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3)
虽然有些模糊却依然记忆犹新的西村就在眼前,唐山兴奋了。可是,走到村口,他不相信这就是西村。记忆中的印象变了:进村的路变宽变平整了,可村东北角的小树林没了,成了光秃秃的荒地;树林旁的乱坟岗也是光溜溜的连草都不见,却多出了几十座坟头;北部的“山”字型土岗还在,当年他在岗上的草窠里躲过日本兵的追杀,现在也是光秃秃的了,还被削去了一片;再西面横着一条流淌不息的凤凰河。这是西村,他相信了这的确是西村。村里的房子多了,变得密集了,还有一眼就能分辨出是新盖没几年的楼房。村里的人也多了,迎面而来的人大多是不认识的年轻人和幼童,脸上挂着稚嫩、饥色、惊慌与疑惑。徐雪森的家也该变了吧?他脑海里只有草棚的印象,只记得它的坐落。回老家来首先想见的人就是徐雪森。应该先去看望老朋友。姚部长和龚炳勋劝他先回到他的老房子里见见自己的兄弟家人,可他置若罔闻,径直朝村西走去。
“西邨,你们家来客人啦!是大干部呢!”闻讯的孩子们是最好的义务通讯员,赶在前面跑到西邨家来报告。
徐雪森听了将信将疑,怀疑是县里对西邨还不肯善罢甘休派人来找麻烦的,便让西邨躲到房里去,他探出头警惕地向外张望。
他看见了大步流星、身形熟悉却模样陌生的人朝他们家走来,后面是他认识的姚部长和龚炳勋,再后面是两个腰间挎着手枪的青年军人。他愣了,懵了。
“老徐,我的鹞子大王,你不认识我了?我是唐山呐!”
“唐山?好像是又好像不像!”
“哈哈,雪森,你真不认识我了?我的老朋友,你好好看看!”
姚部长和龚炳勋上前推推他,说:“那还有假?雪森,别愣了,他就是唐书记,现在是将军啦!”
徐雪森悬着的心放松了。“是,吾认出来了,是老唐,唐书记!吾听西邨从北京回来说你当上将军了。老话说的好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是有福之人,更是有功之臣,国家的栋梁啊,快进屋里坐!”
“不急,老徐,让我好好看看你的府邸!”
“看什么哟吾的唐书记唐将军!寒舍都称不上!跟你住的官府相比,简直就是猪圈牛圈!”
“是啊,雪森,寒酸是寒酸了点,在西村也没几家是泥坯草房了,你是怎么搞的嚒!”
“老唐,比起你还在西村的时候已经强多啦,那时只有两间茅草棚,现在有四间四不像了,解放了嚒,大了一倍,吾是满足了。”
“你真是厚道人!老农民的本色!听说打成‘右派’了?打倒了吗?”
“嗨,风剃头!掉了几根头发!照样下田种吾的田!”
“说的好!还是硬邦邦的汉子!一句话,要相信群众相信党。还要再加一句,相信自己!”
“对,吾问心无愧!”
“哎,弟妹呢?一转眼十七八年不见了,还真有些对不起她的愧疚呐!”
“在屋里烧饭呢!老唐,都过去了,不值得你挂念!”
“她对革命也是有功的嚒!”
“你还没进家门吧?走,吾带你去!”
“不不,就在你家坐坐,说说话,叙叙旧!”
“那好,老唐,如果不嫌弃,就在吾这里吃口你弟妹烧的饭吧。”
“好的好的,多年没吃上弟妹烧的饭了,还真有些馋哩!”
“只是——,老唐,唐将军,让你见笑了——”
“不说了,雪森,我欠你的太多了,欠你的情还欠了你一条命,今天又来蹭饭啦,我这辈子是还不起喽。哈哈!”
里取出一叠钱和全国通用的粮票,恭恭敬敬地奉给徐雪森。徐雪森不敢接,惊讶地问:“这算啥?老唐,你这不是骂吾嚒!你还把吾当成当年讨生活的穷光蛋呐?”
唐山笑着说:“老徐,别误会,不成敬意,也不是谢意,是今天的饭钱!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嚒!”
“饭钱?吾的唐将军啊,你给了钱给了粮票吾家娘子也变不出一粒米来,只能请你吃‘瓜菜代’。所以不用你给钱给粮票。”
“没米了?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么快就断粮了?”
“已经几个月啦!”
“弟妹持家不当?”
“哪里!别的地方吾不了解,西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吾家还算是好一点的,还留着点麸皮和豆饼呢!”
“情况真有这么严重?”
“都是亩产一万斤的口号逼出来的,秋收时又遭了场洪涝灾害,歉了收,又逼着多交公粮,分到家家户户的口粮本来就不足,能不缺粮吗?你就将就着尝尝你弟妹的手艺吧!”
唐山的兴奋之情被一扫而空,脸色冷峻,眉头紧锁,不停地在原地踱步。他急剧地思考着。他犹豫着。
情知不妙的姚部长对龚炳勋耳语几句。龚炳勋立即坐车去公社找老梁。听说当年的老领导唐山到了徐雪森的家,正在为饥荒发怒,老梁立即赶到粮管所亲自扛上一袋大米上了龚炳勋的车。可是,当龚炳勋和老梁赶到徐雪森家时,徐雪森已经在陪唐山、姚部长以及跟随的两名军人喝着见不到一粒米的菜边皮加麸皮做的“咸粥”。西邨和他的家人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龚炳勋一阵心酸。他心酸的是,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他怎么也想象不到农村的农民竟然苦到了这种程度;他还心酸的是,接待分别十多年的生死之交老领导老首长竟然吃的是连猪食都不如的菜汤!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