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办法(1/2)
一日后,朝鲜二皇子李晶和朱清媚郡主定了亲,他们的婚期暂定在明年二月份中旬,此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大明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严世冲得知后心里大感痛快——燕家终于又少了一方助力。
然而他不太理解燕锦暄的做法,在这种事情上后者不是有足够的理由不答应退婚的吗?而且那时候大明国的国君根本不清楚事情的缘由,只要燕锦暄不答应,朝鲜国二皇子根本就没有办法娶得了大明国的郡主。
“这人还真是怪,整整定了十一年的婚约也肯拱手相让。”严世冲的某个门客一副惋惜的模样道。
“可能碍于权势吧,毕竟从大的方面来说这种跨国的婚姻对两国的友谊还是有所助益的。”另一位门客接话。
“我可不认为他有那么胆小,而至于说他会从两国之间的好处来考虑那却是抬举他了。”严世冲冷笑着说。
“大人,再自私的人也有其伟大的一面,兴许他真的有这样的认识呢。”魏元廷笑着对严世冲说。
严世冲扭头居高临下般地看了魏元廷一眼,语气冷漠地说:“然而真实的情况往往是——人性大多时候是让人失望的。”
魏元廷识趣地闭上了嘴。
…………..
朝堂上,众大臣正在为是否释放西北三大藩王(瑾王、炳王和润王)而争得火热,支持和反对的人都占了各半,谁也不服谁。
自六王爷、瑾王、炳王和润王被抓之后各地诸侯便纷纷进谏请求皇上对三大藩王从宽处理。
“他们接济六王爷无非是念在兄弟情谊,而他们本身并无任何谋反的行为,望皇上网开一面。”支持释放的大臣说。
“皇上,虽然六王爷是他们的兄弟,然而他们在明知您要抓捕六王爷时还接济他且故意向您隐瞒,这就是犯了欺君之罪,若就此放他们回去无疑是放虎归山,日后恐怕会更难收拾。”反对的一方说。
“大明国共有十七位藩王。如今有十一位联名上书,假若我们不释放这三大藩王的话势必会引起这些藩王的不满,届时他们出兵攻打进来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支持方继续进言。
这确实是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因此一时间朝堂上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大家望着皇上朱知。等待他的表态。
朱知沉吟片刻之后问燕赟培:“燕爱卿有何见解?”
燕赟培赶忙出列答道:“为防引起众藩王的不满,微臣觉得还是先释放他们为妥。但为了以示警戒我们可以适当地削减他们三个的藩地。”
朱知赞赏地点了点头,又望向严世冲问:“严爱卿怎么看?”
严世冲略一思索后出列道:“微臣也同意释放他们,但是只削减藩地的话还是过轻了,根本起不到警戒的作用。不如将他们贬为平民,这样才能震慑得住其他藩王。”
听得他这么说,不少大臣欲言又止。
良久,燕锦暄出列进谏:“皇上,微臣认为他们虽有过失然还不至贬为平民的地步,还是以削减藩地来惩处吧,如果担心这样的处罚过轻,那么多削减一些便是。”
大臣们纷纷点头。
朱知心里也有了底,朗声说道:“好,朕择日释放他们。并将他们的藩地各削减一半。”
众臣忙呼:“吾皇英明!”
朱知早就想收回瑾王的盐场了,这次正好是个机会,所以他会将瑾王盐场一带的藩地都收回来。
一想到这,朱知心里痛快极了。
瑾王,你终于有被朕抓你把柄的一天,哼!
随即燕锦暄又向朱知提议:“此次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个警醒——藩地的管理还需要再加强,因此微臣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收回他们的地方军权。”
如此,各藩地的军事管理权便回归到了兵部,藩王们便不敢扰政和造反了。
也只有这样,大明国才不用担心内部分裂。
朝堂里顿时一阵哗然。
朱知却一拍大腿说:“燕爱卿这建议不错。振辉好好斟酌的。”
当即朱知便点名让一批大臣留下来就此事作进一步的商议。
这些被点名留下的大臣包括燕赟培、燕锦暄、严世冲、张谦、沈家辉、尚云腾等人,其中有一半是严世冲的党羽。
看着这样的阵势,燕赟培和燕锦暄只好在心里暗暗地叹气。
好在皇上并没有完全听严世冲的话行事,否则这朝野便要乱套了。
在去往武英殿的途中严世冲斜眼看了一下走在自己侧边的燕赟培父子。眼睛里掠过一丝寒光。
一番商讨之后,大家终于在收回藩地的军事权上达成了一致的看法,于是朱知立即下旨执行。
同时,也明确表示后天将会释放关押的瑾王、炳王和润王。
而六王爷(傅王)依然做监禁处理。
……………
朝鲜国王和皇子明日便要回国了,所以这天下午朱清媚和李晶两人找了个机会单独见面。
朱清媚带他到高高的城楼上去鸟瞰整座皇宫和皇宫外的护城河。
“大明国的皇宫是不是很恢宏壮观?”朱清媚问他。
她知道自己明年二月份便要远嫁朝鲜去,因此她望向四周的一切时眼睛里都充满了留恋。
“是的。贵国的皇宫有种震撼人心的美!”李晶由衷地说。
“这里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出了五个皇帝。”朱清媚微笑着说。
李晶点头。
“那边,那棵树,我小时候经常去那树下乘凉的,还在树上刻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