
孟匀易自从参加工作以后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他每年总会在自己的床头柜上放一本新的万年历,每天从床上醒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