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绚烂人生 540 学院公关(1/2)
540学院公关
今天第二更,求推荐,求订阅!
奥斯卡公关是什么?
要想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有所斩获,如何赢得拥有投票权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近六千名成员的欢心,就是关键。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都是适用的,电影界的这个江湖,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行业规则。
每一年,在全世界各地上映的电影就有几千部,仅仅在北美市场上映的就有一两千部。其中赢得口碑的优秀作品,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是,要在这八十部优秀作品之中找出真正值得嘉奖的作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颁奖季之中,那些专业人士们就承担了这个责任,他们靠依靠自己的专业眼光、专业知识,对电影做出判断,从而将奖项颁发给相应的作品。
那么,专业人士仅仅是“专业”吗?不,他们的“专业”之前,必须是一个人。是一个人,就有自己的喜好。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赢得所有人的喜爱,因为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如果一部作品认为,自己拥有绝对的优势,优秀到可以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将手中的票投给它,那么这部作品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所以,专业人士们每一年、每一个颁奖季的喜好走向,就成为了奖项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了。
金球奖,是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评选出来的,代表着外国记者们的喜好;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自然代表的就是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成员们的喜好;同样,导演们的喜好得到了美国导演工会奖,演员们互相的评选推出了美国演员工会奖,还有纽约影评人协会、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波士顿影评人协会……而奥斯卡,代表的就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喜好。
奥斯卡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原因有许多,其中之一就是学院派的权威性。近六千名成员,涵盖了娱乐圈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投票,不管牵扯到了专业、知识,还是政治、时事,终究难逃个人喜好这个影响因素。
所以,所谓的奥斯卡公关,或者说颁奖季公关,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们打交道,希望成员们能够对电影、对演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赢得成员的个人喜好,然后实现投票。
对颁奖季志在必得的电影为什么选择年末上映,因为可以使得学院成员印象更加深刻,在报名截止之前纷纷上映;学院不断在修改规章制度,避免电影公司与学院成员攀交情、走后门、暗地拉票,但小规模放映会依旧十分密集、提供给学院成员的免费电影票也总是交际的好办法、圣诞节前后络绎不绝的聚会派对宾客名单上总是可以看到学院成员的名字……
学院可以禁止电影公司拉票,但无法阻止学院成员观看电影: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无法阻止学院成员的个人交际:因为这是成员们的私人生活。
一句话总结,其实奥斯卡公关,和所谓的“公关”没有任何区别,就是打交道、攀交情、拉近距离、增加印象分。从而影响电影在学院成员心中的分量。当然,电影本身也还是要有质量才行,否则就算媒体将“爆冷”的名号安在获奖作品的头上,民众不相信,那么奥斯卡的“权威”就必然不复存在了。
所以,真正需要运营奥斯卡公关的,往往是拿奖热门的几部影片,此时就看各个电影公司大显身手了。奥斯卡公关最经典的成功案例,就是第八十三届奥斯卡了,在颁奖礼里风光无限的“社交网络”,在最后时刻,输给了韦恩斯坦公司强大的公关能力,最佳影片由“国王的演讲”虎口夺牙。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七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埃文-贝尔能够拿下最佳男配角这个奖项,其实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首先,发行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公关能力必须认可,他们与学院成员们打下了坚实的友谊基础,从“改编剧本”十二月初上映开始,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就开始了忙碌的颁奖季公关工作,收获也是十分丰富的,这使得埃文-贝尔最后在与“时时刻刻”、“毁灭之路”、“芝加哥”、“逍遥法外”等一众出色影片的竞争中,成功脱颖而出。其次,老调常弹,埃文-贝尔自我本身的出色,的确是一骑绝尘。最后,还有奥斯卡自己内部老派势力和新派势力就本届奥斯卡是否举办产生了分歧,而埃文-贝尔又成为的导火索,最后成为了两派势力的角力场。奥斯卡得以举办是老派势力的胜利,坚决反战、拒绝出席的埃文-贝尔拿下最佳男配角小金人,则是新派势力的胜利。
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公关能力值得赞赏,可惜梅丽尔-斯特里普在奥斯卡之上,输给了“芝加哥”的凯瑟琳-泽塔-琼斯,也表示出学院新派势力对战争结束、和平欢乐归来的期许。
虽然有公关交际这一说,但奥斯卡的权威还是可以相信的,毕竟能够入围的影片都是十分出色,就算电影公司公关手腕出色,但作品本身还是第一要素的。
在奥斯卡公关,甚至整个颁奖季公关来说,十一工作室没有丝毫优势。独立工作室根基薄弱的缺点,一览无余。
所以,当初埃文-贝尔公然拒绝出席奥斯卡,挑战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权威,媒体才会那么幸灾乐祸,因为十一工作室没有任何基础,现在居然又得罪了学院老派势力,未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