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9章 人情世故(一)(1/2)
进入腊月,东泉县的年味越来越浓了。在外打工的、读书、经商的游子们都陆续返乡,县城一下子热闹起来,随处可见人。
街上的小商小贩也多了起来,有mài_chūn联的,有卖衣服的,有卖带鱼等食物的,还有卖锅碗瓢盆的,各式各样,卖什么都有。百姓也不惧寒冷,早早地就坐上三轮车来到县城置办一些年货。一年的劳作,就等到年底才舍得为家里,为家人添置点东西。
沈桐家也不例外,今年对于他们家可谓是双喜临门,沈桐的父亲沈建柱高兴地合不拢嘴。儿子成了大器,当上县委书记的秘书,这可是祖上修来的福气啊。另外,他自己的养殖场也搞得如火如荼。到年底,养的猪全部出栏,光这笔算下来也挣了20多万。
往年一些部门一到年底就排着队来要钱,今年奇了怪了,居然没有一家执法单位上门收钱,沈建柱猜想,这可能与儿子当上县委书记秘书有关。带来的实惠远远不止如此,北寨乡党委书记大笔一挥,把上级配套的资金一份不克扣地亲自送上门,并把沈建柱的养殖场定为北寨乡的重点农业企业,计划来年继续扩大规模,全力扶持。
这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党委书记、镇长亲自登门嘘寒问暖,甚至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人也登门送来米面油,让沈建柱乐得脸上都开了花。再说村里,以前村里的人都看不起这家“外来户”,可沈桐去了县委后,来他家串门的人也不少了,村民们见了面老早就打招呼,热情地都有些不好意思。另外,上门提亲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上次,沈建柱养的猪再次跑出猪圈,村长亲自的大喇叭上吼叫,发动全村人给他家寻猪,不到半晌功夫,几十头猪一头不落地全部寻了回来。
儿子有了出息,沈建柱也年轻了许多,成天在婆姨跟前唠叨:“啥叫光宗耀祖,这就是!你看我女儿,在昭北市,你再看我儿子,给我长足了脸,美啊。”
沈桐的母亲刘秀兰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可儿子自从到了县委办上班后,总共回家没几次,最多的时候就是打个电话,她叹了口气,道:“儿子是有出息了,可这不回家,也不是个事啊。”
沈建柱不搭理刘秀兰,道:“你懂什么?男人嘛,就要以事业为重,成天往家跑,能有多大出息。你看村里周海龙家儿子成天窝在家里,不是打麻将就是瞎晃悠,要是沈桐也那样,你高兴?”
沈建柱躺在炕上,道:“我算过了,抛去一切明天的买种钱,手里还能剩下十几万,够给他在县城买套房子了。至于装修钱,我和女儿说说,让她出点,她还是拿出的。儿子大了,马上就要成家了,他肯定不会回村里来,咱就给他在县城安家。”
想到儿子都快要娶妻生子了,刘秀兰突然抹起了眼泪,道:“哎!时间过得真快,没想到我儿子也要结婚了。对了,也不知道他找对象了没?前两天隔壁村的王嫂还和我说,想把他女儿嫁给咱儿子,她女儿我见了,模样长得不赖,工作也比较体面,在乡小学教书,要不等儿子回来说说?”
沈建柱剜了刘秀兰一眼道:“我告诉你啊,儿子的事你别瞎掺和,他都那么大的人了,有自己的主见了,他想找什么样的人他心里清楚,说不定他已经找好了,你就别瞎操心了。”
刘秀兰叹了口气道:“沈桐早点结婚就好了,乘着我身子骨还行,还能给他带孩子,要是再晚几年,估计就怕不行了。”
沈建柱不搭理刘秀兰,从炕的一角拖过一个枕头,盖上毛巾被呼呼大睡了。刘秀兰自讨没趣,拿着鸡毛掸子去打扫其他屋子去了。
沈桐这边也忙得焦头烂额,因为工作报告的事情他已经连续加了好几晚上班。正如沈桐所想的,郭建刚听到吴江凯让沈桐来起草报告,心里凉了一半,既然不让参与,索性不管了。不管就不管吧,离了你照样该干嘛干嘛。
让沈桐意外的是,新抽调上来的聂少新表现出了很大热情,这些天几乎都陪着沈桐,需要什么数据他就忙前忙后打电话和各个单位要数字,晚上沈桐加班,他也不走,也跟着一起加班,或多或少让沈桐感到些温暖。
聂少新比自己大一岁,师范毕业,分配到县三中教书,上次县委办抽调人,他父亲找了关系愣是把他送进了县委办。他人比较憨厚,又懂得人情世故,从来不以年纪大自居,对沈桐十分尊敬。俩人兴趣相投,又都没成家立业,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
除了起草报告,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沈桐去做。吴江凯去开会他一般都要陪同,前两天开茶话会,让他大开了眼界。
既然是茶话会,会议形式相对活泼,平日里的会议桌拼成一个圆,中间供一些文艺积极分子表演,沈桐选择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
虽然在角落,也逃脱不了一些官员们的火眼金睛,一会儿就有一个官员过来与他握手。这些面孔沈桐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基本上都能叫得上名字来,起身谦微地哈腰,表示尊敬。
关键就在握手的环节。比如说交通局局长悄悄地溜过来很自然地与沈桐握手,沈桐伸出手去迎接时,感到一个硬硬的,类似于卡片的东西再两手中间,他顿时心一跳,准备收手。可那位局长紧紧地一握手,头微微点了下,迅速抽手转身离去了。
沈桐心跳狂乱不止,待没人注意他的时候,他悄悄取出卡片一看,居然是超市的购物卡,面额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