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立后(1/2)
皇帝带着他这一生此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皇帝尚且又做不了和来不及做的事情,何况是平民百姓呢?虽然他有千般不舍,但命运哪里会考虑你舍不舍得的问题,时辰一到,就是再不舍也只有放手,该走就走了。/p
启勋亲眼看着自己的父皇离去,那位高高在上的君王,就像一座大山突然倒塌,眼前剩下一片狼籍,一片荒凉。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曾经年少以为时间颇多,可是如今一眼望得见的未来叫他毛骨悚然起来。/p
皇帝甚至来不及较他怎样做一个君临天下的王者,他像一个刚刚来到世上的婴孩一样,学着呼吸朝堂上的空气,学着处理所有摆在他面前的政务。/p
好多事情还来不及做,就匆匆走了。正如皇帝自己所说的那样,皇后和慕容瑾该怎么处置,这些问题都毫无疑问地落在了启勋的身上。他将替父皇承担和解决这一切。/p
天道轮回,虽然皇帝没有亲子处置了这对男女,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些人都是破害启勋的人,山不转水转,最后他们又双双落入启勋的手上,世事多变,因果报应,该是他们还债的时候了……/p
只是先皇去世,新皇登基,启勋手上要一大堆的事情等他去做,至于这些曾经残害他的人,他只有先放在一边,等得空了再来收拾他们。/p
因为要操办大行皇帝的后事,启勋根本先后不开身回到王府。皇宫里上上下下的事情都需要他安排打理,恨不得有分身术书。因此这些天来他都只能呆在皇宫里,忆慈则是独自一人住在王府里面。/p
按理说忆慈作为将来的皇后,理应帮忙打点一切事宜,奈何身体束缚,她以没有那样的时间和精力来,同时启勋也不愿意她过度操劳,只叫她安心在府上休息。/p
好在一切事宜都有章可循,启勋虽然劳累,但一切都依着祖上规矩办事,渐渐地也得心应手起来,不像刚接手时那样手足无措。/p
大半月忙活下来,先皇的葬礼终于在启勋的管控之下,办得既隆重又不失章法。他将先皇风风光光地送入陵墓,为他充实而又落寞的一生拉下帷幕。/p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启勋则准备登基之事。/p
可是随着启勋登基一事,却牵扯出册封皇后的事情。启勋在王府的时候只娶过忆慈一位妻子,忆慈启勋的唯一的王妃,按理说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启勋的皇后,入住正宫,掌管后宫一切事宜。/p
但问题就出在她出自慕容府上,那慕容瑾残害启勋是总所周知的事情,加上他企图谋朝篡位,已经是大昭国的千古罪人了,他的女儿怎么能成为大昭国皇后呢。大臣们岁忆慈立后之事是反对不已……/p
对于初登帝位的启勋来说是左右为难,他曾经允诺忆慈,要给她一个锦绣前程,可事情才有一丝的好转,他便面临了这样一个大难题。他突然觉得自己很没用,辜负了忆慈对自己的一片期望。/p
反对忆慈的奏疏一个接着一个,尽管他多么想告诉世人,忆慈是一个多么善良淳朴的人,是他们大昭最有资格当选皇后的人,可是世人却不给他那样的机会,他真是有口难辩。/p
“皇上,罪臣之女不可成为皇后啊,否则后患无穷啊!”/p
“请皇上另择她人,慕容忆慈是万万不能当我朝皇后的呀。”/p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p
甚至有的大臣以罢朝的方式来反抗忆慈当上皇后。/p
可是启勋亲口答应过忆慈,此生不辜负她,只取她一人为妻。如今自己才刚刚成为皇帝,难道就要因为局势放弃自己的誓言,言而无信,另娶他人吗?/p
启勋做不到,但这样的朝局又让他十分为难。新帝登基,诸事都还未理顺,在册封皇后这个节骨眼就出了岔子,将来的路恐怕是没有那么好走。/p
但是一想到父皇临终前的话,启勋便有了自信,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没有忆慈就没有现在的他。要不是当初忆慈当初不顾自身安危,到裔国救他,他现在又怎能理所当然地坐在这个皇位上。/p
他发誓这一辈子他要守护好忆慈的,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放开她的手。还好自己没有被大臣们前者鼻子走,忆慈适不适合当皇后,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p
大臣们反对又如何,虽然册立皇后是国之大事,但也是他们南宫家的家事,自己是集大权在身的皇帝,若是此时就退步了,那以后岂不是更没有说话的权利了。对,他正可以借着这次机会立一立威,否则大伙觉得他这个皇帝当得太过软弱无能了。/p
他力排众议,决意要立忆慈为皇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p
尽管忆慈是出自慕容府没错,但她毕竟不是慕容瑾的亲生女儿,这样无辜被慕容瑾牵连多少有些委屈,但现在又不是公布她身世的最佳时期,他还得等。他相信以忆慈的为人处事,将来登上后位,所有人都会心服口服的。这些人只是还不了解忆慈,他们需要的是时间。/p
....../p
忆慈虽然身在王府,但对于外面的事情也不是一无所知的。流言到处传得风言风语,说她是罪臣之女,根本没有资格当皇后。虽然这样的话的话传到忆慈的心里多多少少会叫人心里难过,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她的的确确出身于慕容家,这是铁打的事实。/p
不过忆慈根本就不在乎能不能当皇后,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有启勋的关爱就已经足够了,难道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