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雁归巢》

武林小说网(50ks.cc)

首页 >> 大雁归巢 () >> 第二十四章 恩威并重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0ks.cc/247538/

第二十四章 恩威并重(1/2)

皇帝的心里也很清楚,他可以不强留下一个军师,却必须要留下一名猛将,何况此人精通兵法,还能使用各种奇异的阵法,更难得的是,此人有将帅之风,在东境黑水前以一介平民之身,就能号令三军兵马抵挡绛族八万大军,实为天生的统帅,若不能将此人牢牢掌握在手中,只怕日后都会难以安眠。/p

一时之间,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寒翊云的身上。/p

寒翊云不慌不乱地走上前,正声回道:“皇恩浩荡,草民感恩涕零,日后必定以一生所学全力报效皇上的知遇之恩。”/p

皇帝瞬时龙颜大悦,命李正迅速传来拟旨官,当着朝堂上下的面,亲下谕旨。/p

“传朕旨意,兹高武世子帐下,寒氏翊云,精通兵法,领兵有道,于东境黑水前力战绛族,救出两万被俘国军,以少胜多,将其退回境外,立有不世之功,着令授以二品骠骑将军之职,赐号飞云,即日于京城东南开建将军府,赐以主居。”/p

寒翊云微微抬头,谢恩道:“承蒙皇上厚爱。只是请皇上不必为微臣劳民伤财,再建新府,不妨就赏微臣一座旧府。”/p

皇帝霎时眯眼,眉头微蹙,不由沉吟一声,“不可,爱卿乃国之栋梁,怎可委身旧府,就待朕下旨,给爱卿新开一座将军府。”/p

寒翊云执拗一躬。/p

“臣惟有此愿,请皇上恩准!”/p

寇承武和苏景阳在一旁看的是又惊又惧,没想到大哥如此固执,为了不劳民伤财,竟然当面驳了皇上的恩宠。/p

“既然爱卿心系百姓,执意如此,那朕……就准了。”皇帝一扫朝上之臣,将目光转向工部尚书史长青,“史卿,此事朕就交由你来安排,要选一处风水宝宅,切不可委屈了飞云将军。”/p

史长青上前一步,拱手接旨道:“臣遵旨!”/p

朝堂之上突起一阵微声,向来说一不二的陛下,竟会对此人如此偏爱,放纵他一再拂逆圣意,想来此后,在皇上的面前将又多一位新贵红人。/p

皇帝这才转头看向其余待赏的将领,龙眉一动。/p

“此战大胜,朕心甚悦,即日传令,犒赏三军。高武世子上前听封!”/p

寇承武闻言,立马上前,单膝跪地,拱手应道:“臣在!”/p

“高武世子神勇无敌,此前一举夺回东境失守的七郡十三城,护我大明国土,扬我大明国威,乃大明之瑰宝,朕今加封爱卿为上将军,赏黄金万两,赐京都巡城军节制之权。”/p

大明高武世子虽是少年之身,但其勇冠三军之名天下皆闻,这次再度立下不世之功,无论是加赐品衔,还是赏金万千,都不会是什么意外之事,可这京都巡城军的节制权,显然不仅是众臣都没有料到,就连寇承武自己也感觉非常意外。/p

他的脸色略有迟疑,怔了许久,才察觉皇上神情疑惑,于是他连忙下跪谢恩。/p

“谢皇上隆恩!微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皇上的信任。”/p

要说这京都重地的巡城军,虽然兵力不足五千,但是在里头个个都是好手,上能维护治安,下也能破一些杂案,更是掌管着京城大防。/p

不用明说,皇帝也知道在寇承武的心中定有疑虑。/p

毕竟他也曾慎重考虑过,可是如今朝野上下对于高武侯府屡立战功已有微词,自古功高震主,要么被君主疑心最终没有落得好下场,要么就会恃功自傲走上反悖逆天之路,而皇帝此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既可以打破坊间流言,又可以表明他对高武侯府的绝对信任,让各大将门世家都死心塌地地追随他。/p

“余下将领连升sān_jí,赏银二千。”/p

由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亲口道出恩赐,足见他对此役的重视和欣慰,众将亦纷纷下跪,领旨谢恩。/p

皇帝眉眼一动,看向苏景阳,暗示接下来就该你这位大明第一才子了。/p

苏景阳此刻心中十分慌乱,皇帝舅舅虽然曾答应不逼他入仕,但是自己却总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忤逆圣意。/p

然而,皇帝却出乎意料的亲切道:“景阳,你上前来。”/p

要说这满布风云的京城之中,皇帝最为欣赏的人,莫过于这位大明第一才子,长临四杰之首,年少名盛,才冠绝伦,其母更是皇帝唯一的亲姐姐——安阳长公主。/p

年纪轻轻就被誉为大明第一才子,苏景阳的才学自然不输其父,而他的大明第一才子之名,始扬于明武十八年与号称“才士如云”的西雁在寒潭洞的一场闻名天下的比试。/p

那年,大明太学初立,太学祭酒上任之日,西雁皇帝派使臣携西雁十八才子前来宣战,名为祝贺大明太学成立,实则为挑衅大明国威。/p

太学祭酒承接皇帝旨意,宣召当时着名的寒山四大才子应战,不料竟被西雁十八才子逐一击败,伤尽大明颜面,皇帝大怒,全朝上下惶恐,无人敢以自荐。/p

当时,年仅十七岁的苏景阳得父之令,从青云斋归来,于寒潭洞里力战西雁十八才子,时经九日,从四书五经到琴棋诗画,竟无一落败,完胜西雁。/p

自此,皇帝下旨御封苏景阳为大明第一才子。/p

苏景阳闻言不敢有所怠慢,立马拱起手,躬着身子上前,应道:“臣在。”/p

皇帝走下殿台,亲自扶起他。/p

“此一役,景阳又立下大功,只是朕记得曾许诺过你,不会逼你入仕,只封你士卿之职,但是此功

状态提示: 第二十四章 恩威并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