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3)
可问题是府中各人的日常开销都是从公中走的,这其中包括了阖府的主子下人每月的例钱,迎来送往的三节两寿,给上峰的冰炭孝敬,以及偶尔要去亲朋好友里赴宴庆贺等等。这里头一笔笔一桩桩的,哪个不需要银两?按着原本的惯例,府里每年都能收到来自于庄子里头的粮食收益,以及铺子所获的利钱。这些收益完全足以维持整个荣国府运作,保证所有人都过得舒舒服服的,甚至还能结余下不少银子。如今府里的公中没了银钱,等于整个荣国府都面临着无所适从的局面。
——除非,再有人往公中添钱。
王夫人不怕没钱花用,怕的是贾母逼着两房都拿出银钱来。她很清楚,真若是如此,到时候两房拿出来的最次也要各十几万。这笔钱她不是拿不出来,而是打心底里不愿意拿。想也知晓,他们二房只是府里头的过客,虽说如今荣国府是尚未分家,可以后呢?说句不好听的话,等贾母百年之后,这家不分也得分。到时候,即便二房也能分到一部分家产,可大头却必然是落在大房身上的。
“老太太您倒是说句话呢,旁的且不论,中秋节礼可如何是好?难不成,要两房各拿节礼分出去?”
这是王夫人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了,虽说也有些吃亏,可比起拿出实打实的钱财出去,各家各回节礼却是最好的法子的。再仔细一算,她这头要回的不过是自个儿娘家,贾政既已打算年底调职了,连给上峰的冰炭孝敬都能省却下来。至于旁的人家,自然就应该由大房去操心。
“各回各的?”贾母冷着脸狠狠的剜了王夫人一眼,“且不说金陵老亲如何处置,就说敏儿那头,是不是也索性省却了?还有保龄侯府,你是不打算要这门亲了?”
“不不,老太太您误会我的意思了……”王夫人面露尴尬之色,心里却暗道,这些当然是由大房来回礼的,同她有何关系。
“哼!节礼各回各的,那你怎么不索性提了分家算了?我还没死呢,你就盼着这家不成家了?”
贾母面上的神情极为难看,也不等王夫人再说甚么,只狠狠的一拍身畔的小几,唬得王夫人立时跪倒在地,身子抖如梭子。
其实,王夫人心里头的想法,贾母也猜到了几分,甚至贾母也挺能理解她的,可理解是一回事儿,真正实施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倘若真的像王夫人所言那般,那等于是暗地里分了家,若真如此,她这个老封君当的又有甚么意思呢?
公中必须有钱财。
“你也不必再说了,我已经想好了,包括我在内,你们两房再各出十万两银子,一共三十万两存在宫中花用。哭穷这事儿就直接省省罢,哄外人也罢了,哄我……哼!至于往后的事儿,等政儿谋到了肥缺,自不会缺了银钱,到时候我也不会逼你拿出来,只管你自个儿存着当私房好了。”
“此话当真?”王夫人惊喜的抬头,她先前对调职一事没甚么太大兴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即便真的有了钱,也未必都能进了二房的私库。除却父母在不分家的惯例外,还有一句话便是长者在无私产。只要贾母还在,王夫人除却能保证自己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独她所有外,旁的一切其实都是属于整个荣国府的。贾母不追究也就罢了,一旦追究起来,他们啥都保不住。
只是,话一出口,王夫人当下暗叫不妙,唯恐贾母会因此动怒。可有心为自己辩解几句,又一时间寻不到合适的话。王夫人只一脸尴尬的跪在地上,低着头懊悔不已。
“总算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唉,也罢,谁能没点儿私心呢?王氏,你只管记着,珠儿已经十一岁了,元姐儿也有九岁了,眼瞅着孩子们一日大过于一日,你就不为他们考虑一番?”
孩子大了,需要银钱的地方也就愈发多了。珠哥儿大了要求学,要给先生送节礼,要买上好的笔墨纸砚孤本古籍,还要为他相看媳妇儿,下聘礼办亲事,一桩桩的哪个不需要钱了?元姐儿是个姑娘家,嫁妆也是一大笔钱,不过贾母已经定下来让元姐儿进宫了,嫁妆倒是可以省却了,可进宫谋前程,所费的银子却完全不比一份厚厚的嫁妆少。这些原本都可以从公中账面上走,可谁让贾赦把家底都掏空了,如今连节礼都置办不了,不再想法子捞钱,怕是将来的日子愈发的捉襟见肘了。
这些个道理,王夫人其实都懂,只是王家人有个通病,永远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完全不顾长远之计。
待贾母的这一席话后,这才让王夫人醍醐灌顶般的大彻大悟。
没错,计较眼前这些小利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将目光放的长远一些,除却努力节省开支外,更重要的是捞钱。
捞钱!捞钱!!捞钱!!!
王夫人带着一脸的决绝,向贾母保证道“老太太您放心,我明个儿就回一趟娘家,若是娘家老太太不愿意见我,我就是跪个一天一夜,也要求得她的谅解!”
不就是折了颜面吗?比起实打实的好处,脸面又算得了啥呢?只要娘家父兄能帮忙将贾政调任到盐课上头,别说冷嘲热讽了,就是明着对她破口大骂她也忍了,甚至豁出去挨顿打,都是值得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王夫人次日一早,带着一股子英勇就义的气势,直接杀到了王家。
一进王家大门,她就噗通一声给跪下了。
……
……
对于王家人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