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帝国动员(1/2)
自从林宏的中华帝国建立以来,南面的百姓安居乐业,北面的老百姓却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河南、山东、直隶、山西、陕西五省相继爆发反清起义,一度北京京城震动,特别是河南一省,三年不得耕种,满目疮痍,十室九空。
而此时,从武汉逃出的林则徐已经赋闲在京城一段时间,穆彰阿等大臣终于痛下决心,决定启用林则徐为直隶总督,整备军力,务必剿灭五省之乱民。
林则徐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一颗报国之心未减,他拖着老弱之躯,来到了河南清兵大营。只见大营内都是些老弱残兵不堪大用,为由再募新兵才有一战之力。
“大人,这考城大营,多是河南本地之兵,已与乱作战一年之久,疲敝不堪,且多有败绩,实在不可大用。”一把总道。
“正是,林大人,卑下听说,这考城绿营已经如惊弓之鸟,即使小股的南贼出现,也不敢与之相抗,奸猾无比,胆小如鼠,此地粮草也接应不上,不少军卒也都做了那逃兵。”一旁的景顾吉接道。
“南贼未平,民乱又起,国不宁,居不安,百姓不事耕种,国将废已。”林则徐仰天一叹。
林则徐赋闲在京的时候,也不曾停下自己为国尽忠的脚步。他向朝廷建议,去山西、山东之兵,编成新绿营,延请西洋军事顾问,严加*练,配以精良火器,铸成可用之兵。
初时一些满人还反对这个提议,但是随着清王朝军事情况的急转直下,一支保命的军队已经变成了这些权贵们的当务之急。
奕山把控满洲新军坐镇北京,不可轻动,一个能够调动,安靖风声四起的疆土的部队,确实是需要的。
于是,辅政大臣们着实努了一把力,硬生生从跑老鼠的国库中,扣除了一笔银子,招募了山东、山西这两处出兵将之地的兵勇,组成了新绿营。同时,还邀请了法国人、俄国人来担当这支部队的教练,务必要形成可观的战斗力。
只是兵有了,将有了,老师也有了,就是没有枪。前一阵子,南蛮正在闹军火企业出售,觉得南蛮皇帝脑壳坏了的满清,派了一批人乔装打扮,携带银子进入南蛮,准备有所收获。可是这些人往往还没进入拍卖会的会场,就被一些神秘人给带走了,银子也全不翼而飞,一个也没有返回北面。
最终,清廷通过西洋势力和零散的从南朝购入,勉强能够让这支新绿营都拿上枪。
林宏在之前曾经暗自在靠近满清边界的地方,流出过一批滑膛枪和弹~药,一是为了赚取满清急需火器的暴利,而是查验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本地商人,为了赚取百分之三百的利益而铤而走险。
事实证明,马先生的话,确实是真理。
---------------------------------------------------------------1834年,秋,北方越来越混乱,当林宏来到北方边界巡视时,听到的却是一路上的老百姓都在议论北边的惨剧。
而当林宏亲自到那些从北面逃来的人面前求证了那些传言中的十室九空、易子而食的惨状之后,才深深切切地开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切地说,是对北面清廷的反应。
在林宏看来自己以前决定划江而治,并不只是因为系统的任务。缓复大陆的好处有很多:可以不断的促进自己现有领土内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从而自己的基础和实力会更加雄厚;可以分国而治,用南方的快速社会变革冲击北方的小农经济,可以使人民对清政府更加不满,可以减轻自己在接手这一地区后,得罪居民进行改革的阻力;更重要的是,林宏手上的资金是有限的,如果平均分配在每一个省份,那就不会剩下多少钱,换言之,他可以使一些地方飞速地富起来,强大起来,但是如果全国齐上,最有可能出现的是,所有地方都上不上下不下,停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以前林宏也知道这样北面会死人,但他总是用鸵鸟精神安抚自己,现在他相信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领导这个民族,于是鸵鸟不可能继续把脑袋藏在沙子里1834年末的十二月一日,大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林宏,不能坐视满清继续残害北方百姓,决定签署最高军事动员令,大规模招募战斗梯队,准备开展中华帝国的第二次北伐战争。何沐平确定的战斗梯队策略,是一种先攻后抚的梯级攻略地方策略,第一梯队为皇家陆军主力部队,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溃敌人,第二梯队为皇家陆军已经在编的预备役部队;第二梯队的任务是扫平地面,清除零星反抗的敌人以及祸害地方的土匪,彻底还地方一个安宁;第三梯队为警察部队,第三梯队不止是警察部队,还带着何沐平无往不利的利器宣传员,以及简易的行政班子,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一切正常的生产建设秩序。
整个策略的最终目的,就是一个快字,用完善的结构和精密的组织运转,减少这次北伐战争中,对已经千疮百孔的北方地区的再次破坏,同时尽快恢复地方的元气,尽量不拖累整个中国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这份关于第二次北伐战争的命令,在5月17日的夜间被中情局的皇家特属人员送到了一个个军政部门,当国家首相左彧看到这份命令的时候,不由长叹道:“雷霆一般突然,这位皇帝陛下还是老样子啊,想起一桩来就要办一桩,全然不顾已经布置了若干年的计划啊。”
才四十多岁的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