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炒钢法与灌钢法(2/2)
趁着整理队伍的功夫,抓紧时间叫工匠们多山寨些小船。特瑞姆王国造船技术还凑合,至少达到了中世纪的平均水平:龙骨木肋,高高探起的船头,尾部船舵,还有各种实用的铁质构件,狗头人只需要照猫画虎就好。
听人说,造船需要干燥了几年的木材,这点不成问题——千窟丘陵附近好多杂乱的矿工窝棚,挑挑拣拣,有很多合适的木料。
在几个俘虏的‘堕落者工头’指挥下,狗头人用石头泥巴搭建了几个蒸汽窑,合适的木料板材丢进去,再用湿度合适的蒸汽加热,很快,这些木头就软化的像是硬皮条,接下来,就是造型,定型了。
半个月后,近一千的狗头人聚集在沼泽北方,大大小小的包裹、物资堆成了小山包。
徐平安一边清点物资,一边对牛井田说:“已经把生产工具给你准备齐了,路上小心。对了,还缺少很多硫磺、硝石,我会在矿洞里找找,剩下就靠你的海上贸易了!”
“没问题,看我的吧。”
浩浩荡荡的狗头人队伍,穿着古怪的‘盘子鞋’,扛着一条条小船,走进了全是黑色淤泥的沼泽。
目送他们离开的徐平安,吹着寒风,感觉有点伤感——带走了一多半木匠,太可恨了。
第二次来到沼泽地,牛井田也算是老司机了。进入水面开阔处,狗头赶路就可以全靠小船,旅程顺利的多了。
狗头人实行军事化组织的好处也显现出来,一部分狗头,跟紧他们飞在天上的小主人,一路砍伐芦苇,制作各种路标,给后来者引路;
剩下的狗头,一部分跟着前者,把一些高出水面的芦苇滩砍伐干净,平整起来,改造成宿营地;
剩下的的抄起各种渔网、钓竿,开始捕鱼,有些还抓到了巨型鳄龟。
整只队伍井井有条,滚滚前进。
另一边,留在‘千窟丘陵’享受安逸生活的几个人,多少有点愧疚,所以大家也没放假,开始研究火药等各种技术。
造炮,要有上好的铁,还要有硝石、硫磺、木炭,这些都是必备条件啊。
最先出成果的是徐平安。
这位被百炼钢产量折磨了很久的后勤主任,折腾了一个多月,想方设法提高钢材产量,只为了把那些手工打造百炼钢的工匠人力解放出来,好陪他去造大炮。
于是,回忆当年的中学课本,复制出了炒钢技术——把高炉产出的生铁水,倒进大锅一样的坩埚里,然后用生铁棍不停的搅啊搅,这期间,还要不停的鼓风。
这是中国的传统冶金工艺,编历史书的那帮子文科生说,炒钢出来的就是钢。
原理是,生铁中的碳,与氧气反应变成了二氧化碳排走,然后变成含碳更低的钢,甚至是熟铁,因为钢和熟铁的熔点比生铁高了几百度,所以,生成的产物,很快从熔融状态的生铁,变成一坨硬块状的钢与熟铁了。
文人误国啊!
徐平安照着这个流程搞炒钢炉,结果出来的生铁水里炉渣很多,头几次“炒”出来的只是含碳量稍低点的生铁,还和那些炉渣凝结成一坨,成了好大一块混合铁饼。这玩意不能直接使用,只能做“灌钢法”的原料。
之后几炉铁水,又是去炉渣,又是强力鼓风——还必须是加热过的热风,又是动员一大群狗头人捞火锅一样,疯狂在锅里搅合,倒也偶尔能生产几炉类似于钢的产品——一坨坨熟铁块、钢块融成球状,混在生铁饼子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