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苏老的惊讶(3/3)
来处理,保证能够令大家满意。何婉奕手上的伤口只是挠破点皮并不碍事,消消毒就没事了,一会功夫就处理好了。
大家正准备商量接下来去哪里的时候,舒泽接到了任奕鸿的来电,再次邀请大家过去坐坐,说是他那还有一位老朋友,想要认识一下孟子涛。
反正大家现在都没什么事情,舒泽就在电话中答应了下来。
片刻后,一行人根据任奕鸿在电话里的指引,来到了他的店铺,马上就有人迎上来,得知来意之后,带着他们来到会客室。
此时在会客室里,除了任奕鸿之外,还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年纪看起来比任奕鸿还要再大一些。
“我还以为是谁,原来是您老人家啊!”
舒泽看到这位老人,脸上立马就露出了笑容,连忙迎上去问候了一声。
这位老人其实是郑安志的好友苏家润,他在金陵书画界很有名气,除了一手好笔墨之外,最厉害的是鉴定书画的水平,堪称“火眼金睛”。
因此,舒泽一经介绍,孟子涛也马上就反应过来,连忙带着大家上前问候。
苏老看着孟子涛连连点头道:“好好好,果真是一表人才,可惜我没有老郑的服气哦。”
舒泽插话道:“您老这话说的,星哥和杰哥无论是书法水平还是眼力,都是大家公认的水平。”
苏老笑着摇了摇头:“他们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要是能有小孟一半的实力,我做梦都能笑醒。”
说了几句闲话,苏老就把话题放到了书法上面,孟子涛当然不怕,全程侃侃而谈,听得苏老眼睛都亮了几分。
任奕鸿也在旁边连连感慨,有生之年居然能够遇到这等妖孽,年纪轻轻对书法的理解居然就能够到达这等地步,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感觉都没有聊多久,时间就过了11点,任奕鸿笑着邀请大家吃顿便饭,并且说已经订好了,大家也都没有意见。
包厢里,大家纷纷入座,等上菜期间,任奕鸿提起上午的事情,说可以尽些绵薄之力。
“不用了,事情已经解决了。”孟子涛把后来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苏老提起了一些兴趣:“仿范宽的画?能不能让我欣赏一下?”
孟子涛打量了一下四周:“这里有些不太方便,要不咱们饭后去任老那边再说吧。”
“没问题,我又不急。”苏老笑道。
在闲聊中,大家结束了午餐,又返回任奕鸿的店铺。
当孟子涛拿出那幅画的时候,苏老明显怔了怔,眼中泛起不可思议的神色。
舒泽有些讶异,问道:“苏老,怎么了?”
苏老回过了神来,摆了摆手道:“等等,我先看看再说。”
大家虽然觉得好奇,不过并没有多问,让苏老仔细鉴赏。
舒泽拍了拍孟子涛的肩膀道:“喂,你小子又捡漏了吧,看苏老的表现,这幅画不会是真迹吧?”
孟子涛笑道:“光是看看纸张你也应该知道这不是真迹,不过作者应该也大有来历。”
“是谁?”舒泽连忙问道。
孟子涛回道:“不出意外,应该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画家王鉴。”
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家藏古今名迹甚富,为王鉴学习临摹历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擅长山水,成为画坛正宗。
王鉴仿范宽的作品比较早,也比较多。按一般的绘画常理,仿某人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应与原作品一致,但王鉴所仿并没有完全按照范宽的模式依葫芦画瓢,而是夹杂着自己的想法。
这点也有他的论述相印证,比如在沪市博物馆藏有一件王鉴63岁时所绘的《仿范宽山水》。他在画中自题道:“近时丹青家皆宗董、巨,未有师范中立者,盖未见其真迹耳。余向观王仲和宪副所藏一巨幅,峰峦苍秀,草木华滋,与董、巨论笔法,各有门庭,而元气灵通,又自有相合处。客窗而坐,独仿其意,不敢求形似也。”
这段话中的“独仿其意,不敢求形似”是说王鉴仿范宽之画是取其意,而并非取其形,是希望用董、巨的画法来改造范宽画法,这说明王鉴的仿古画不是“死”仿。他这么做的效果极其显著,让他成为“清六家”之一。
(7/6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