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1890万平方公里(4/6)
免,行政机关更不能幸免,老百姓的家里面几乎每一家都有皇帝的画像,恨不得将皇帝的牌位送入祖祠长生牌,保佑皇帝长寿安康的意思)。宋彪过去写的社评,包括挂在他名下的加起来有两千多篇,统编成了《神武皇帝全集》,全国刻印了四千万多套,几乎国内所有的印刷厂这两年都要干这个业务,怎么印都能卖光,不管老百姓是识字还是不识字,那都像是捧了一套圣旨回家,很多农村家庭正堂都有那种大长桌,俗称“供桌”,上面几乎都有一整套的《神武皇帝全集》,有一些书局直接改个名字叫《神武皇帝全经》,完全就当经文在卖,而内廷总署这两年光是收稿费就收到手软。
此时的宋彪在中华帝国之内,不仅是皇帝,也是一位神灵,那是真正的真龙天子,上天遣派的帝君下凡,有这种说法,说神武皇帝是黄帝下凡。
因为满清是水德,黄帝是土德,神武皇帝既然能消灭满清,带领中华民族复兴,那就肯定是黄帝下凡。爱屋及乌啊,这些年的黄帝庙、黄帝陵也非常火热。
有清醒的人,像唐绍仪、蔡元培、欧阳赓、宋教仁……这些都是非常清醒的人,有不清醒的人,像严复、梁启超、章炳麟,这些都是鼓吹皇帝崇拜的大知识分子,不管你上面的人是清醒,还是不清醒,老百姓是不管什么的,只要你灵验就拜。
宋彪这几年基本都不怎么在国内,此次回到燕京,他才真正意识到国民对他究竟是何等之崇拜,那真是比共和国太祖时期夸张多了。
宋彪回到燕京之后,中南海周边就从来没有安歇过,每天从全国各地都有数万名群众乡绅前来朝拜,学生过来组织游行表达忠君之情的数量和批次也很多,国会议员和中央政斧官员曰常上下班都是无法正常通行的。
燕京火车站是天天挤满人,用交通部那边的话说,挤的火车都开不出去,燕京西山的神武寺、旅顺的神武寺、商丘的神武庙那都是一样的人满为患,包括去旅顺大屠杀纪念碑朝拜的人也非常多,因为这个纪念碑本身也悼念了皇室的宗族。
中南海其实也就是那么个巴掌大的地方,宋彪回到燕京之后也是每天不得安生,但他没有出面制止这些事情,也没有去想法解决问题,因为他需要利用这种方式保证自己在帝[***]政各界的最高权威。
在这种情况之下,国会和内阁根本无力向他反驳,他说什么那就是什么,他说立什么法,推行什么样的新政,那就得立什么法,推行什么样的新政。
宋彪只是让章炳麟和陈其美、汪兆铭等人想个办法,由内廷总署出面制定一些系统的规则,比如神武寺、神武庙、神武宫、万岁祠、万岁碑、神武帝像、神武画像……都要在何等条件之下才准修建和使用,这都需要规则,各省为他修建的行宫应该如何处置,如何命名和管理,哪些省可以修建,哪些省不可以修,哪个机构来审核和管理,这些都要有明确的规则。
大致做了一个吩咐之后,宋彪就带着皇室和家人一起前往庐山度假。
夏曰炎炎,庐山肯定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中国号称有四大避暑山庄,宋彪最喜欢的则是庐山,内廷总署很早就在忙于此事,从英国兰诺兹勋爵手中买下位置极佳的美庐别墅,在此基础上新增修建为皇庭夏宫。
整个内廷夏宫的修建规模是非常庞大的,过去已经动用了四百万中圆,预计还要投入六百多万,按照计划,周边还会继续修建二十多栋别墅,炎热季节,皇帝和内阁都会移驾至此办公,召开全国姓的会议。
皇庭夏宫在整个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大量聘请了德俄的著名设计师,风格上大体走的是中俄合璧的路线,应该可以说是目前帝国在建筑学上的一个主流方向。
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俄国和德国文化对帝国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帝国在军事、教育、工业、政治都有模仿和学习德国的特征,包括帝国对于法律精神的宣扬和贯彻,对于优秀技工的倾力培养、对技工学校的专注和对大学的资助都具有德国式的影响,在文学、建筑、生活方面受俄国的影响则比较多。
首先是东三省受俄国的影响很多,随着东北系入主全国,这种影响就被扩大到了全国,比如说红茶、黑面包、奶酪的流行,荞麦和黑麦的推广种植,俄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到国内的数量是非常多的,这里面就包括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但这个书从一开始就被限制发行,只有搞学术和理论研究的学者专家有机会得到一套,而且是必须登记的。
但是左派的思想,特别是帝国默认可以存在的孟什维克思想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宋彪对这个事情是有克制的,他在1917年的时候就特批允许陈仲甫、俞寅初、宣钟华等人组建了社会主义劳工党,后来效法德国社民党改组为中国社会明煮党。
宋彪和陈仲甫、俞寅初之间也有过两次交谈,谈的还是很有意思的。
其实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孟什维克的很多政治上的领袖大体也选择逃亡到东三省,特别是震旦县和哈尔滨、沈阳的俄国区,所谓的俄国区就是你没有签证,只要你是俄国人也可以临时在这里居住六个月,然后再根据你的情况补办签证。
5月份之后,中苏基本确认了正式建交的框架,中华帝国在苏俄的圣彼得堡、喀山、叶卡捷琳堡设有总领事馆,在莫斯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