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如潮好评(1/2)
众多媒体在首映式结束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撰写电影评论,写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第二天影评出炉,国内的媒体大部分都唱起了赞歌,毕竟《命运的宣战》引起的轰动大家都看在眼里,再说了,国内观众也喜欢看中国人海外扬威这种新闻。
“青年导演苏烈扬威戛纳,电影首映后,观众集体起立鼓掌十分钟!”――《京城日报》
“北电导演系学生苏烈让戛纳震惊,影评人称赞《命运的宣战》是本届最佳影片!”――《新民晚报》
“华人之光闪耀戛纳,首映礼掌声不断,青年导演苏烈的作品戛纳备受好评!”――《楚天都市报》
当然,任何一部影片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更何况这部片子还是苏烈拍的,出现杂音在所难免。
“《命运的宣战》亮相戛纳褒贬不一,故事太松散,沦为了画面的配角,故事性比张一谋的《英雄》还弱。”——《南方娱乐报》
“《命运的宣战》戛纳首映受挫,剧情是硬伤。”——《京城娱乐报》
国内媒体批电影,往往就那么几句话,空洞、肤浅、不合逻辑等等,一部电影是这样,十部电影还是这样;十年前这样,十年后还是这样。
跟国内媒体蜻蜓点水似的评论不同,国外的影评要加专业一些,毕竟国内媒体本身是学新闻的。跟电影本身搭不上边,而国外往往是专业的影评人,靠这个吃饭的。
作为电影节的官方场刊《银幕》的评论无疑非常抢眼。而《银幕》给予了《命运的宣战》非常高的评价。
“对于影片《命运的宣战》来说,它的基调以黄、绿、红作为主要色彩,影片在不同的情节段落对色彩进行了不同比例的分配。总体来讲,整个影片是在黄色衬托下的暖色系,这种基调给人温暖的感觉。影片风格浪漫华丽,色彩以黄、绿、红为主要基色,是一种以暖色调为主。将互补色并列放置的关系处理,并强调色彩的对比。整个电影构图完全是油画重彩的样式。在暖调的镜头下是充满阳光的灿烂色彩。这种暖调绝大多数在接近傍晚的下午拍摄,带了些许的橙红色。在影片后期处理中也加强了这一视觉情感印象。除了色温低,这种调子里携带出淡淡的橙和黄,让人明显感受到温暖。像是春天的阳光,照耀出了陈然内心世界的和煦平静。在这鲜艳明朗的色彩世界中,观者体验到了对生活的敬意,体会到温暖的意境)整部影片充分体现出创作者的印象主义色彩与构成主义色彩的完美统一的色彩风格。
正如导演所说“我讨厌掺杂五花八门的颜色,只有选择代表性的颜色,才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整部影片是以红绿色为主调的,在绿色调的画面里,永远会有红色的物体出现,比如:陈然的妻子推他来郊外散心。陈然躺在轮椅上,他穿着红色外套,虽然不能动弹。可是穿着依旧十分讲究,可见妻子的悉心照顾和他对生活的热爱。妻子穿着浅绿色的长裙,裙摆随风飞扬,背景是大片绿色的草地,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红色和绿色在面积上产生对比,用小块红点缀大面积的绿。这样不仅使绿色和红色显得更饱和。而且也起到突出红色物体即视觉中心的作用。同时在前景或后景的环境里放置一些红色道具物品还可以避免画面闷、灰,以及提高色反差。使得最终画面明快、抢眼。
苏烈说重要的不是印象主义,而是感情。在这些画面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善用绘画的色彩,整体的基调统一却不单调,会有活泼的亮色加以点缀,而且也通过画面传达出了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在他的电影中,印象主义的色调在画面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印象主义与电影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当然,在影片的节奏控制、摄影风格、声音剪辑等方面,也拥有独特的风格和色彩,《命运的宣战》无疑是本届电影节最出色的电影之一。”
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场刊对《命运的宣战》分析的重点在电影的色彩上,印象主义诞生于法国,场刊的主要读者是法国人,这无疑是他们最有兴趣的。
而场刊邀请的,给主竞赛单影片元打分的十位影评人,有5位给出了满分四星,有4位给出了三星,1位给出了两星,评分3.4点,超过了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狗镇》的3.1分,排在了第一位。
作为法国,甚至世界上上影响力最大的杂志,《电影手册》自然不会落后,戛纳可是他们的主场,《电影手册》的评论一出来,就吸引了无数眼光的注意。
“《命运的宣战》这部片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人物的直接视点镜头,即人物的主观镜头。这个聪明的办法,大大加深了故事对人心灵深处的震撼。开始的20分钟的镜头里,就充分展现出影片的独特创意。在忽明忽暗的画面中,在医生等等人物视像的变形和抖动中,我们发现整个银幕变成陈然那唯一能看见并活动的左眼,而我们这些观众则走进了陈然的大脑,以陈然的视点来拍摄。同样的,在接下来的几个镜头里,窗帘的飘动,摇镜头表现的人物的走动都伴随着陈然困难的呼吸声,这种被称为是原生内听觉聚焦。接下来,忽然出现的汽车的刹车声和医生的询问声则是次生内听觉聚焦。
在开始的几个镜头里,我们可以看见随着他的苏醒看到了模糊的世界一点点变清晰,听到医生的说明和嘱咐。以及陈然心底里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