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种田之天命福女》

武林小说网(50ks.cc)

首页 >> 种田之天命福女 () >> 第七十二章 春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0ks.cc/38170/

第七十二章 春耕(1/2)

不多久就是清明了,今年的清明和去年的也差不多,都是到山上去祭拜,到宗祠跪拜,就连子轩和陌陌也回来了。

清明过后转眼就到了谷雨时节,就像诗中描述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如“谷雨”两个字所体现的,接连下了两场透雨,焦家坝的春耕要开始了的春耕开始了。

赵玲玲一家,比别的人家更忙碌。她们一边要顾着急着出来的竹笋,一边赶着在这最适宜的时节,将地种完。在种地之前,一家人坐下来,仔细地规划了一番。

今年,她们家现在前前后后加起来正好一百亩有亩地要种。沟村三十亩,焦家坝和沟村之间五十亩,再加上去年买的和原先就有的,虽然有犁,但要种那么多的地,还要赶在这几天完成,这也是一个很难以完成的任务。

“爹,这么多地我们一家累死也种不完啊!”赵玲玲故意叹着气说道。虽然现在赵家作坊都顾着人,可在种地上赵父的思想还没转过弯儿来。现在恰好是个机会,转变赵父思想的好机会。

“是啊,要不,把你们大伯、叔叔们请过来帮几天忙?”赵父迟疑的说出了决定。

“那也不够啊!”赵玲玲再接再厉提出质疑。

“爹、娘,我们请长工吧!”赵瑶瑶经过赵玲玲的刻意熏陶已经会独立的思考问题。

“那我们请长工?”焦氏看着赵父脸轻轻的说道。

“好,那就请长工。今年你们不用下地,只要把饭菜你们娘几个做好就行了。”赵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颇有几分挥斥方遒的感觉。

确定了人员问题,赵父接着说道:“小麦,高粱和糜子,这几样样都不能少种。”小麦是庄户人家的主食,而到了冬天,糜子磨成面包的粘豆包,也是必不可少的主食,高粱也是平时会经常迟到的。所以,这几样都要种够。“咱们家人口多,我看麦子咱最少得种三十亩地,糜子和高粱的话,各种五六亩就够了。……够咱家一年的口粮,还有税粮也差不多够了。”“嗯,这样行。”焦母母点头赞同。

先确定了口粮和税粮的种植面积,接下来就是赵玲玲最重视的玉米和地瓜。

“咱现在玉米种子也有差不多三十斤,我们肯定不能种得完,这玉米我还不打算推广开来,所以我打算重新购置一个新的庄子,就专门负责种玉米,去年的时候我就算过一亩地差不多得用两斤种子,那咱今年就能种五六十亩的玉米。”赵玲玲说道,“地瓜秧子还没长好,咱们家种够自己吃,还有能供应的上酒楼就可以了,咱就先留出来十亩地,等到明年这个时候秧子就可以卖,还有小豆,咱们一年要吃的豆子还有要熬大酱都需要用到,各类的豆子也都要种个几亩才行。”

这地瓜和玉米要是种好了,收益暂时无法估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会是个让人惊喜的数字。

“这么打算我看行,咱家今年的地够种的了,除了口粮地,就先可着玉米和地瓜,剩下的再种别的。”赵父道。

“糜子和高粱个种了五亩地,那小豆也不能少种了。要不到时候熬大骨,做豆腐,熬大酱,咱还得另外买小豆去。”焦母道。

“嗯”赵玲玲点头算是回应焦母的话,“那咱们先从哪里开始种起,赵玲玲家的地分开在两个地方了,因此种地是要跑不远的路。”

“就先从咱们家附近的开始吧!我们这边就种零散的,庄子上的就种小麦和高粱和糜子。”

“那咱们家那么多的地,要是想要趁着地湿润这几天都种完的话需要请多少人?”赵玲玲问道。

“三四十人吧!明天我就去找吴牙侩把这事办了。”赵父说道。

春耕的时候,陌陌也放假了,不管是私塾里的学生还是先生,家里都是正用人手的时候。百花镇这座私塾有一个传统,就是每到春耕和秋收的时候,都会放几天的假,让先生和学生们都能回家去帮忙种地、收割。

这也算是一种人性化的安排。不只百花镇的私塾有这个传统,其他村镇的私塾也都是如此。倡导耕读传家,耕种是要排在读书前头的。

私塾放假,也包括陌陌所在的高级班。他也应该要回家耕种的。

考虑到陌陌今年要参加春闱了,但是又赶在这个时候放假,所以赵父和焦母都劝着陌陌在家好好的温书,不用到地里去干活了,但是陌陌看着一家人都在为春耕忙进忙出的,他也要跟着下地帮忙,并保证绝不会耽误了复习,陌陌所谓的不耽误功课,就是在耕地的时候也背着书,其实对于这次春闱他已经有九成的把握的了,只是学无止境,他现在背的已经是更高一层次的了,为了能赶着耕种完,赵父让女眷在家煮好饭菜,中午时分,赵父带着长工甚至都不回家吃饭,就让人送来在地头上解决的,吃完饭休息一会就继续耕种。

因为春忙,今天是第一天的开工菜就准备到了下午。那边赵父带着长工干的风风火火的,这边焦氏带着赵瑶瑶正干的热火朝天,见赵玲玲来了。忙分派活计给她。

“玲玲,快拿碗,打几个鸡蛋。”焦氏大声道。

“哎。”赵玲玲答应了,走到盆架边,用盆子里的水洗了手。又从旁边的衣架上拿了围裙系在腰间,这才从碗架子里拿了个大海碗出来。

“娘,打几个鸡蛋?”赵玲玲一边从笸箩里拿鸡蛋,一边问。

“四桌人,还是打十五个。”焦氏算了算。就道。

赵玲玲就磕了鸡蛋,然后

状态提示: 第七十二章 春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