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美好的家乡(上)(1/3)
第二天,李序然告别了他们,他要去太仓县赴任了。
他的太太怀了身孕,考虑再三,还是让她回老家吧,太仓县太偏僻,一驰和尘远也陪不了他,所以让太太回老家更稳妥一点。
于是,李序然就先把太太送回老家,顺便自己也回家一趟,他还不知道他的老家是什么样呢?
周超和董连平等官员来送他们,可是一驰和尘远没来,这让李序然很奇怪。
告别了他们之后,李序然就带着太太和梦盈启程了,就在他们走了几百米的时候,听见后面传来到了马蹄的声音,
原来是一驰和尘远来了。
“大哥,知道送你的人多,我们就没凑这个热闹”,一驰说道。
李序然看到他们后面还有几个人,都是自己的亲信,有从江都府跟过来的,也有按察使司的。
“大哥,我们俩不能陪你同去,但我们还是放心不下,这是杜唐兄弟,精通钱粮的算法,写的一首好字,他早就给我说了想随大哥一起去,你就带着吧”。一驰说道。
这时,尘远也说道:“大哥,这是徐明和惠浩,他俩的轻功和剑法你是知道的,他们说了,也愿意跟着大哥,就像当年展昭保护包公一样,定保大哥万无一失”。
这时,李序然看着这些人,不由的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些人都是跟随他多年的亲信,可以说是生死之交的兄弟,这次,自己只身一人去太仓县,他们都很担心,因为王天远虽然结束了,但他在南江省经营多年,难免不会留有杂草,
所以,一驰和尘远的担心也是有必要的。
按察使司衙门品阶高,这些人本在那里可以享清福,明摆着去太仓县是个遭罪的差事,但这些人主动提出要同往,足见其忠心程度。
于是,他说道:“谢谢你们,只是要你们跟着我吃苦了”。
这时,一驰说道:“大哥,说这些干嘛?我和三弟商量好了,只要这边没事的时候,就过来看你,快马加鞭,用不了几天就到了”。
一驰也说道:“对了,大哥,还是让梦盈小姐一起去吧,有些事也好和她商量,再说了,那边人生地不熟的,除了几个自家弟兄之外,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嫂子也回老家养身子,我和三弟会经常看望的,我们这儿到老家更近一点,你就放心吧”。
看着这样的的分别场景,梦盈对一驰和尘远说道:“好了,好了,好像是以后再不能见了似得,你大哥只是去赴任,以后还会回来的,你们俩都回去吧,这不,现在有了杜唐、徐明、惠浩兄弟的保护,你们还不放心哪?”。
于是,大家这样就此别过。
随着“啪”的一声马鞭声,李序然的马车慢慢的驶向了通往老家的方向。
他们走的比较慢,而且走的是比较平稳的大路,是因为考虑到太太的身子受不了太大的颠簸。不过,李序然昨天才出牢,今天就匆匆上路,时间完全来得及。
于是,他们就走一段停一段,遇到驿站或着饭馆之类的就歇一会,晚上就住在客栈里。
李序然也正好借此机会更深入了解一下这一带的民情。对于一个为官者来说,深入的了解民情对于自己的施政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他也在认真的思索着将要面对太仓县,因为皇上说过,官不在于有多大,而是看能不能走正道。对于他这个县令来说,而所谓的正道,就是替百姓治理好一方,造福一方。
除此之外,这一路上,他还在想着另外一件事。
其实,他还真不知道,自己老家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长得什么样子?他们具体相貌是怎样的?有什么喜好?
他现在最担心的是要是见了二位老人,他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说话。因为,自己几乎不知道小时候的事情。所打听到的,也就是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一驰和梦远了解到的情况,还有就是,他太太给他说的一些关于家里情况。
他的父母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他的父亲早年当过私塾的先生,后来经营了一家店铺,现在年纪大了,就把店铺交给了自己家的亲戚打理。
也就是说,在当地还是算一个有名望的大户人家。
李序然想着,到了城里之后要多给他们买些东西,自己多年在外为官,虽然和他们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老人不知道他是重生的李序然,所以,千万不能怠慢了两位老人。
就这样,他们足足走了二十多天,李序然都不知道自己到了那里了,只是感觉到:“这里好远啊”。
终于,他听见太太向随行的人说道:“前面就快到了,你们先去通报一声,你们进城打听一下,就说城南李家就行了”。
这时,李序然放眼望去,这时一个中等的县城,他记得太太给他说过,叫小南县。
这里环境优美,花草树木很是茂盛,田地里的庄稼和蔬菜长势良好。而且可以看到城北有一个湖,还有不少打鱼的人。一路上,他们向路人问路时这些人都很客气,甚至一些熟人主动向他太太打招呼。
看来,这里民风淳朴,一片祥和。
而且,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可以。他们的衣服虽然朴素,但也没有补丁之类的,加上这里能打到鱼还可以种庄稼,他们吃的也能有所搭配。
这让李序然很欣慰,他从小在这里长大是很幸运的,同时他也可以为两位老人减少一些担心和内疚。毕竟,对于一个美满祥和生活的向往是每个老百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