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变化(1/2)
白铭文在彭城,也是志满意得,下定决定做一番大事,到任一年里,彭城虽说不是一日千里,但百姓也是安居乐业,户有余粮。
加上杨青从买了九德山后,就开始给九德山造势,他深谙人们的心里,对于神话传说尤其津津乐道。
编造了跟九德山有关的一些故事,雇了一些说书人,在各处讲说。
说是原本九德山住了一户勤劳的茶农,这个茶农有个儿子,为人十分的勤奋能干,将九德山的茶树打理的井井有条,一日春日里茶树开花的时候,引来了正在四处播撒花种的百花仙子,与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样,勤劳能干的男人,美貌且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总能有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总能让人铭记,仙凡恋总是不能被天庭所容,天兵天将带走百花仙子时,留下了男人夫子两个,百花仙子的眼泪洒落到茶树上,自那以后,那里的茶树采摘出来的茶叶,总有一股淡淡的花香味。
当然了,说书人讲的自然比这要精彩百倍,直听的人如痴如醉,一问之下,才知道那座山正是附近的九德山,那茶,正是山里特有的恋花茶。
一些商人闻风而动,然而随后才得知,九德山已经被人先一步买了,有些茶商出高价收购茶叶,也是收不到的。
就在恋花茶被炒的价格飙升的时候,杨青在九德号推出了,趁着当时的热劲,开始争取当年贡茶的供货商。
虽说最后实力不如原本的那两家贡茶的茶商,并没有入选,但是恋花茶也为世人所知,尤其受官宦内眷的关注,所以,价格也不算低。
所以,恋花茶的推出,还是十分的成功。
白莲翻看了一下杨青派人送来的账本。随着九德号经营模式的成熟,以前那种有所亏损的情况改善了许多。
九德山原本的住户,杨青一早就在彭城安排好了住处,已经迁出了九德山。又招揽了许多田地贫瘠的百姓和一些制茶的老师傅到了九德山,打理茶树,采茶制茶。
彭城官府比往年的税收都高了许多,白铭文自然高兴,常常受到上司的称赞。
白铭文能力得到肯定。对着卫氏的时候,也多了一丝自信,再加上这一年里,白铭文简直是转了性子,身边再没有什么花花草草,两个人的感情也算回温不少。
白莲想到最初张牙婆往这里送女人的场景,依旧觉得当时自己做的对极了,借此立威,更在事后着人传言,说是新任的县令与夫人鹣鲽情深。且白县令洁身自好,曾立信说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不会有纳妾一说。
彭城上下,一时人人称赞,这样有情有义的父母官,自然也会做百姓的好官。
白莲想到白铭文听到这些传言时的表情,别扭的让人想笑,白铭文是个重颜面的人,更在乎别人口中的说法,所以。这一年可是比柳下惠都君子,守着卫氏,就是连丫鬟也不曾多看上一眼,平日在白府里伺候笔墨的全是水嫩的丫鬟。如今清一色的都是小厮。
加上卫氏脾气也软了不少,两个人倒也有了些夫妻的情分。
从过了年,白莲就一直在担心,记得是瘟疫是在七月的时候扩展开来,但是白莲并不知道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所以,从春天开始。白莲就在时刻关注着彭城各处医馆,到如今马上端午了,彭城还是风平浪静,没有一丝瘟疫的影子。
县衙的差役,空闲的时候,就被白莲指使着去城里各处熏一些艾草,能做的防范都做了,接下来便只有听天由命。
白莲看完那些账本,便倚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杜鹃花有些凋谢的迹象,微微有些出神,去年这个时候,还在永州,这一年的时间,不光是自己,就是白铭文跟卫氏,也都有了许多的变化。
白莲还在微微的出神,就见樱桃从外面走了进来,给白莲行了一礼,说道:
“姑娘,赵大夫来了。”
白莲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站起身来就往外走去。
昨天在给卫氏请安的时候,听着卫氏连着打了几个喷嚏,而且一直提不起精神,白莲问了几句,卫氏只说是天气不正常,有些受凉了。
白莲记在了心上,因为心里对那场瘟疫十分的担心,加上卫氏又在这个时候有了生病的症状,白莲如何不担心,一早就让人去请了大夫来。
卫氏听到香菱说赵大夫来了,想到昨日白莲围在身边问前问后的样子,不由得一阵暖心,女儿这般懂事,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赵大夫跟白莲前后脚进了卫氏的房间,卫氏看到赵大夫身后跟着的白莲,一副担心的神色,笑着说道:
“都说没事了,偏你这丫头不放心。”
白莲笑了笑,就听到赵大夫说:
“这是夫人的福气,也是九姑娘的孝心。”赵大夫是九德号的,自然跟白莲熟识。
“赵大夫笑话了,请吧。”
卫氏请赵大夫入座后,伸出了手腕,由着香菱搭上了一层薄纱。
赵大夫仔细的号着脉,白莲在一旁凝神闭气的等着,卫氏抬头看着她,不知不觉中,白莲已经这么大了,十岁与十一岁,不过相差一年,却好比是两个不同的年龄段一般。
她比同龄的女孩子都高挑一些,且行事稳重,自小就没有天真稚气,看着有一种让人心安的气质。
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越发出落的娉婷,卫氏有时候看着她的样子也有些失神。她长得像自己,却也不全像,她的眉目之间有着自己没有的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