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樱花谁来采(上)(1/1)
潘启贵选择高红英,也是按当时人的标准,并非都怪高红英的做派,这有点来公评。
高红英有她的优势,她敢做敢为,她做事有眼色,也不怕吃苦。
她会烧饭做菜,酒量尚好,而不酗酒。
不在特定的情况下,她是不喝酒的。
她敢在镇党委书记面前大声说话,而不紧张,能应付一般的场合,这是她的长处,不是一般农村妇女能及的。
在某程度上说,潘启贵这个支书的位置跟高红英无不相关。
她与村干部走得很近,而不是以色侍人。
镇里面来人都愿来高红英家里烧饭,实惠,味道不差饭店的,再一个卫生条件好,吃得按心,放心。
最重要的她还能陪领导喝两杯。
最后村里跟她只核算成本,给她记上双倍的日工。
高红英想能解决自家人一日的温饱问题,双方都好,叫双赢。
日子久了,红英认识镇上的一些头头脑脑,就连县里来人,镇上人有时也带到高红英这里吃饭,都知潘启贵有个能干的老婆,炒的一手好菜,人还长得漂亮。
在娘家时,都喊她英子,有点像日本名字。
不知是哪位县领导给她取了一个别名叫樱花。
这位领导这么说还真有些才情,因樱花的花语是:生命补充。山樱的花语:花语是向微笑、精神美。花开时节,人们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真是人生一大乐趣。
领导们吃着可口菜肴,喝着美酒,观尝着风情女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后来村里出钱在潘启贵家装了一厅,名曰:山樱厅。
有些领导也只说潘启贵小伙子讨了个好老婆,口福不浅。其实,当面不好开艳福不浅,口一收将“艳”字说成“口”字。
现在的领导做事说话,都挺注意,特别在乡下,直接影响形象。
这也是社会风气好转的一个重要标志。
潘启贵高中毕业,一直对学科学种田很感兴趣,他家种的稻子,都高出别人家一倍还转弯,周边的很多人上门讨教,他也不厌其烦对来人说。
这事自然而被领导晓得了,传得这么快高红英这个窗口功不可没,后来县不请潘启贵到县里做过经验交流。
在领导耳边听多了,这边一旦有空缺就会自然而然想起潘启贵。
一传十,十传百,潘启贵名声名扬远播,只要自己愿意举动的向上靠近,可说是轻车熟路,老支书退了,村支书的位置非潘启贵默许。
年复一年,随着时间的流失,江南依旧,可江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自《易》。还有一个成语:“穷则思变。”穷困就会使人想改变现状。
江南俗称鱼米之乡,一直生活很稳定,没有大起大落,人们安于现状习惯了,就是连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都停滞不前。
外面的骤变,江南人大多数还在观望着之中,江北不少农户都成了万元户了,这中间也就有一个人值得一提,他就是高红英订过亲的前男友,也可说是她的准老公。
她这位准老公现不得了,一举成了市里面知名的年轻企业家,在省报上刊登过他的事迹。
有心的高红英将发过他的无论消息,是报道,都一律剪贴、收藏。
高红英与马强解除了婚约,他定视高红英为仇人,红英为何还这样关注着他呢?这说明高红英心中还有割舍不下情结。
按常理,按常规,关注他身边的女人才对。她一定有她的想法,不然花这力气干嘛呢?吃饱了撑的。
-本章完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