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

武林小说网(50ks.cc)

首页 >> 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 () >> 第一五八章 土法炼硝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0ks.cc/238565/

第一五八章 土法炼硝(1/2)

这就需要找到大量出产硝石的矿脉,而这个硝石矿脉,在古代只有四川等地才发现有,所以说它稀缺。

四川老君山附件有个重华镇,这里物产有限,交通不便,却汇集了江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陕西、浙江等省的会馆,有的会馆历史悠久。

这是因为经营硝的各省客商云集在这里,并建起了各省的会馆。在这些会馆的旁边,有一条名为“火炮街”的古街,在古代是经营火药原料和爆竹的。

四川是中国本土教道教的发祥地,两汉前后道教炼丹盛行,火药又是道教的发明,而老君山的深山密林中有宋代修建的4座道教教观。

作为火药基本原料的硝、木炭、硫磺,在当地也都一应俱全,具备了火药生产的基本条件。

老君山就是中国火药的发明地,并且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开采地,老君山地区有朝阳洞、天雨洞、高官洞等十几个人工开凿的山洞,其洞深在数百米至近十公里不等。

朝阳洞等山洞中,有排列有序的用来生产的硝池,以及堆积如山的下脚料、废弃物和生活用的灶台等。

其中烟子洞宽约60米,高达50米,在长约1公里的山洞内,人工开凿了4处数百平方米的工作面,每个工作面均有几个硝池和大大小小的灶台。

这些场景都说明此时的硝石需求量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而浏阳的火药原材料,也正是来源于此。

李开初说黑火药不好制作,说的就是这原材料要去四川进货,比较麻烦。

如果李寺要大规模生产炮弹,就要用到很多火药,那么这些原材料,就只能经由四川和外地的硝石矿转运而来。

古代有个俗语:“熬硝千日,不抵将军一炮”,很能反映制备土硝的艰辛。中国还算是硝石富产区,但是民间自制的土硝也一直满足着花炮作坊、三眼铳等形形色色的需求。

北方地区的老房子、厕所旁边的浮土会结出盐状结晶物,用燃烧的木炭戳一下会“哧哧”冒火星,刮下来再精制提纯一下就得到了火硝。

至于南方如重庆、贵州等多山地带,山洞当中有大量的天然硝石。诸多土司头人为了巩固统治或造反,常组织人手就地开采熬硝。

某些山洞如重庆金佛山、老君山,贵州大硝洞便是熬硝的大规模场所。

因为火硝产量低,所以李寺要普及炮弹的制作,首先就要攻克这个难关。

“李师傅,你们做爆竹烟花用的火硝是怎么来的?”

浏阳的花炮自古就很行销,涉及到最重要的原材料火药,应该是有特殊的渠道。

李开初答道:“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办法,一是从四川那边运过来,二是找民间的制硝师。”

“制硝师?”李寺没想到做硝还有师傅。

李开初点点头道:“没错,这制硝师很早就有了,传说是道家的先人传下来的手艺。”

接下来,李开初给李寺详细的介绍了制硝师的历史和手艺。

中国很早就已经有制硝的历史了,在一些地区还发现了古代制作硝的场所一硝洞。

制硝师提取硝的过程是完全靠手工完成的。首先他们需要收集硝土,硝土通常在老房子的墙根上,尤其是茅房的边上很多。

后来的研究发现,厕所产生硝石的原因是人的尿液中的挥发出来的氨气是带有n元素的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化学反应产生的硝石或者是硝酸钾,硝酸盐。

什么地方存在尿素,什么地方就同时存在分解尿素的脲酶。在脲酶作用下,尿素分解出nh+4离子,也可由硝化微生物将n-3)离子。因此,早在千百年前,人们已经知道从易积聚尿的厕所边,或墙土处取“硝”。

当然,古人并没有类似的化学知识,但是他们有实践的经验。

硝土中常含有一些类似盐一样的白色小颗粒,有经验的制硝师用舌尖一尝就可以初步判断硝土中硝的含量。

找到高品质的硝土后,制硝师就要用一端带有铁片的长木棍将硝土刮下来收集起来,为了避免硝挥发制硝师还要将草木灰撒在收集好的硝土上,否则硝会蒸发掉。

随后,制硝师要将收集好的硝土淋硝水,这是熬硝的第二道工序:要在地上挖一个淋硝池。

池子的大小不固定,通常深50厘米,池壁上镶满了瓦,池底则用不漏水的胶泥涂抹后架上木架和芦苇垫,同时制硝师会提前在池底打一个小孔,这个小孔同池外的一个小瓮相连接。

硝土倒人制硝池后,制硝师会慢慢地在硝土上倒上水,水流过芦苇垫上的硝土,将硝土中的硝溶解,并且顺着池底的小孔渐渐地流到池外相连的小瓮里,这就是富含着硝的硝水了,这个通过水来淋出硝土中硝的过程就叫作“淋硝。

淋硝时制硝师可以用一枚新鲜的鸡蛋来随时判断硝土中残留的硝的含量,制硝师会将鸡蛋放在池中,若是鸡蛋能浮出水面,就说明池中硝含量较高,若是鸡蛋沉人了水中,就说明硝土中的硝含量已经不多,可以停止淋硝了。

接下来,制硝师就要开始熬制硝了。将淋出的深红色的硝水倒进锅中,将炉火烧旺,待锅中的硝水滚开之后再将炉火调小,用小火慢慢地敖直至硝水熬成浓稠状为止。

这个步骤的关键是判断熬制火候以及何时停止熬煮,这完全依赖于制硝师的经验和技术,也有一些制硝师发明出了自己判断硝水是否需要重复熬煮的小技巧,例如

状态提示: 第一五八章 土法炼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