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兵临城下(求月票)(1/2)
朱道临离开后的第三天下午,魏国公徐弘基率领的联合舰队32艘战船,经过十五天的航行,终于顺利抵达威海卫。
看到密密麻麻的战船缓缓进入港湾,两天前赶到威海卫的张德义和新军骑兵教官皇甫翊欣喜若狂,拉上诚惶诚恐的威海卫千户迟崇智,匆匆走下瞭望台,一阵小跑赶到码头,大声吩咐傻愣愣站着观看的威海卫数百士卒赶快准备系缆绳和跳板。
淡水分舰队的两艘550吨级新战舰率先靠泊。
两百余名海军陆战队员登上码头后立即展开警戒,全副武装的分舰队参军长李长隆和镇抚官谭岳紧随而下,向张德义、皇甫翊和迟崇智等人敬礼并致以问候。
皇甫翊连忙把朱道临的安排简要通报。
李长隆和谭岳听完后略微商议,命令跟随在身边的信号兵打出“全体靠泊、登岸休整”的旗语。
距离海岸线约莫 余米的海湾中央。
江南水师550吨级的新旗舰“伏波号”刚刚落下主帆,站在甲板上的水师统帅徐弘基一脸焦黄,气色萎靡不振,他身边的陆师统帅张拱薇也掩不住满脸的倦色,显得极为虚弱。
两人在一群将校的簇拥下,遥望码头上不断舞动的信号旗,一面大骂朱道临不是东西,一面下达船队靠泊登陆的命令。
徐弘基和张拱薇身上裹着厚厚的裘皮大衣,外面披上厚实的大氅,仍然冷得嘴唇发紫,不断跺脚。
十五天的逆风航行,几乎耗尽了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麾下官兵同样在剧烈颠簸、似乎永无止境的旅程中饱受折磨。
素来牛逼轰轰自认老子天下第一的江南水师将士,也无法适应海浪翻涌、风向多变的海上航行,超过半数将士连续数日呕吐不止,如同大病一场,唯独朱道临麾下的海军将士应付自如。还和出发时一样龙精虎猛,这下徐弘基和他麾下将士想不服气都不行。
张德忠率领留守后卫6,000官兵率先下船,徐弘基、张拱薇、西梅诺和淡水舰队主将巴加斯紧随其后。
紧随其后的是吴季诚率领的金州卫两个炮兵营,以及还没有战马的两个骑兵营、1个辎重营和1个工匠营陆续登岸。最后才轮到人数高达16,000人的水师官兵和宝山卫3,0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
江南陆师留守后卫的6,000官兵直接开进威海卫城驻扎,朱道临麾下的海陆两军将士却没有这个福气,略作休息燃起数百堆篝火,开始陆续卸下十几艘运输船上运载的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
徐弘基、张拱薇和西梅诺等人在千户官迟崇智等人的引领下,直接进入当年戚继光大帅扩建的威海卫。来到卫城中央颇为气派的将府大堂,在熊熊炭火旁捧起热气腾腾的茶水喝下大半杯,这才感到身上有了丝暖意。
张德义是率先跟随朱道临北上的编外参军。
数日前张德义被朱道临打发到威海卫来迎接他老爹和大哥,刚开始他还不怎么愿意,此刻面对满脸慈祥的父亲和笑容亲切的长兄,张德义忽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亲情涌上心头,终于明白兄长朱道临的一番苦心。
即将担任威海卫指挥同知的新军骑兵教官皇甫翊,捧出一沓册子大步进来,游目四顾,先把属于海军的五本册子分发给海军参谋长西梅诺、分舰队统领巴加斯、参军长李长隆、镇抚谭岳和战术教官诺曼西亚.德.卡利斯。剩下的四本则分别送到徐弘基、张拱薇、张德忠和吴季诚手里:
“这是军令处根据我军斥候的侦查和山东巡抚朱大典的战场通报总结出来的资料,详细记录了叛军的将领情况、各部人数、武器装备和登州城的防御态势,其中也包括了山东巡抚朱大人麾下的四路大军。”
“可惜的是,属下刚到登州就赶来威海,前锋各部尚未进行战场实地勘测,因此无法绘制战场地图和海图,只能做些文字方面的总结。”
徐弘基细细看完五页纸的战场通报,便对登州敌我态势了然于胸。他望向出自麾下亲卫营、如今是朱道临手下干将的老部下皇甫翊,好奇问道:“皇甫翊,你刚才说的‘军令处’是个什么东西?”
皇甫翊连忙回答:“报告国公爷。军令处是朱将军数月前组建的作战指挥机构,专门负责制定作战方略、情报收集、地图绘制、兵力调遣和军事训练等……”
“刚开始的时候军令处只有7个人,全都是紫阳武馆的武学教习,上月开始从各军中抽调不少能写会算的年轻百户官和总旗官。目前人数已增至36人!”
“首任军令处长是留在青岛卫训练新兵并负责建造军港的厉易良厉老哥,军令处大部分参军都留在青岛卫辅佐他。”
徐弘基望向若有所思的张拱薇,嘿嘿笑道:“贤弟,你麾下最能干的家丁头子还是被那小子挖走了!”
张拱薇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老厉一直想重返沙场,让他出去闯几年吧,否则他总是感叹生不逢时。我听了也腻味。”
众人哈哈一笑,徐弘基笑完转向另一侧低声商议的西梅诺、李长隆、巴拉斯和卡利斯等人:“西梅诺将军,你们有什么打算?”
西梅诺连忙站起来:“公爵阁下,看过朱将军的通报和建议,我们一致认为朱将军的意见是可行的,也是最好的。”
“根据目前天气情况、风向和海况判断,未来三天内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三天之后只有上帝知道了,所以我们需要抓紧时间。”
“如果舰队明天上午7点出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