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风宸失踪(1/1)
风陵内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即便在昭然,宋汐也听说了不少小道消息。
盛京与青州的战争已进行了三个月,大大小小的战争也打了几十场。
一开始,郑家军对上青军,败多胜少。
自从两个月前,也不知怎么回事,在胜负上竟渐渐与青州平分秋色。
如今双方正处在僵持阶段,从形势上而言,竟是盛京略胜一筹。
只因郑龙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在数量上远超青州,双方耗损兵力差不多,青州便有些吃亏了。
若是打持久战,盛京在兵力上也能耗死青州。
一路上,宋汐为了打听消息,路过大城镇时,还特意去了大茶馆。
如今三国形势紧张,说书的说的都不是书,而是战事居多。
而此间茶馆的说书先生又从风陵而来,带来了不少战时消息。
宋汐在茶馆里坐了一下午,听那说书先生说了几场重要战役,也在心里细细分析。
双方有输有赢,从宏观上战术上却是不相伯仲。
在青州方面,战术十分灵活,往往出奇制胜,足可见风宸的用兵风格。
让宋汐吃惊的是,在盛京方面,也有兵行诡道者。
其因地制宜,勇猛果断,更有闪电战,大迂回、穿插作战,甚至还运用到了许多奇妙的阵法。
郑家军本就以治军严谨出名,要规模有规模,要协调能协调,这种严格训练的军队结合步兵方阵,杀伤力非常惊人。
宋汐不由得疑惑,郑龙有这么会用兵吗?
据她所知,郑龙是骁勇善战,治军严谨,却称不上用兵如神。
甚至因为其耿直的个性,更喜欢大规模作战,作战模式比较固定化。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她甚至觉得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一个让她觉得颇具威胁的兵法大家。
若真有,也是她用心栽培出来的宸宸。
而如今,这样的人出现了,却不是她的宸宸,这让宋汐莫名有些焦躁。
这个人也不可能是郑龙。
他若有这样的本领,早就显示出来了。
即便是藏拙,也没有藏的这样深的道理。
难不成,是他那个义子?
若真如此,她倒能理解,郑龙收他为义子,大力提拔他的原因了。
无论如何,这场战争注定十分棘手。
这种形势下,宸宸定然也很煎熬吧!
事实上,在这种攻略下,一般的军队早就溃不成军了,宸宸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
但是,以宋汐护短的心性,无论这场战多么难打,她都希望赢的人是风宸,也只能是风宸。
她又哪里知道,使郑家军力缆狂澜的,不是那位威远将军陈栋,而是一个神秘的黑衣人。
此人于两月前突然出现在郑家军营,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郑龙的信任,被郑龙委以军师之职。
此人用兵如神,郑家军大部分重要战术,皆出自他手。
……
宋汐巴不得立即飞回青州。
可惜她的伤势不允许她任性奔波,那被锁链穿透的琵琶骨留下两个骇人的血洞,即便开始结痂,也只是在表皮覆了薄薄的一层,内里筋肉还没长实,每每牵动伤口,痛如针扎。
二来,她的内伤也很严重。
虽然她的武功没有被完全废掉,却无法避免暂时性创伤。
内力凝滞,无法动武,这是长期锁琵琶骨的后遗症。
刘景儒说,正常来讲,她三月后才能动武。
没了武功,她发挥的余地便大打折扣。
如今风陵内战打的这么厉害,三月后,黄花菜都凉了。
她问刘景儒有没有恢复武功的捷径,既然有正常模式,也有非常规模式吧!
刘景儒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有,却也要一定时间。
宋汐问多久,刘景儒说,不出一月。
有了那三个月的对比,宋汐觉得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刘景儒又道,他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得去找他爹。
正好,他的家就在去往青州的路上,宋汐对此毫无异议。
等宋汐的外伤渐渐好些了,两人便加快了行程,终于在十日后来到刘景儒的家。
刘景儒的父母居住在深山里,这里虽有一条小路延伸至山下,却是人迹罕至。
越往山里走,宋汐越觉得熟悉,总觉得来过这里。
直到停在熟悉的篱笆墙垣前,望着眼前结构简单的茅草屋,宋汐恍然,“原来,这是你家。”
刘景儒眼中闪过一丝讶然,“宋姑娘来过此处?”
宋汐道:“一年多前,大雪封山,寸步难行,多亏二老收留,那二老可是你的父母?”
虽然那个瞎眼的老婆婆不太好说话,却是面冷心热,否则,也不会收留她了。
甚至能找到白团那只二缺,也多亏了这两个老人。
本以为是萍水相逢的两类人,一朝别离,再无相聚。
谁知,兜兜转转,她竟又回到了这里。
“正是。”刘景儒微微一笑,“倒是缘分。”
宋汐晒然,怪不得那老者会医术,此前她还以为是山里人会几手粗浅疗法,如今看来,却是深藏不露了。
怪不得刘老说他儿子常年在面,家里也设有马厩,一路走来,她看刘景儒虽然一派书生模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