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要人(1/2)
王承恩吸了口气,说道:“天子圣明!这李植的兵马强盛,强剿不易!莫不如招李植入京,把他抓捕于殿上!”
朱由检听到王承恩的话,仿佛是听到了蒙童的幼稚话语,有些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许久,他才睁开眼睛,说道:“李植一派人马全是亲族旧友,同声同气。李植若是被抓了,李植麾下那些武将惶恐忿恨之下,肯定奉他弟弟李兴为首,真正举起反旗。到时候不说天津一地再无王法,说不得整个京畿都要被打得一团稀烂!”
“东奴九万人可以在京畿肆无忌惮劫掠,除了李植没有一支兵马敢上前交战。那对上李植的兵马,九边的兵马又有几个敢上去厮杀?”
“若是抓了李植,恐怕这局势更要急转直下,令人不忍直视!”
王承恩沉吟片刻,问道:“皇爷,难道我们就只能任李植这样无法无天?”
朱由检吸了一口气,喟然说道:“不先把流贼剿灭,我大明还真抽不出兵马去对付李植。如今之际,只能先稳住李植。”
“而且这平贼杀奴的大计,还要李植出力...”
“这李植也是算准了朕如今不敢拿他,才如此跋扈!”
王承恩看了看天子的脸色,也有些说不出话来,站在天子身边叹了一口长气。
朱由检在窗边站了好久,才突然想起什么,对王承恩说道:“给李植传旨,让他把他抓捕的四个文官交出来,交给三司会审。他一个总兵怎么能处置文官?如果李植杀了四个文官,朕这个台就下不去了。”
王承恩愣了愣,问道:“若是李植不肯交出来呢?”
“王承恩,这次你去传旨,暗示李植,让他明白这四个文官朕不会放过,让他放人...”
####
王承恩带着十二个宦官,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天津。
九月二十五,在天津卫城安西门大门口,实际控制着天津城的李植率领着天津文武官员,迎接司礼监秉笔太监,天使王承恩。
秉笔太监就是帮天子“批红”的人。明代以内阁治国,奏章到了京城先进内阁,由内阁阁老把自己的建议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秉笔太监则按内阁票拟的文字抄写一遍,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之,作为天子的最终的决策。这抄写一遍票拟的工作,就称“批红”。
这批红是天下大事的最终决策,皇帝是交给心腹太监操作的,由此可见王承恩的地位。
李植见秉笔太监亲自来传旨,自然不敢怠慢,亲自在城门外迎接。
王承恩在安西门前下了轿子,看到浩浩荡荡的天津文武官员,心里一个咯噔。李植这排场,不像是一个总兵,倒像是一个总督啊。这天津官场上人人以李植为首,李植不往前走众人不敢迈步,俨然一方诸侯。
李植看见年轻瘦弱,面白无须,身穿蟒服腰佩玉带的王承恩出轿,走上来拱手道:“李植见过王公公,王公公从京师一路过来,辛苦了。”
王承恩赶紧回礼说道:“咱家见过太保大人。太保大人于百忙之中拨冗来迎接咱家,咱家十分高兴!”
王承恩是来宣旨的,本来念了圣旨就该回去。但此时李植见了王承恩,王承恩却不提传旨的事情,让李植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李植想了想,转口说道:“公公车马劳顿,不如随本官到总兵府歇息一阵,晚上我再率天津文武官员为公公接风!”
王承恩笑道:“咱家恭敬不如从命,那就有劳太保了。”
李植率领天津文武官员把王承恩迎进总兵府,在第三进的正房休息。王承恩确实有些累了,躺床上就睡了过去。李植不知道天子给自己的圣旨说什么,坐在二堂里等王承恩醒过来。
到了晚饭时候,天津的副将,各路兵备道、参将和游击将军都来到了总兵府。王承恩没让大家久等,正酉时就来到了二堂,参加了接风宴。
酒宴之前,以李植为首,天津众官给王承恩送上了礼单。
王承恩是天子心腹,整日跟在天子身边,有时候一句话就能决定文武官员的前途命运。此时有机会给王承恩送礼,众人下手都十分扎实。李植就给王承恩送了一千两银子的财货,让王承恩看得哈哈直笑。
送完了礼单,酒宴就开始了。
酒过三旬,王承恩走到李植面前,说道:“太保大人,借一步说话。”
李植看了看王承恩,见他一脸严肃表情,便离开桌位和王承恩走到院子里,走到一个没人的回廊上。
看了看四周无人,王承恩才小声说道:“左都督关押的巡抚查登备、兵备道于涛四人,要交给天子,交由三司会审!”
李植摸了摸下巴,知道这才是王承恩一直不宣圣旨的原因。李植关着四个文官,这是不合法纪规矩的,让天子下不了台。天子如果要下旨宽恕李植在天津的种种行为,首先要把这四个文官要去,让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才有颜面。
李植沉吟说道:“这四人出死力阻我收商税,平日里又作恶多端,我是准备处死的。若把四人交给天子,不了了之,就会又有人跳出来阻挠商税。”
王承恩听见李植这目无朝廷的话语,脸上一白。想了半天,王承恩说道:“四人若是作恶,天子自有处置,不需太保来审查。”
李植听到这含糊其辞的话,摸着下巴不说话。
王承恩嘘了一口气,无奈说道:“此前太保上奏天子说明了这四人的罪状,若是属实,咱家料想交给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