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金玉仙缘》

武林小说网(50ks.cc)

首页 >> 金玉仙缘 () >> 太上老君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0ks.cc/68502/

太上老君(2/4)

君口授:“初居阳平山上,感太上授以经箓之法”,“居鹤鸣山修道,感老君授以秘录”。等等。自此以后,老子就进入了被人神化得“玄而又玄”的过程。

《云笈七签》记载:“太上老君者,混元皇帝也,乃生于无始,起于无因,万道之先,元气之祖也。”而且连老子的母亲也不是凡人,是玄妙圣女。“三气混沌凝结,变化五色玄黄,大如弹丸,入玄妙口中,玄妙因吞之,八十一年(又是一种说法)乃从左肋而生,行而白首,故号老子,老子者,老君也,此既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只根本也。”

还有一种说法,说老子是诞于九个八十一万亿零八十一万年的元气之祖,如果换算起来,那时连太阳系还没有产生。

老子即然被神化,形像也变得神乎其神,说法很多,《酉阳杂俎》前集卷二描述老子的说法比较典型:“老子高九尺,或曰二丈九尺,耳三门而无廓,绿眉毛中有紫毛长达五寸,绿眼珠中有紫光,鼻子双柱,浑身绿毛白血,顶有紫气。”但这种说法有失庄重。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直到晋代,葛洪在《抱朴子杂应篇》里对老子的描述才被大众接受,并形成共识,这里的老子已经威是风凛凛,气度非凡的一代道祖宗师:

身长九尺,黄色,鸟啄,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为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铤之剑。

被神化后的老子更是数易姓名,无世不出。灵异非常。如广成子、黄石公、河上公、铁拐李等等,都曾被说成是老子转世,更有《老子八十一化图》,记述老子历代变化的形像。道教信徒们对老子这样的神化,目的是借老子追述其源流,神化其教派。但这种宣传做得多了,反而有了脑白金效应,负面效果很大。有人就质疑,身为一代宗师,怎么就这么热衷于投胎转世,而且转世的很多形像都是卑琐的。随着人们指责、疑问程度的加深,很多教派便取消了这种无谓的宣传。

对老子的崇拜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唐代李家皇帝,为给自己脸上贴金,抬高李家门第,便找到道教的大教主太上老君,与其攀叙上家谱,尊其为始族,自称是老君的后代,“神仙之苗裔”。并为此制造了很多神话。

《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起兵之初,在霍山与敌军对峙,不能取胜,万分焦虑。这时来了个自称“霍山神使”的白衣老人,求见李渊,暗示进攻路线,终于取胜。道书《混元圣纪》直接就把“霍山神使”说成是太上老君派来的。

《唐会要》卷十五《尊崇道教》记载了唐高祖李渊成为太上老君后裔的说法:

武德三年(公元602年)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今山西省浮山县)羊角山(今称龙角山),见一老叟,乘白马朱鬣,仪容甚伟,曰:“谓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年。”高祖异之,乃立庙于其地。

李渊在羊角山修了老君庙,把浮山县改名为神山县,正式确立了与李聃的“祖孙”关系,并宣布道教为国教,还下诏宣布三教的先后:道先,儒次,释最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再次规定,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唐高宗李治又进一步,封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钦命《道德经》为上经,王公百僚必须会背诵。唐玄宗李隆基更是把对老子的崇拜推上了顶峰,尊号太上老君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阕玄元天皇大帝”。亲自为《道德经》作注,颁于全国。下令天下各州都要建玄元皇帝庙,并大量绘制玄元皇帝图像,分布天下。

老子的家乡,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在唐时规模最为庞大,此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北五公里的隐山上,唐时占地870亩,楼台亭阁600余间,宫内古木参天,碑刻成林。朝廷派500兵士镇守。太清宫分前宫、后宫两大部分,中间有河名清净河。河上有会仙桥相连,有午门,御道。中央为太极殿,两侧为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主殿太极殿的塑像与其它地方不同,中央为老子像。而两侧就不是常见的仙真,神将。而是唐高祖、唐太宗等等唐代帝王像列侍左右。可见一斑。

老子在早期道教之中为开山祖师,第一大神明,但是到晋朝后期,因为三清尊神的出现,老子的神位由第一降为第三。这主要是道教产生以来,就面临着一个对手,佛教。“三清”的出现是和佛教传入中土,两教争夺信徒,各吹嘘其教神通无比,相互斗争的结果。我会在以后的作品相关《神仙神仙造神运动》叙述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说。

因为老子的辈份大,与释迦牟尼同代而又稍高。所以,在后来与佛教争夺信徒的斗争中,老子又成了道教信徒们的锐利武器,出现了“老子过函谷关化胡”之说,硬把佛祖如来说成是老子的晚辈,说成是老子的弟子。从而出现了“三教出一门”的说法,这个问题,会在以后的作品相关《道教流派、“三教出一门”之说》叙述,这里也不多说。

三、老子

扯描写老子的书,影响最大的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和许仲琳的《封神演义》。

先说《西游记》的太上老君,《西游记》也说到了三清,说到了太上老君,但太上老君的地位并不高。只是一般的炼丹神仙。为什么《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不是备受尊崇的呢?因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就是

状态提示: 太上老君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