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未开战,先剿匪(1/2)
流求卫队在山东半岛的一系列军事调动瞒不过当地人的眼睛。
老百姓们都知道这个秋天,流求卫队又要出去打鞑靼强盗集团了,他们满心欢迎这样的战争!
原因很简单,他们发现自己能从战争中得利------每次战斗后,特别是流求卫队安置难民时,他们要从民间购买各种生活物资,哪怕是这时当个劳工也比平常当劳工收获多,因为工钱给的高,流求卫队还管饭。
而且连芦苇和玉米秸的草席子都要好卖很多!
王德发还在这里的时候,他绝对佩服山东半岛老百姓的创造力,玉米才开始种几年啊,他们就会综合利用上了。
用玉米穗皮上厕所,省下手纸,这属于简单原始的利用。
用玉米秸皮编织出草席、草帽和包包,这属于实用型艺术加工。
用玉米穗须煮水喝,说是去老年斑,这属于开始玄幻了------
战争会致富的,也许好战的原因只在于这里。
当然,藏在山东半岛上的各路细做也会把消息传出去!
所以,他们出兵很快------中秋节的这一天,他们的主力就开始正式行动了。
其实最开始行动的还不是他们主力,是赵安统制和黄祖队长的特工队。
他们的任务很明确,进到淄博、济南和莱芜三城之间的山区,去打各个山头的山匪!
山匪是**武装,他们是反对一切政府,只喜欢自己“劫富济贫”,但是往往是劫别人的富,济自己的贫。
特别是那些铁矿或是小冶炼作坊厂的周围,那些山匪对他们都是极尽敲诈勒索之事,这是流求卫队不可能容忍的存在,这样的人和势力与鞑靼强盗集团有何区别?!
他们事先针对这些山匪的调察是周密的。
各个山头的山匪中确实有被逼而无奈上山落草或是由原先反鞑靼势力的民间起义者组成,但是,他们的生存却是全靠着非法的方式来维持,甚至过得比较好,所以这一切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
赵安统制和黄祖队长把自己的队伍分成若干小队,然后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来联合作战。
他们同时还雇佣了当地的一些矿工来做向导。
当时,他们刚见到当地矿工的打扮都差点笑了,这些人竟然和山东半岛的矿工差不多,也是穿着帆布衣服和裤子,只是鞋子是草鞋。
矿工向导们还解释说:“流求鞋子太贵了------不如帆布衣裤更便宜实用!”
赵安统制当时还好奇地问道:“尔等在深山里,竟也知流求?”
矿工向导们恭恭敬敬地说:“好教大人知道,我等要时常下山购物贩铁,所以时有耳闻------大家常盼着流求天兵天将来救我等!”
赵安统制听了心中有气,我分明是大宋官兵!
但是,他忍住了,自己是非官方身份,临出发前便得到警告,若是在战场上被俘,且不可说出大宋来,就算说了大宋也不会承认!
赵安统制就算用屁股想,也会明白为什么。
------所有的恶气都出在了山匪身上!
以他们的实力打山匪,太欺负人了------加上完全由本地人带路,什么地形、地势这些问题都难不住人。
剿匪的人反而是在暗处,山匪在明处,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武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山匪的寨子一般都在险要之处,而且还要留有退路,基本没有把自己的老巢放在绝境中。
他们还是用这个时代的眼光去考虑别人攻寨子的能力------所以,就吃了大亏。
赵安统制和黄祖队长根据不同的山寨,要么偷袭,要么强攻,不管怎么打,他们都得心应手。
和鞑靼军队相比,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太差了,常常是夜里放了几枪,受了几枚手榴弹,或是白天挨了几枚火箭,整个寨子就全乱了!
好像只有收尾工作费了些事情。
这里的第一点,他们无法保证完全擒获山匪。山区里,虽然守住要道能抓到大多数逃跑者,但是,枝枝杈杈的地方太多,总围堵不严。
第二点,竟然还有山匪把家眷都搬到了寨子里!一抓就是一大窝,真是行走不便------
第三点,当地的百姓对剿灭山匪的行动非常感谢,也支持,但是有寻机便会对有血债的人施私刑,看来附近不受匪难的人家还是少数。
后来,赵安统制和黄祖队长决定不再集中看管,而是破了一个寨子后,马上派出一部分队员。直接把所有人都押送回山东半岛,让别人处理他们。
至他们的山寨嘛,当时就全部烧毁了,断了他们的任何回头的想法。
这期间,一些当地的地方官员当然知道那个流求海盗派人四处剿匪,他们不敢管,心里还乐呢,狗咬狗,一嘴毛。
他们先前也组织过人手去剿匪,但是哪一次都是铩羽而归------他们认为山匪的战斗力很强大,再说赢了他们也没啥收获。
这是真的。
赵安统制和黄祖队长曾经攻下一个寨子后,一清点,缴获了众多的土豆、地瓜和玉米棒子,还有十几匹布------这些连他们的弹药费用都补不上!
但是,经济账不是这样算的。
他们彻底平定了山匪后,当地的百姓感恩涕零不说,整个山区的稳定,让那些小矿主和小冶炼作坊主的干劲更大了,他们自己都加大了投入。
至于说那些一群群被陆续押回的山匪及其家眷,他们才不操心别人如何处置。
他们自己的损失不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